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昕阳
林年,一位山村的留守儿童,家住林家村23号。这里没几家有电视,更没有网络,但他的生活里却从不缺少快乐的元素:他可以牵着自己扎的风筝在无垠的旷野上奔跑,他可以在后山茂密的丛林里“寻宝”——面对无边的森林,呼吸着新鲜空气,生活得无忧无虑。可是日子总是日复一日千篇一律,他到底有些腻了。他憧憬着到大城市里和打工的父母住在一起,想踏在下雨天也不会泥泞的柏油路上看车水马龙灯火璀璨。他听邻家大哥哥说城里的房子比十棵树摞在一起还要高,城里的灯火比晴天晚上天空的星星还要多。
苏念,一位生活在城市里的时尚女孩,家住幸福别墅区23号。家里富丽堂皇,应有尽有,出了家門便是商场和游乐园。可是她厌倦了柏油路的没有尽头,看腻了立交桥下的川流不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也让她产生了倦意……她想去乡下过过小桥流水的生活,和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看看此起彼伏的麦浪和金黄的油菜花……她脑海里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她知道那里有炊烟,有石板路,还有吱吱呀呀的牛车……
林年的父母打电话回家告诉林年,今年过年他们不回去了——车票太贵了,春节期间加班工资也会翻倍。林年哭着让他们回来,他说,我不要钱,我只想和你们在一起,我想你们……林年的父母眼圈也红了,摸了摸口袋说,这样吧,你来我们这儿过年吧。
苏念的父亲从总部办公室视频苏念,告诉她今年春节不能陪她去乡下了,他要去美国谈一笔生意。苏念哭着让他回来。她说,你几年前就答应我了,可每年寒假你不是开会就是谈生意,你赚那么多钱有什么意义?苏念的父亲翻了翻桌上的台历,看了看女儿的相片说,我不出差了,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去乡下过年!
要去大城市了,林年翻出了爸妈从城里买回的被他一直压在柜子底下舍不得穿的那件贴牌的运动衣。第二天,林年告别了村庄,他将最珍爱的风筝挂在村头的大树上,上面写了一行字,送给幸福中的人。最后带着他喜爱的画笔上了火车——他要亲手画下城里那些他未见过的新奇的一切。看着他第一次乘坐的长长的火车,他惊叹了。坐在车上的他突然发现了座椅旁的一只漂流瓶。他惊奇地打开,看见上面写着,送给幸福中的人。
要去乡下了,苏念找出了很多年前就准备好的东西,尤其是那部单反相机。她从未去过乡下,她心目中的乡村都是从电视和网络上了解到的。她要将那里美好的一切亲手保留在相机里。第二天,苏念下了火车,坐上了一架吱呀作响的牛车——这是她第一次坐牛车。在车上,她看见了远处袅袅的炊烟,兴奋得直打颤。到了村头,她惊奇地发现了挂在树头上的风筝,上面写着,送给幸福中的人。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留在火车上的那只漂流瓶……
幸福究竟在哪里?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好像都在,又好像都不在。在我们许多人的眼中,幸福之树似乎永远只在他所向往的那片遥远的土地上生长着。
一位男孩生长在乡村,他憧憬着城市,原本清秀的青山绿水变得索然无味;一位女孩生长在城市,她向往着乡村,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反让人心生厌倦。文章通过两位孩子的生活境遇和向往的反差的描述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感觉,它并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而是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反过来说,我们所拥有的,甚至为我们所厌倦的东西,在他人眼里也许正是一种无上的幸福,但它却常常会被拥有者忽略甚至无视。在写法上,作者将乡村与城市生活场景交叉穿插,错位出现,得到了一种“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前看你”的艺术效果。文章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节奏疾徐有致,语言淡雅而有味。
(指导、点评教师:王淦生)2578C410-6FB7-4684-BC2F-344162CFBB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