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亚凤 ZHU Ya-feng 张永波 ZHANG Yong-bo 吴卓 WU Zhuo
手术安全能保障手术实施期间,患者不会出现法律规章制度规定的功能、机体结构或者是心理方面的缺陷、障碍、损害及死亡[1]。护理安全是手术安全的保障之一,是降低及防范手术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2]。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我院实施外科手术的1050位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儿外科手术期间的安全隐患及防控对策,以进一步提升手术安全。
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于我院实施外科手术的患儿1050例为研究对象,将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给予风险护理管理的设为风险管理组,两组各525例。纳入标准:(1)年龄小于12岁;(2)于我院实施外科手术;(3)护理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1)患儿家属不同意参与本研究;(2)治疗期间死亡的患儿。其中对照组男290例,女235例;年龄1~12岁,平均7.57±0.58岁;鞘膜积液152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手术187例、疝气手术186例。风险管理组男310例,女215例;年龄1~12岁,平均7.81±0.62岁;鞘膜积液160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手术182例、疝气手术18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如:热情接待患儿及其家属、检查患儿,认真完成患儿术前评估、对患儿及家属进行个性化的宣教、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术后检测、按医嘱给予家属术后指导等。风险管理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风险护理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儿科外科手术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需要记录事件出现的时间、原因及过程,然后梳理事件出现的过程,包括手术前、手术期间及手术后,按照流程依次分析),同时对设备运转状况进行观察,找出手术期间出现的主要问题;(2)参考大量文献及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3.1 安全问题发生率。安全问题主要有压疮、由于未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导致的呼吸阻塞、交叉感染、术后有关干预未及时让患儿家属签字、留置针插入多次、留置管道脱落或拔除及坠床。
3.2 小儿外科手术安全隐患相关因素。(1)制度问题。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尤其是不能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制度不完善:护理安全理念没有及时改变,告知制度不完善,部分患者未理解技术操作也属于服务范畴,对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情况没有明确告知。(2)护理人员因素。服务理念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同患儿沟通时缺乏耐心,加之小儿患者同成年患者不同,有较差的依从性,由于患儿认知能力较差,且患儿欠缺自身感受及情感的表达,造成医护人员在同患儿沟通时比较困难,患儿极易出现不服药、哭闹等行为。法律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且工作量大,法律知识学习时间少,不能利用法律约束自我、保护自我。技术不过硬:目前,医护人员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大多数工作人员欠缺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于专业知识、技能储备方面存在不足[3]。责任心不强:由于患儿依从性不高、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极易造成手术期间发生操作问题,加之,一些工作人员面临突发事件时心理上会出现焦虑、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不能完全按照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置。(3)环境设备因素。对于小儿患者来说,大多数都活泼好动,然而在病房内,由于患儿有较多的物品,且杂乱,这会引发安全隐患。此外,安装在病床外侧的护栏,若患儿随意攀爬,会引发安全事故。
3.3 护理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问卷共包含20个条目,每一条目5分,满分为100分。
4.统计学分析。用SPSS18.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表示用[n(%)],组间比较用χ2,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1.两组患儿安全问题发生率比较分析。对照组共有7例发生安全问题,占比1.33%,风险管理组共有1例发生安全问题,占比0.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5,p=0.033)。
2.小儿外科手术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对两组患儿安全问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制度执行不严格、制度不完善、服务理念问题、法律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技术不过硬、责任心不强、环境设备因素在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50%、12.50%、25.00%、12.50%、12.50%、12.50%、12.50%。见表1。
表1 小儿外科手术安全隐患相关因素[n(%)]
3.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分析。风险管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24±3.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3±5.1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71,p=0.001)。
小儿外科手术病患于治疗、恢复过程中有很多安全隐患,这主要同儿童身心状态的特殊性相关[4]。外科患儿生理机能发育不完全,在面对手术创伤时,耐受性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外科手术患儿的风险性[5]。同时,小儿患者不能主动自觉地配合治疗,不稳定的情绪也会干扰护理及治疗措施的开展。外科手术患儿治疗期间,必须重视患儿的身心特征,开展精细、严谨的手术管理,同时辅助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以实现降低患儿治疗风险、健康安全保护的目的[6-7]。
本研究针对分析结果及监护人提出的急需优化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善措施[3,8]。
1.完善及落实相关制度。小儿外科需按照护理的需求设计有关护理方案,优化护理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医院相关制度,若有必要可安排领导督促检查,每周1次。
2.提高护理人员水平。(1)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通常较大,频繁倒班,继续深造、晋升的机会较少,而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要求较高,医护人员的价值长期不能得到领导及患儿监护人的认同,导致情绪低落、工作质量降低,进而对患儿的态度冷淡。因此,管理者不仅要依据护理发展趋势,以患儿为护理服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还要以人为本,尽力消除相关工作人员的压力。(2)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护理人员除关注本职工作之外,需学习法律知识,不仅要维护患儿的权益,还要使用法律约束自我、保护自我,护理人员要适应现代职业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使患儿的护理有效、安全。(3)专业培训医护人员。经过定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临床实际的护理需求设计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医院需定期考核医护人员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经专题讨论、主题培训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鼓励、培训医护人员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科室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的考核制度,关注医护人员日常岗位实际操作的状况,对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期间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服务意识进行分析,对于有较强工作能力、较好服务态度的医护人员,要优先奖励,对于服务意识较差、工作能力较差的医护人员,需相应地做出惩罚,若三次考核之后仍不合格将延缓晋升。(4)加强道德教育,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职业道德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需强化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工作人员明白护理与生命质量息息相关,提升其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职业自豪感,形成宽容、谦虚的职业性格,进而确保优质的护理质量。
3.住院环境需保证温馨、安全。(1)在患儿病房及走廊粘贴卡通画,以满足患儿的需求。(2)对病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处理,像阳台安装护栏、保持病房及走廊地面干燥、加固病床外侧栏杆、于浴室卫生间放置防滑垫、规范化放置药物药品等。(3)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要提醒家属时刻保持警惕,增加看护频次,积极同患儿家属交流、沟通,进而增加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度,最终确保相关工作的全面性。
4.增强医、护、患三者间的交流,加强服务意识。(1)对缺乏沟通技巧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在临床应用中给予指导。(2)确保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微笑,同时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行为、语言,避免由于用语不当产生纠纷,对于患儿的诉求需认真对待、合理解决。(3)有较强针对性的同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完成沟通后需及时记录。(4)对小儿患者开展相关治疗时,需选择通俗易懂的方式主动详细地告知患儿家属,并反复告知注意事项,懂得换位思考,对家属提出的意见要认真听取并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小儿外科手术中需做好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进行人性化管理及加强医护患沟通,提升服务意识,以提高小儿外科手术的安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