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湛秋
思辨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接受课文内容或教师的讲授,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产生相应的主张、观点、看法;思辨能力是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的结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呢?
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认真听课”被视为好学生的标志之一,结果学生养成的是被动接受的习惯,连思辨的意识都没有了。为了破解这样的教学困局,教师要鼓励学生勤于参与思辨。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课文是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学生喜爱不代表没有问题,只是教师没有意识到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一位教师朗读课文后提出“听了故事,你们想问什么问题吗?谁的问题有意思,谁就可以获得上台表演的机会”。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大增,有个学生提出问题——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是妈妈把它弄丢了吗?这是一个很有思辨意义的问题,说明学生在联系生活进行思考。教师及时肯定这个问题,并要求大家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积极思考课文内容,提出有意思的问题。教师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逐渐养成思辨意识。
在阅读课堂上,当学生针对同一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表达自己的主张,反映不同的意见,教师都要及时捕捉其中蕴含的思辨意识,从欣赏的角度发掘出思辨的价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文中的铁罐奚落陶罐“会破成碎片”,夸口说自己会“永远在这里”。多年以后,人们发现陶罐依然完好,铁罐却影子都找不到了。由此,学生普遍赞成陶罐的品质好,批评铁罐不该那样欺负陶罐。在教学中,有学生说“铁罐本来就比陶罐结实,如果铁罐和陶罐都摔到地上,陶罐肯定会碎掉!”这样的说法与寓言的寓意是相背离的。教师不仅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表扬了学生敢于提出与大家不一样意见的勇气,组织学生讨论“铁罐与陶罐比,有哪些优点”,引导学生从陶罐与铁罐的优缺点出发,讨论教室里喜欢说话和不喜欢说话的两种人的优缺点。这样的讨论,学生都乐意参与,进而形成对一个人的长处与短处比较全面的认识。教师利用学生提出的一个看似不靠谱的问题,以欣赏的眼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学生营造思辨的氛围。
小学生受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所限,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难免会出现偏差。对此,教师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心平气和地站在学生立场去思考,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把学生引上思辨的正道上。
如教学《精卫填海》一课,在理解神话人物的形象时,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精卫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精卫死后化成了一只小鸟,却靠嘴巴衔远在西山上的木头和石头来填海,显然是想报复东海,自不量力,肯定是徒劳无益的。这样的观点明显背离了神话的主题,属于学生理解上的偏差,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回到正确理解的轨道上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进行引导:“当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时,是需要一点一点地去克服,还是因为困难太大就选择放弃呢?”学生回答需要一点一点地克服后,教师追问:“我们一点一点地去克服困难,与精卫填海的表现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学生从中弄明白了學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我们应该学习精卫身上那种不屈不挠、奋斗不止的精神。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收到了纠偏的效果。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教师营造学生勤于思辨、敢于思辨、善于思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思辨中能够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