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潇潇
1.控制风险作用。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公立医院各部门的监督,有助于强化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堵塞管理漏洞,减少损失,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效识别风险和规避风险,为医院的后续发展筑牢防护网。
2.评价鉴证作用。随着公立医院规模的增大,管理层级越来越多,管理部门需要对各院区的营运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以最直观的方式掌握各院区的运营状况。通过内部审计的评价和鉴证,及时对各院区的运营活动作出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建议。
3.服务与促进作用。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组织内部的一部分,熟悉整个单位的运营情况,工作相对便利。因此,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弊病,揭露医院发展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医院运营管理、深挖内在潜力、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效益、最终起到强化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作用。
1.内部审计队伍建设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健全。
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力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有工程造价、信息技术、法律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与效果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公立医院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及保障,导致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审计监督的随意性加大,内审工作也就渐渐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和意见建议因为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作为执行依据而难以落到实处,导致审计效果大打折扣。缺乏相应的内审奖惩制度将使得对内审人员工作的考核变得毫无意义,而内审质量亦无法获得保证。
2.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缺乏独立性,审计监督效能不高。
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还存在和财务或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情况。同时,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医院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归属同一院领导主管,这种错误的管理隶属关系不能较好地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最终影响了内部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作为公立医院的职能部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如果不强,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进行过程中就可能面临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不能保证公正、独立地开展工作,也不能保证最终审计结果的公正有效,审计结果和意见也不能很好传递到医院领导层,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审计的监督效能产生消极影响。
3.审计范围狭窄,利用信息化手段不足。
目前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审计重点侧重于账务收支审计,医院内部审计监督检查范围,较少关注重大决策的执行、内控制度的质效评价等组织价值增值型的审计模式,也未对医院运营的重点环节、重要事务和重大事项的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把控。同时,内部审计在廉政风险防控和免疫体检的作用未能很好的得到体现。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医院审计重点仍然停留在对医院运营管理的事后审计,偏重于事后监督,对事前事项的预判管控和事中事项的发展走势控制把控不足,对业务整体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跟踪审计力度不够。目前多数公立医院的审计手段停留在以手工查阅纸质的会计凭证以及报表等相关资料,绝大部分的公立医院仍未采用专业的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发展的信息化节奏严重滞后于医院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内部审计人员如果不能转变信息化审计思维,就不能和医院信息化进程进行匹配,也会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的基础工作效率低下。
1.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优化提升内审人员质效,适时引入奖惩激励机制。
公立医院要结合医院管理目标,明确各项工作内容,确定相关的审计范围,完善各项监管流程。另外,需要重视内审制度细节上的优化,对内审工作环节进行进一步明确,规定相关内审人员的职能,落实每一项工作权限,确保内审的最终效果是科学的、合理的。在完善公立医院内审制度的过程中,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需要拟定方向和规划,制定合理的政策,同时让社会运行监督不断加强,从外部环境上对医院内审制度的完善制造有利条件。
医院要定期组织对内审人员的培训,使其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体系,引进更先进的审计工具,掌握新的审计理论,熟知各项新的审计制度,从而提高其审计能力。再者,为保证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应当加强内审人员与院内其他科室的交流与学习,深入了解医院药品、耗材管理方式、欠费退款价格管理、医保结算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等各方面内容,增强审计人员的宏观思维。只有主动地、深入地了解医院运营情况,实行追因管理,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管理建议,为医院提供管理增值服务。医院应当积极吸纳新的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审计力量。对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风险导向要有清晰地认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审计能力,培养匹配内审业务发展复合型人才。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用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高效性。
2.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切实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为切实的发挥内部审计工作效能,一是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由医院院长直接管理。从而不但保持了其独立性,还保证了其权威性。建立审计委员会也是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审计委员会具有权威性,可以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这也是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二是审计委员会通过对内审制度、审计计划、审计结果核查,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使其审计工作不受干扰。除此之外审计委员会负责整合内外部审计资源,可以独立、公正、有效地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并直接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以确保其审计结果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切实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3.扩宽内审业务范围,加快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促进内部审计价值提升。
首先要重视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内部控制效果评价审计、重大决策审计、价值增值性管理审计转变,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重点检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安全完整的情况。同时,检查重点也要放在巡查重点地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上、发挥好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和在廉政风险防控中的作用。其次,改变以往的事后审计模式,积极推进事前和事中审计,尤其是三重一大项目的审计,常态化列席医院重要会议,为医院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且意义重大的政策性建议。再次,成立审计委员会吸纳医院运营管理中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为组成人员,院长作为委员会的组长,这样一来审计的层级就相对提高,审计的范围就相应的扩大,可以揭示出医院运营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控制运营风险,降低运营能耗,达到促进医院完善治理、增加组织价值,安全运营的效果。
积极推进医院HRP 系统上线,该系统能够将医院的各项工作归集在一起,自动汇总各项数据,让各项工作流程化,并且对各项工作都可以追溯到源头,即每个工作都可以以一条线的方式完整的体现在我们面前,每个步骤都留有痕迹,便于跟踪比对。而内部审计作为该系统中的一个模块,则可以随意提取所需数据进行分析调查,为审计工作带来便捷。
公立医院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从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到转变医院运行机制,从粗放性规模扩张型到精细化内涵质量效益型转型,密切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立医院需高质高速发展。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是重要的职能部门,它在维护医院的运营安全稳定性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常态下公立医院的内审工作需要树立明确的目标,采取科学优化的政策才能弥补内审工作的不足之处。所以,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实际工作状况应做到深入、细致的研究,针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和建议。这些建议有对卫生行政主管单位工作方向的展望,有对公立医院具体工作部署的浅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让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朝着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