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厌学是学生在学习当中一种消极的行为和心理反应。一提到学习,学生就会反感或者厌恶,情况严重的话,经常会觉得很痛苦,经常会出旷课或者逃课的现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状态,对学习效果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厌学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喜欢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学生厌学的表现
学生厌学通常标表现为抵触和讨厌学习,没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经常缺乏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比较被动,或者压根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主要行为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作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很多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还产生厌倦心理,讨厌各类学习活动。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此类学生有着某些不愉快的情绪,比如,恐惧、厌恶和焦虑等。还有部分学生说到学习,就非常烦躁,对于各种考试也毫不在乎,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没有一点好奇心和探索欲,学习表现极为被动,表现出一种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其次,没有正确理解学习功能。部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例子所影响,觉得读书没有任何用处。最后,不愿参加学习活动。很多学生经常不爱参加各类学习活动,觉得只有远离学习,心理才会踏实和平衡,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学习当中,主要表现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违反课堂纪律,课后不愿意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存在逃学、旷课和早退迟到等现象,还有学生直接辍学,并且与老师和家长开始对立,由于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除此之外,学习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差,使得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厌学心理更加严重。
二、学生厌学的原因
1.内在因素
(1)学习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使得自身文化能力不强,加之知识接受能力较弱,没有坚定的意志力与刻苦学习精神,给学习带来一定阻碍。与此同时,一些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时比较吃力,如果缺乏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2)缺乏学习动机。从心理方面来讲,学习动机就是能够引起且维持对一个人的活动,并且让其按照这个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内部心理动力和心理过程。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经常会有“学习再好,还不如有个雄厚的家庭背景”,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在某种程度上会减弱学生学习动机。第二,学生自身对学习目标不明确,经常为了避免家长在自己身边唠叨,想要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打着学习幌子来应付家长,同时,还认为学习就是避免过早打工,往往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缺乏人生理想。第三,部分家长觉得学习不重要,给学生灌输早早挣钱养家的思想,在无形中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让学生错误地认为,知识没有金钱重要,从而弱化了学习动机。
2.外在因素
(1)社会因素。部分学生读的并不是重点学校,往往不被社会人士所看好,总觉得上不好的学校就没前途,低人一等,造成学生学习没有上进心,缺乏动力支持,出现自甘落后、恍惚度日以及得过且过的心理,对学习产生无所谓的态度。
(2)学校因素。部分学校不够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也没有将学风建设加以重视,对学生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尤其是学习方法,部分课程教学缺少实用性,理论太多,实训太少,加之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在上课过程中教学气氛比较沉闷,难以激起学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面对枯燥的学习环境,往往不爱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家庭因素。从心理方面来讲,一个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与家庭成长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家庭作为学生的主要生活和学习场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據统计,超过百分之八十学生出现厌学的心理都与家庭环境有关,通常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父母没有起到榜样作用。父母对孩子生活和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起着榜样作用,如果家长平时比较好学,就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影响,自然而然也就会形成一种乐学上进的习惯。如果家长不读书,经常忙于工作和赚钱,并将精力花费在玩乐之上,对知识的索取表现出一种轻视的态度,就算对子女期望在高,也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为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创造好的家庭环境。比如,有一个学生,厌学心理非常严重,经过了解,这个学生妈妈经常给孩子灌输“女孩子学习好,还不如嫁得好”这种错误观念,给学生造成很大影响,让学生经常专注自身打扮,对学习抱着无所谓态度。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相互间关系。家庭各个成员相互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直接影响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与有着很大关系。如果家庭成员相互之间比较和睦,学生会获得更多的爱、照顾以及关心。如果孩子父母婚姻状况不好,或者经常情绪不佳,会对孩子产生压力,这种家庭环境之下,孩子获得的帮助和支持就比较少。
三、学生厌学的辅导措施
1.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重视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这一工作,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和情感障碍,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与外在闪光点。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合理利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有所获得,从而提升学习自信心。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成立相关的教育机构,比如,开设心理咨询课程,给学生传授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并且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可以创建心理咨询室,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电话、邮箱以及面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咨询,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此外,还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让教师掌握一些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知识,让其更好为学生指导,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460CFB0D-286F-42C4-8873-185D3D752423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改变学生厌学心理,就要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爱上学习。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第一,让学生喜欢和接受教师,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喜欢老师,那么肯定也不会喜欢他教授的课程,作为教师,平时在学校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尤其是教姿教态,也要主动拓宽自身能力,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这样就能够剖析学生心理,了解其情感需求,及时采用有效办法,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和接纳老师,这样就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第二,将学生学习转移到兴趣之中。对于出现厌学心理的学生,他们并非没有感兴趣的东西,部分学生由于只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或者没有稳定的兴趣爱好,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其兴趣所在,从而将兴趣扩展到学习中来,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对不同知识的探索欲。第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很少有成功的愉悦感。作为教师,就要对这类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从基本的知识入手,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然后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指导,逐渐进步和发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3.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与学习动机
现阶段,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宠溺过度,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会难以承受。教师在平时教育当中,就要渗透关于面对挫折的知识。比如,部分学生对自己学习期望值过高,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目标,减少学生中遇到的挫折。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其心理防御能力和承受能力,如果遇到挫折,学生要选择适当方法进行缓解,比如可以使用补偿法和升华法等。還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训练,比如开展关于“抗挫折能力”的主题班会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活动中提升自身意志和能力。
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学习动机对学习起着一定推动作用,尤其是学习动机越强的学生,厌学心理就会越弱。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尤其是成就动机,在教学中通过成功人士的相关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感染学生,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价值观,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比赛活动,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奖励,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在比赛中的成就动机,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改变学生出现的各种厌学情绪。
综上所述,要想从本质上改变学生厌学心理,就需要掌握影响学生厌学的各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寻找正确的辅导措施,改变学生厌学心理和行为,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从而奠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学习成绩,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有效基础,进一步推进教育质量和水平。
责任编辑 邱 丽460CFB0D-286F-42C4-8873-185D3D75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