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分析

2022-07-01 00:00郑巧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高职院校

摘  要:随着获取信息资源方式的日益演变,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并且逐渐向着更加人性化的趋势发展,这也对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提出了全新的需求。本章简要论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布局问题,并从空间再造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性对策,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帮助,实现图书馆空间合理转换,为读者带来更为优良的服务,从而促进学校的特色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形式的发展,信息技术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获取信息资料的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图书馆实体资料的借阅率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创新方面应当进行积极的改进与创新。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方面存在以书为本以及布局单一的问题,相关工作者可以从改变理念以及调整布局等方面做出改进。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借助文献资源和信息技术服务的资源优势,建立面向校企双方的信息资源共享空间,形成信息收集、综合分析、综合加工和传播的信息服务中枢;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开展现场公共服务、嵌入式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个性化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和专利咨询服务等,形成适合于中小企业科技服务需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科技创业空间,以推动校企合作的更深入发展。

(二)有助于优化职业教育教学环境

职业学校要健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立工作,要从建立合作与资源分享的平台、筛选职业教学一线优质精品教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模式与办法等视角,积极推进“双元”教育模式的迅速健康发展。当前,搭建以“互联网+”读书教育环境为基石的各种学业型信息技术空间设计,也已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技术空间设计重塑的热门所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借助学业型信息技术空间设计的搭建,形成与高职课堂教学有极高配合度的特色化精品課程资源库,并利用课程培训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三)有助于推动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目前,中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方式很多,但毋庸置疑的是多样化功能性空间的建设目的都是为继续推动学校职业教学的创新式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伴随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积极利用功能性空间的建设,通过不同的方式推动了高职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比如,顺德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面向学校美术专业学生开设的美术专题公共空间不但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美术能力,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素养专项教育训练,让部分毕业生掌握了利用“互联网+”渠道办展览、销售个人作品的新技术。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布局现状

(一)以书为本,缺少体验感

文献保存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很多从业者却将其认为是图书馆的根本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各项工作基本都以此为重点进行开展,这就使得图书馆在功能上缺少服务创新,难以让师生们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很多图书馆百分之八十的空间都用来储存文献资料,阅览室中的座位以及桌椅存在不足现象。另外,很多图书馆都采用透明性较差的玻璃,以起到对文献资料的保护作用,这样一定程度上造成室内采光不足等现象。

(二)布局单一,缺少灵活性

长期以来,图书馆受到中国古代大藏书楼“重藏轻用”思潮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借阅分离、设保存于本库、以小空间布置等的藏书管理模式。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许多高职学校图书馆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阅读需要,实行大流通管理模式,但藏、借、阅作用区仍然是整体空间格局的主导,这样一味地求空间大难免使人感到沉闷,而且层层如一的设计缺乏空间变化性与亲和力,也缺少了文化氛围与艺术气息。

(三)空间划分僵硬,缺少人性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正在遭受内外双重因素的作用。从外因上来说,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在审美观及其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变化,现代公众对于在建筑设计方面也有了一些全新的理解和探讨,其在审美要求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而这些改变也对现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手段及其设计目标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内因上来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高职学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这就对其图书馆建筑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无论是在功能布局还是在管理服务方面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创新。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既有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舍空间划分已明显单调、功能划分僵硬、区域陈旧、结构平庸,且没有创新性,已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空间秩序、空间分类、空间形式、空间结构等方面都要寻求创新的发展方向,以实现个性化服务的目标。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策略

(一)改变理念,适应新变化

在当今信息时代下,读者获取信息资料的渠道变得多样化,图书馆的功能也应当由原有的纸质文献储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图书馆服务理念,利用更具前瞻性、先进性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专业化以及个性化的服务。首先,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使自身工作朝着电子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自己的“线上图书馆”,学生凭借学生证号登录,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脑实现对文献资料的自由浏览。其次,“线上图书馆”中可以开设一些话题讨论区,为有着共同阅读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以达到思想交互碰撞的效果。

(二)调整布局,增添功能区

在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方面,相关工作者应当从有效利用空间资源以及提供更加丰富的功能两个方面着手,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首先,图书馆馆内的空间应当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针对读者不同的功能诉求开设不同的功能空间。例如,图书馆针对考研的学生可以开设“考研区”,针对准备英语证书考试的学生开设“英语学习专区”等。其次,图书馆还应当注重开设一些新型功能区。例如,电子阅览室可以被打造成创意空间,为学生提供集文献阅读、影音视听等集多样化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另外,图书馆可以划分出一部分空间为学生打造文化作品展示室,在里面配备一些清新绿植、展示台、展板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艺作品的空间。

