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婷婷
摘要:幼儿期是重要阶段,是人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此时期有效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行为习惯,会使其终身受益。但,这与环境创设是无法脱离关联的。本文围绕着移民搬迁安置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环境创设策略探究,以期科学利用环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移民搬迁;幼儿;行为习惯
引言:在移民搬迁安置点,幼儿园孩子大多来自于相对落后的山村,基本都为留守儿童,平时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相处较多。但,因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也由于隔辈亲因素的影响,对于幼儿较为溺爱,导致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幼儿发展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需加强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
一、创设人文大环境
幼儿园作为培养幼儿的场所,并不仅仅是一个场地,也是环境,是文化理念的体现,是一种需长期经营与维持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构建的育人环境存在着隐蔽、延续的特征,时刻将潜在的教育功能发挥[1]。在幼儿园环境构建中,应尽可能的让墙壁可以表达,一草一木都能够产生育人功能。在幼儿园的橱窗上、墙壁上等位置,悬挂温馨标语、画册等,对于幼儿平时的言行予以规范,使幼儿自己养成好习惯。
如,在幼儿园中,可在最为明显的位置进行《幼儿生活守则》内容的呈现,让每位进入到园中的幼儿、家长以及教师都能够体会到教育宗旨,明确培养良好行为是主要教育目标,获得他们的认可与配合。在走廊中,可将守则的部分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展示,让每位接送孩子的家长都能够依据图画交流,利用养成教育的相关图画教会幼儿形成好习惯。另外,在橱窗中、草坪上等位置都要粘贴标语,如,我怕疼,别踩我等,时刻提醒幼儿的行为,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构建特色班级环境
在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才可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对于不同阶段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具有差异性。小班幼儿应重点加强生活卫生习惯培养,中班幼儿需形成文明礼貌习惯,大班幼儿应该着重实现学习习惯的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的班级,需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达成特色班级环境的构建。而且,要将教室中的空间充分利用,以粘贴图画等形式影响幼儿。也要在区域活动、游戏等过程中,利用标识、实际行为等正确引领幼儿,加强环境所发挥的教育效果。
比如,有班级将《幼儿生活守则》的一些内容改编为朗朗上口的童谣,让幼儿依据图画演唱童谣。也有班级将不同的行为习惯分别列出来,让幼儿随时可以打卡,当做到一个良好行为后就在标注的位置打卡。另外,也要将行为习惯培养加入到平时的生活环境中,在活动室等地点放置不乱丢垃圾、自己穿衣洗脸、主动做家务等图画。由于幼儿喜爱模仿,可基于幼儿此方面特点鼓励其大胆的尝试,幼儿更乐于接受此种方式的教育,也愿意开展模仿,在不断模仿中达成良好行为的形成。
三、营造健康精神环境
在教育环境构建中,虽然物质环境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精神层面环境的创设更具实效性,会产生对幼儿的积极影响。教师是对幼儿开展教育的主要群体,其会直接产生对幼儿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自身修养的重视,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语言、行为,时刻以良好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以无形的教育力量启迪幼儿。对于幼儿来讲,榜样所发挥的作用远比一遍遍讲道理更有效[2]。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幼儿,及时的发现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出现的进步。因为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幼儿多数为留守儿童,大多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所以,在幼儿稍稍获得进步后,教师就要立刻通过不同方式予以鼓励,即便是一个微笑、一句话都能够让幼儿受到激励,个人表现欲也会得以提高,主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此外,教师應认识到良好行为主要是在活动中形成,需在活动中加强对幼儿行为的正确引导。
如,在角色游戏中,每位幼儿都想扮演正面角色,会发生争吵。在产生矛盾后,教师应明确自身定位,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所有幼儿都同意解决方案后,游戏可顺利进行,幼儿在此过程中可获得成就感。并且,幼儿也会达成谦让、合作等能力的发展。
四、保持一致家园环境
想要达成习惯的形成,需要坚持。幼儿平时生活最多的环境是自己的家。所以,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也很关键。幼儿园需在行为习惯形成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不再只关注学习,也注意习惯养成,和家长在有效沟通中达成教育共识,确保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也要为家长提出构建温馨家庭环境的相关建议,让幼儿在家中愉快的生活与学习。另外,还需要适当的组织家园共育活动,和家长配合以节日等不同形式教育幼儿,助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
结束语: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目标,需要长期的坚持,而环境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发挥渗透作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习惯。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在多方面开展环境构建,通过环境所发挥的影响力产生教育功能,让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幼儿转变不良习惯,推动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海丽.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138-139.
[2]李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刍议[J].文学教育(下),2020(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