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是被摧残的、受折磨的状态,人在其中是“生命的牺牲”和“自我折磨的劳动”,马克思异化理论始终着眼于工人阶级生存本身对资产阶级进行批判。而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是对发达工业社会整体性批判,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当代,科技发达提升了人类物质生活条件,但人类生活境遇并没有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有所提升,科技异化使得技术合理性成为了控制一切的力量,整个社会呈现出对科技理性盲目的崇拜和自信。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马尔库塞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创性地提出了异化理论。异化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异化,也是对资本疯狂奴役下强有力的批判工具。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探讨,始终着眼于无产阶级生存本身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实践观作为理论基点。相比而言,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更加注重思想意识形态的批判,注重在人的文化心里的研究寻求人类解放的问题。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
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批判。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无偿地占有生产者的剩余价值,造成工人的奴役化和机器化。社会异化理论波及所有阶级,所有阶级都在某一方面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但主要体现于工人阶级的劳动,最突出的表现是劳动的异化,因为“无产阶级遭受的痛苦是最严重的”[ 1 ]。
首先,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异化已经产生,“资本、地租和劳动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 2 ],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产品越丰富、生产的财富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大,他本身就越廉价,他所能占有的东西就越贫瘠。工人越是想努力通过劳动创造价值提高工资,进而占有外部世界、确立生存意义,就越是失去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越是无意义无价值。工人通过自己创造出产品,产品产生出的那一刻就有了存在的独立性、优越性转而反过来奴役工人,工人与其产品之间的角色转换了。
其次,劳动者同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 3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同共产主义社会形成鲜明对比。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是压抑的、被摧残的、受折磨的状态,人在其中是“痛苦”“生命的牺牲”和“自我折磨的劳动”,为了生存,工人不得不接受痛苦,做出巨大的牺牲,而在这种外在强制性的、扭曲的状态中,其结果是自我的丧失,是作为人的能力的“退化”。劳动作为这种控制、奴役人的力量,造成人的无力的荒谬感,变得麻木、愚笨、失去反抗精神,劳动使得工人畸形成为不断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机器,劳动给工人带来的是愚钝和痴呆。
最后,是人同他人相异化。马克思用房子的比喻说明工人与他的家之间的不确定性和与安全性,工人不是住在自己家里那样安稳和自由,而是每天都有“在暗中监视着他”的别人家,“他使他自己的活动同自身相异化一样,他也使与他相异的人占有非自身的活动”[ 3 ]。马克思也看到资本家的异化。因为异化状态一旦发生,由于社会远远达不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完美的状态,所以被异化的也包含资产阶级。
从批判对象方面看,马克思始终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对资本主义经济批判为起点揭示资本家对工人无情的压迫,进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极端不平等不自由的事实。首先,是对私有制和分工的批判。分工是私有财产的源泉,同时也是对等级的定位和划分。在原初,人们按天赋、需求而分工,是完全自发的“自然形成”分工,而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生活需求的不断加大,需要生产更多的商品,进而使得分工成为必然,任何成功的分工都导致了它的扩大,“自然形成”逐渐变为强制的、压迫的和不自由的非自愿性。分工压制着每个自由人,只要他不想失去生存资料,他就必须自愿接受“囚笼”,作为自由人的那些权利与力量开始消失,自失于劳动之中。
其次,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劳动产品变为商品时,其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表现为个体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替代,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劳动异化开始用商品掩盖了劳动者和社会的关系[ 4 ]。最后,追求剩余价值成为推动异化问题的一大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被视为增加财富的工具,因此追求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活的终极目的。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中,认为在经济领域中,人们认为是他们自己决定了他们在哪里工作和他们购买什么,但是事实上,这两者是由可得到的工作和商品决定的[ 3 ]。在政治上,也同样,工人以为得到了劳动相对等的报酬,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所获得的只是标准劳动时间而忽略了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剩余时间。因此,只能说人貌似有自由。
二、马尔库塞异化思想
马尔库塞意识到“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工业文明中流行,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5]。技术在多方位成为控制一切的主宰,使思想和言论逐渐丧失其应有地位,科技理性无障碍迅猛的发展,是控制的新形式,“当代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控制的新形式。科技越发展,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控制性就越强”[6]。科技发展支持了极权主义的政治和管理模式,极权主义反过来普遍运用科技,而正是二者的结合创造出了单向度的社会,同化了差异湮灭了对立,人的批判力量的丧失、社会的批判力量的消失,使人和社会由“双向度”变成了“单向度”,由此马尔库塞把发达工业社会定义为“批评的瘫痪:无对立面的社会”。
从批判对象方面看,马尔库塞的批判对象是社会整体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文化这一上层建筑的垄断性和控制性的加强,丧失了“理性”,丧失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启蒙意义。他认为,人们的需求都是虚假的,是大众文化即广告、媒体等宣传制造出的“强迫消费”和“虚假的需要”,一切都是虚假的需要,资本主义通过制造消费来抑制人的解放和发展,人们处于受操控的地位,不能分辨真实的需要。在此模式中,人们只能牺牲一些东西来接受事实获得不必要的满足与快乐,所牺牲的便是具有理论理性和实踐理性的颠覆性的力量——理性。
對政治制度的批判。社会的否定性、对抗性因素逐渐丧失。在过去的时期,工人劳动异化是心理和生理的鲜明的表达,而现在,由于科技介入,掩盖了阶级对立。科学技术就像造梦者,使得人们在其编织的“完美梦境”中麻醉与退化。
所以,马尔库塞认为技术合理性带来的是一种单向度的意识形态,是异化于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整体,因此马尔库塞试图从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推进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试图唤起人的理性。
三、异化的出路
马克思始终关注的是人本身,是现实的个人,是可以对现存的社会压迫中进行反抗的实践性革命主体,是能动的理性的群体。而马尔库塞认为,由于单向度,使得人的理性缺失,不具有现实的人的本质,因而不懂得实践的革命意义。马尔库塞立足于技术本身,批判文化和政治,而忽视了作为一切主体的人,唯有人才能赋予价值并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与工人自由的一无所有、资本的不断积累与工人的贫穷、剩余价值的不断生成与工人身心压抑等矛盾之间的不断冲击和压迫,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一种紧张状态,阶级之间发展的越来越成为不平衡,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大变更,整个社会制度的巨大改变必定出现。最终只有共产主义制度彻底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之消失、资产阶级之消亡,劳动异化彻底消亡。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推翻,在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下,社会中的工人,即那些压迫人的、让人感觉看似神秘并且无能为力的力量,终将在私有制的灭亡中被消灭殆尽。
马尔库塞对科技异化的解决是保守性的、改良性的。马尔库塞认为,清除技术理性的统治,扬弃技术异化的根本方式就是将价值整合到科学的体系之中,让科学与艺术相融合并形而上学化,由此达成一种技术、艺术及价值交互影响的新理性。
四、结语
马克思看到阶级的矛盾,指出终结异化的出路即实现共产主义。而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马尔库塞并不能完全摆脱其学派特点,他坚持无党派立场,他把解放社会的革命力量寄希望于少数群体身上如青年、社会边缘人以及无业游民等,由于他的批判理论始终局限于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使得他没有真正地揭示出造成当代的资本主社会弊病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 伯特尔·奥尔曼.马克思的异化理论[M].王贵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聂志红.异化的主体、根源与路径: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分歧[J].贵州社会科学,2013(3):95-100.
[5]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6] 徐志坚.马尔库塞的工业社会批判与人的解放[J].江西社会科学,2018(4):35-41.
(作者简介:陈阅师如,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吕留良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