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丽
摘要:目前各个幼儿园的教育主题和教育方向五花八门,有擅长双语教育的,有擅长蒙氏教育的,还有主抓国学教育的。尝试将中医药文化通过基础课程、区域活动、家园互动三方面融入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 幼儿园 课程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之一 ,在人类认知生命、维护健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在幼儿园活动中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资源 ,可使中医药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 ,有助于幼儿增强民族自信心,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立足实际幼儿教育经验,尝试将本土的中医药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当中,以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在基础课程中融入中医药文化
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内容主要以提升小朋友们的生活能力,增加小朋友们的生活常识为主,并科学的在基础课程中融入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引导。对此,在幼儿园基础课程中导入中医药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小朋友们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带领小朋友们观看一些药材买卖的视频,引导小朋友们认识一些简单的中药材,使小朋友们在学习民俗知识的时候,能够很自然地接受中医药文化,有利于我们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在“体验教学”活动中融入中医药文化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在真实情境中参与或模拟该情境让幼儿在心理层面体验的教学活动。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教育是此精神血脉得以延续的载体。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他们,这样才能使中医药文化植根于幼儿头脑中,如以故事为载体,使幼儿感受中医药文化的人文精神。故事是一种帮助幼儿认识及了解不同事物的有效途径,其内容充满想象和幻想的色彩,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需要。另外,幼儿喜爱模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使幼儿真正走入故事情节 ,与故事人物融为一体,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葛洪与百草精灵》活动中, 幼儿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罗浮山百草油的炼制的艰辛 ,在潜影默化中养成与人为善,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以观察体验为基点,激发幼儿对百草文化的兴趣。幼儿是从接触形象具体的事物开始认识世界的,一朵花、一棵草都是幼儿 学习知识的活的教科书。教师可以提供实物,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草药的外形特征,再通过拼图游戏进一步深化幼儿对草药外部特点的认知 ;以探究思考为核心,使幼儿成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后备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的气候环境使人们从小养成随身携带药油的习惯。 了解药油的用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必要从娃娃抓起。 如《我为罗浮山百草油代言》主题活动,罗浮山百草油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但未必掌握其用途和使用方法。活动引发幼儿对药油用途的思考和热烈讨论,体现幼儿乐于思考、大胆猜测的求知精神。
三、在家园互动中融入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小朋友家里就是从事中医藥行业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速设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寻求家长的理解,认同与支持,力求家长能主动参与,形成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发展。从课程谋划之初,就召集家长讨论活动方案,听取家长意见。老师愈发认识到家长作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的重要性,并且在与孩子一同经验的过程中也丰富了知识。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小朋友们成长的意义,还要联系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小朋友们的积极影响,促进家园的沟通与互动,形成良性的、可持续的家园教育合力,促进小朋友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
经常跟家长们沟通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跟家长们汇报幼儿园在咳嗽多发季节给孩子们熬的银耳雪梨羹,在夏季给孩子们熬的冬瓜荷叶汤,让家长们看到幼儿园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并多给家长们分享一些中医知识,使家长们在无形中收获中医药知识,促进家园文化导向的统一,共同助力对幼儿的中医药文化教育。中医药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小朋友家里就是从事中医药行业的,所以,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小朋友们成长的意义,还要联系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小朋友们的积极影响,促进家园的沟通与互动,形成良性的、可持续的家园教育合力,促进小朋友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
四、总结
总得来看,将我们中医药文化融入小朋友们的幼儿园一日教育当中,从娃娃抓起,引导小朋友们认识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不仅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还能够激发小朋友们对中医药知识的兴趣,促进小朋友们的全面、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助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李恒.亳州“药都文化”渗入幼儿园课程初探——中医药文化走进幼儿园的可能性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54-55.
[2]李恒. 基于亳州药都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3]李红霜,《浅谈幼儿园中草药种植与幼儿发展》;《好家长》,2018年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