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

2022-06-30 01:44柳清瑞王维华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沈阳0036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0036
工业技术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对数传导

柳清瑞 王维华(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沈阳 0036)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 0036)

引 言

东北地区人口流失日渐严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东北三省总人口为一亿零九百五十二万,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总人口为九千八百四十九万,七普较六普减少一千一百零三万人。人口数量减少的同时,东北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从区域层面看,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东北去经济发达地区求学务工,形成人口净迁出,人口净迁出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近年来东北经济发展的滞后;(2)从劳动力层面看,青壮年劳动力、技术人才和知识分子离开东北势必造成迁出地劳动力短缺、智力支持下降,使得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3)从城乡人口流动层面看,东北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且是迁往东北以外的城市,使东北城市化进程放缓;(4)从城市人口规模层面看,东北众多城市不同程度的出现人口流失问题,以至于城市人口不断下降。近年来,东北经济增长持续失速,劳动力是经济活动最基本的投入要素,那么,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呢,本文将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1 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1]。从一个行政区域来考察,当迁入人口的数量大于迁出人口数量称为人口净迁入,相反,当迁入人口的数量小于迁出人口的数量称为人口净迁出。

人口迁移传导机制是指人口迁移的形成会通过中间环节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等因素促使经济增长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产生了传导作用,该作用持续的过程称为传导机制。(1)传导作用必须有传导的施力主体,即人口迁移;(2)传导作用必须有接受传导的受力客体,即经济增长;(3)传导作用必须通过中间环节产生传导作用,但每一个中间环节都会有自己的独特属性,传导过程是施力主体(人口迁移)施力,并通过中间环节(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结构)影响受力客体(经济增长)的过程; (4)传导作用有直接传导过程和间接传导过程。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影响路径为:人口迁移→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增长,人口迁移到经济增长是一个传导过程。由于人口迁移原因东北地区七普较六普减少1033万人口,人口净迁出必然沿着人口迁移的传导路径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

东北人口净迁出导致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受人口规模及增长速度影响最为深刻[2],东北迁出人口主体是16~60岁的劳动力人口[3],因此东北人口净迁出势必导致留在东北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净迁出加之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必然会减少东北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东北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引起产业结构调整[4]。产业结构实质是资源配置的结果,衡量产业结构有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1)3个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2)每个产业中劳动力数量的分布。劳动力在3个产业中分布表现为劳动力要素在生产中配置情况,劳动力在3个产业中分布的变化必然导致3个产业的产出发生结构性变化。劳动力在3个产业中数量变化和3个产业产出的变化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致使城市化水平被延缓[5]。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6]。城市化实际包括3层含义: (1)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划分,即户籍性质的界定;(2)关于农用土地和非农用土地的划分,即农村和城市的界定;(3)农业生产过程和非农业生产过程的划分,即农村生产生活和城市生产生活的界定。人口迁移改变了城乡户籍划分问题和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二元选择问题,其根本是产业结构决定的。压缩涉农人口与劳动力的数量,提高第一产业产出,采用集约型农业生产方式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前提条件[7]。

图1 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

2 东北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2.1 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推导

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揭示了其内在经济规律,详见式 (1)~(3)。

其中,Y为国民经济收入,F为生产函数对应法则,K为资本,L为劳动,R1为劳动参与率,BIR为出生率,DER为死亡率,IMR为净迁移率,H为基期人口数量。

东北的人口迁移有着自身特征,对经济增长传导是通过上述路径来实现的,人口是劳动力的基础,劳动力结构会影响产业结构、城市化、区域经济结构,再传导至经济增长[8]。式 (1)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劳动资本的关系,式 (2)明确了人口与劳动资本的关系。将式 (2)代入式 (1)中形成式 (3),表明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确有传导机制存在。

2.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东北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特征,选择如表1所示的指标进行实证。本文选择2001~2020年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数据皆来源于东北三省的统计年鉴和 《中国统计年鉴》。

表1 变量指标体系

3 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分别做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为消除截面异方差的影响,进一步对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添加聚类标准误,本文共使用5个基本模型,分析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传导过程。

3.1 全部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GDP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口数量对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净迁移率、就业人口对数、工资收入对数、教育费投入对数、科技投入对数、固定资产对数、第二产业占比、非农GDP占比、Enger系数、开放度系数、高校教师数量对数、研究生招生人数对数共14个指标分别代表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4个中间环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进行F检验,Prob>F=0.1579,认为混合回归模型优于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显然该模型失去了截面个体和时间个体的意义。根据混合回归的结果,人口数量(lnps)、 工资(lnwi)、 科技投入(lntei)、固定资产(lnfix)、研究生招生人数(lnngse)、非农GDP占比(fngdp)6个指标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这些指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人口净迁移率(imr)、第二产业占比(sse)两个指标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这两个指标抑制了经济增长。核心解释变量人口净迁移率的系数是-9.302,明显大于其他变量的系数,说明人口净迁移对被解释变量GDP对数的负向影响最大,结论证实了人口净迁出是东北经济失速的重要原因。

表2 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

3.2 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GDP对数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口系统指标体系为解释变量,做上述5个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进行F检验排除了混合回归模型,进行豪斯曼检验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根据固定效应结果,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系数显著为正,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呈现同方向变动,人口净迁移率系数显著为负,人口净迁移与经济增长呈反方向变动,添加Robust选项(聚类标准误)消除截面异方差等因素影响后,各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具备一定的稳健性。结果意味着东北地区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出越强烈,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越强。

