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2-06-30 12:07
物流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物流思政信息技术

王 宁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0 引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载体”,高校要利用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教材“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做到“门门课程有思政,个个老师讲育人”。因此,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每个专业课老师的必修课。本文以“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为例,创新思政建设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梳理思政元素,重构教学设计,打造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课程思政教改课程。

1 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课程作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该课程也是我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示范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教改立项课程,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有4年,拥有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实现职教云平台全过程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培养动手能力为抓手,以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应用为支点,融入物流信息技术领域时事、社会故事和创新创业案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技伦理观、系统观、实践观,为社会输送具备核心价值观、有使命感、具备一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物流信息岗位从业人才。

课程创新采用“三主线、三层面、多方法”的思政建设模式。

三主线设计,使学生置身于由“思政线、知识线、技能线”三条线索有机融合的学习场域内,打造三位一体的有效课堂。

三层面,是指课程在进行思政线上设计时,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内涵,收集与教学内容契合的德育素材,立足中国精神,从国家要求、社会需要、个人发展三个层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伦理观、专业自信教育等元素。在教学设计中,明确德育目标,将其列入教案,并切实地贯彻落实。在教学中,发挥课程思政渠道作用,践行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学生法治意识、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技能学习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公正态度、推广物流信息技术的使命感,领悟信息技术价值,增强专业自信,从而实现课程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

多方法,是指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创设任务场景,选择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线上讨论、线下协作、课外实践、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实“思政线、知识线、技能线”,实现育人目标。

2 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2.1 更新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资源

紧紧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总体目标,在“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中增加德育目标,表述为“在对物流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中,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指导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服务客户、追求卓越的职业意识。”充分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特色。以教学大纲为基准,更新课程标准,建立思政内容资料库,包括影视资料、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源,构建“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完整课程资源体系。

2.2 重构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分析学生特点和爱好,强化理论教学设计,明确各章教学内容中思政教育的重点,围绕政治信念、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职业素养、专业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将现实生活中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时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重新编写教学实施方案。通过知识点的延展,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引入课堂,充分挖掘蕴含在相关知识点中的德育元素。比如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操作与设计,培养学生遵从客观规律,善于发现问题,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树立正确的个人操守和职业操守。教学模式则根据00后学生特点,采用BOPPPS有效教学法整体设计。

2.3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不是强行灌输,不是照本宣科。应采用物流信息技术自身知识体系和表达方式将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融入到专业知识点中。适宜采用渗透式、嵌入式、引入式等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职教云上增加课堂教学互动,引导学生通过问题链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在讲到二维条形码的应用时可以通过窃取个人用户信息的案例,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条形码在应用中的利弊,进而引申到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上。采用职教云上传教学内容资源,将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穿插引导,并与课堂讨论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2.4 让思政思维嵌入考核评价

课程思政实施的落脚点在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方面,具体表现为是否形成健康的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学生是否能自主学习、学习态度、作业完成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小组协作任务的参与情况,案例或者头脑风暴解决方案中表现出的责任意识等加入考评环节。

3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

课程按照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类岗位群来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将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进行模块化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选择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物流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创业故事,塑造学生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情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社会问题,推广技术应用,致力于让生活更美好。“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融入元素见表1。

4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

4.1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大一学生,00后学生上课不喜欢灌输式教育,喜欢动手参与,对于手机等信息化设备有强烈的依赖。同时,根据往届学生课前自学及线上作品的反馈情况,发现他们已有物流管理学科基础,对于物流信息技术缺少系统认识,知识体系不完整;不太注重系统学习,缺少理论指导实践;职业意识不强;不关注专业行业领域热点,对物流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的贡献较为漠然。

4.2 教学目标

从课程整体目标出发,对照“三主线、三层面、多方法”思政建设模式,梳理课程学习中思政融入点、知识体系、能力培养要素,比如信息采集技术的条码技术,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目标,见表2。

表1 “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融入元素

表2 “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教学目标设计示例

4.3 教学策略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结合学生学情,采用职教云线上教学+线下授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课前线上自学—课中面授指导—课后网上答疑的全程导学,融教学做合一,系统组织,构建“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教学策略。

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实施BOPPPS有效教学法:BOPPPS运用了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注重学生参与式学习。利用导言(B-Bridge in)、学习目标(O-Objective)、前测(P-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Post-assessment)和总结(S-Summary)几个步骤结合,融合思政元素,打造出“有温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线上线下课堂。

4.4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用职教云平台全程评价。线上设置讨论、答题、试做等环节;线下面授时,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协作、案例教学、课外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程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平台自主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学生课堂活动采取分组进行,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笃行实践育人,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穿插相关历史时事热点,凝聚课程思政合力,集价值引领、技能培养、知识传授于一体。

4.5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对照课程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目标三个维度,进行细化和完善,增加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中占比,关注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从质量、数量、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设计评价考核见表3。

表3 “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课程评价表

5 结语

从课程思政实践的结果来看,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效果良好,知识竞赛成绩优异,三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获奖20余人,学生职业能力明显增强。学生更加关注现实问题,能够用专业知识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物流管理学生毕业后具备诚信服务、德法兼修、责任担当的职业素养打下较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物流思政信息技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