空间功能的多维化也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重点目标,不但必须针对特色空间提供纸质、录像、音乐等多种形式的特色资料服务,还应提供能够开展培训、交流、学术探讨等人文交流活动的相关服务项目,从而形成复合功能的特殊空间。例如浙江建院图书馆开设古典文化空间,不但拥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典风格,而且更是学院艺术装饰专业的主要学习地点。

(三)氛围营造,改善馆舍环境

在馆舍再造过程中,根据空间环境的调整和改变,必须对本馆的标志体系加强更新。在原来的图书馆环境基础上进行更为个性化的空间改造,建设格调高雅且温馨愉悦的文化学习环境,以及空间学术氛围是图书馆在文化环境建设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在众多国外院校中,图书馆基本涵括了教育空间、学术中心、职业活动中心、信息中心以及社交中心。因此,这种空间布局方式被许多国内外院校学习和参考。对原有的单一的期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加以改革,以藏、借、阅、查、育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为指导准则,添置一些适宜、漂亮的休息桌、沙发、茶几,并在各阅读室内添置检索机、电子读报机、移动阅读设施等,同时将大开间的阅览室改建为若干的教学互动空间,并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桌椅,以供学生和教师研讨时使用。

生态环境是空间理念的新元素,生态环境是图书馆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理念,是建立空间生态化、建设绿色图书馆的重要风向标。图书馆不但要给读者创造温暖适宜、设备齐全的读书空间,还必须强调绿化环境、低碳运行,以维护人居卫生。在旧馆改建和新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绿色、低碳、环保的设计准则,来选择家具、空气能源装置等,以充分实现轻装潢,重室内装饰,防止甲醛、苯等危险化学物质超标对人身心健康产生危害。从生态的角度考虑,通过选择可持续环保建筑材料与技术,可以充分体现绿色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从而降低了空间资源损耗对大气环境带来的环境污染。

(四)空间布置彰显文化特色

空间布置是在图书馆主体建设后对空间进行二次设计与装饰,是读者走进图书馆体验文化内涵的主要途径。所以,图书馆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必须强调对优秀人文的传递,并应与本校的传统校园文化相结合,以提供一种富有传统人文韵味的育人空间。如浙江建筑学院图书馆的公共空间里,不但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房屋、桥梁等造型,以突出建筑学院的特色与专业文化,而且还在中庭、外墙等开阔地方饰以了具有建筑学院独特文化底蕴的人物雕像,以鼓励学子们对建筑人文的了解与传播。

彰显个性充满创意的主题空间不但能够丰富阅读的感受经历,还能够提高对阅读场景记忆的力量,从而增强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情感依托。传统图书馆的空间风格单一,颜色单调,无法引起广大读者的驻足,而新型图书馆空间规划则需要满足图书馆多元化阅读的需求,给读者带来更为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主题设计不仅是空间设計再造的关键元素,同时也是空间设计服务的创新内涵。图书馆主体空间结构的建设,应当紧紧围绕着为人才培养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确定目标、明确主体,努力建设富有学科主体特征的新型空间结构。例如浙江建院图书馆整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阅读项目,并建立了阳光书屋,便可以让空气中的一缕阳光抹去心灵的忧郁,放飞快乐情绪。另外,还根据图书馆读者专业需要,设计建立了园林艺术空间、木艺制造、英语阅读等文化体验和互动空间,并赋予空间艺术化的风格。

主题设计是空间再造的重点,是创新图书馆空间服务方式的关键所在,根据空间特征与功能目标,利用相应的实体要素与人文符号,通过合理布局,形成良好的空间环境,并以此激发读者对图书馆的向往,从而增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文化情感沟通。在这方面,芬兰公共图书馆颂歌图书馆体系比较成熟,不但发挥了本馆作为文化空间的主要职能外,更复合了多种休闲生活空间功能,把文化艺术与体验元素嵌入馆内空间构建的整体流程中,作为吸引读者的主要方式。高职学校图书馆的空间建设应该汲取比较成熟的设计经验,充分运用物理空间设计概念,并根据不同的空间设计形式,搭配和谐的颜色、家具、艺术装置等,以突出空间设计的主题创意性。

结论:综上所述,图书馆的空间转型再造工作对于给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有着重要的意义。身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者应当着重从改变理念、适应新变化,调整布局、增添功能区等方面着手,不断促进图书馆空间再造与转型提升。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与转型方面的问题,相信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与策略,需要相关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于丽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01):56-58.

[2]刘晓丽.大数据环境下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与专业服务融合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249-250.

[3]张伟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J].兰台内外,2019(20):36-37.

[4]吴宇芬.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J].职业技术,2021,20(05):58-62.

作者信息:郑巧(1983-),女,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族:汉,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图书馆高职院校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