表3 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结果

3.3 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共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GDP对数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8个指标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F检验得到Prob>F=0.0359,说明混合效应模型解释能力较差,通过豪斯曼检验得到Prob>chi2=0.5023,说明随机效应模型对本方程的解释优于固定效应模型。根据随机效应结果,工资收入、固定资产系数显著为正,添加Robust选项消除截面异方差影响后,两个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果表明工资收入和固定资产投入与经济增长呈同方向变动,根据结果,虽然劳动力系统中的工资收入和固定资产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人口系统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

表4 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

3.4 劳动力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以第二产业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就业人口对数、工资收入对数、教育费投入对数、科技投入对数、固定资产对数为解释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通过F检验排除了混合回归模型,通过豪斯曼检验得到结果是固定效应优于随机效应。根据固定效应结果,就业人口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就业人口与第二产业发展呈同方向变动。工资收入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工资收入与经济增长呈现反方向变动,但系数仅为-0.091,即影响是较为微弱的。添加Robust选项后,两个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果表明劳动力系统通过就业人数对第二产业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通过工资收入对第二产业发展产生了微弱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东北地区较低的工资水平没有通过激发劳动力的积极性促进第二产业发展。

表5 劳动力结构对第二产业GDP占比影响的回归结果

3.5 劳动力结构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以非农GDP占比代表城市化水平并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劳动力结构的5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进行F检验确定排除混合回归模型,经过豪斯曼检验推断固定效应优于随机效应。根据固定效应结果,工资收入和固定资产投入系数显著为正,添加Robust选项后,两个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表明工资收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对城市化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根据结果,劳动力系统通过工资收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对城市化水平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表6 劳动力结构对非农GDP占比影响的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3.6 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结构影响

分别以Enger系数、开放度、高校教师人数对数、研究生招生人数对数为被解释变量,以非农GDP占比和第二产业占比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结构的影响,结果如表7所示。进行F检验拒绝了混合效应模型,进行豪斯曼检验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以下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进行分析。

表7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对区域经济结构影响的回归分析估计结果

(1)Enger系数模型中,城市化水平系数显著为负,产业结构系数显著为正,添加Robust选项后,两个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表明城市化水平对Enger系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对Enger系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Enger系数表示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越高表示发展程度越低。根据结果,东北地区的城镇化降低了Enger系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第二产业发展提升了Enger系数,没能促进区域发展,这意味着东北地区第二产业为居民提供的收入不够充足,导致居民消费中食品消费占比居高。

(2)开放度是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根据开放度模型结果,城市化水平系数显著为负,产业结构系数不显著为正,添加Robust选项后,两个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果表明城市化发展抑制了对外开放,第二产业没有对对外开放产生显著影响,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国家战略,结果意味着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和第二产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升[9]。

(3)高校教师人数模型中,城市化水平系数显著为正,产业结构系数显著为负,添加Robust选项后,两个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表明城市化水平对高校教师数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高校教师数量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高校教师数量是科技力量衡量指标,根据结果,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增加了高校教师数量,但第二产业发展减少了高校教师数量。虽然东北地区的第二产业是主导产业,但结果意味着第二产业中科技力量投入转化不够迅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4)研究生招生人数模型中,城市化水平系数显著为正,产业结构系数显著为负,添加Ro⁃bust选项后,两个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表明城市化水平对研究生招生数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研究生招生数量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研究生招生数量是智力资本衡量指标,根据结果,城市化水平越高越能促进智力资本的形成,但第二产业占比与研究生招生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东北地区的智力资本在第二产业投入是低效的[10]。

3.7 区域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

以GDP对数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经济结构中Enger系数、开放度、高校教师对数和研究生招生对数为解释变量做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进行F检验拒绝了混合回归模型,豪斯曼检验确定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如表8所示。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结果,Enger系数显著为负,高校教师人数、研究生招生人数的系数显著为正,对外开放系数不显著,添加Robust选项后,各个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根据结果,Enger系数的减小,即缓解贫困有利于经济发展,高校教师人数和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加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质量有待提升。

表8 区域经济结构变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1)资本和劳动是开展经济活动所投入的最基本要素,劳动是以劳动力为基础的,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时间及能力的有效投入,人口则是劳动力的源泉。人口迁移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共同作用影响当期的劳动力数量。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呈现净迁出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二者都不利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2)实证结果表明,人口净迁出和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抑制作用;就业人数对第二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收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对城市化水平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降低了Enger系数,抑制了对外开放,增加了高校教师数量和研究生招生数量,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升了Enger系数,减少了高校教师数量和研究生招生数量;高校教师人数和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加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3)经过上述实证过程,人口迁移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已经形成:人口迁移→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在此路径下,由于东北是人口净迁出的地区,人口迁移的信息依次通过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4个中间环节传导到经济增长,最终人口净迁出抑制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口净迁出既直接抑制经济增长,又通过以上路径间接抑制经济增长。

4.2 启示

(1)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确已形成,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引导人口合理迁移,稳定东北的人口数量是破解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首要环节。

(2)处理好劳资关系是青壮年劳动力、管理人才、技术骨干留在东北建设家乡的基本前提,是促使东北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东北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手段。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好劳动力在3个产业中分布,减少第一产业中劳动力数量,加大农业的科技投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加大科技投入和智力支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一环,最终使得经济增长持续上升。

(3)利用好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更好的协调好4个中间环节的比例关系,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东北人口净迁出是这一传导链上的首要环节,更是扭转经济增长缓慢的第一抓手,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减缓人口净迁出是改善东北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对数传导
含有对数非线性项Kirchhoff方程多解的存在性
指数与对数
指数与对数
神奇的骨传导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对数简史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