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云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能说明他在课堂上是认真听讲的,这一心理状态能驱使他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主而编排的阅读策略的特殊单元,目的就在于给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阅读范本,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并借助有用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一、统领整合,明确单元双线要素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围绕“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来组织单元。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均设有单元导语,并明确了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单元中安排的课例多以落实语文要素为主,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篇就以宋代思想家、教育家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作为单元导语拉开了学习序幕,直面告诉学生做学问就怕没有问题,有问题了才会有进步。同时以“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语文要素组织单元内容,编排了四篇范本课例,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课例的类型有童话、说明文、散文等不同文体,用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时都能够主动提问。四篇课例各有不同侧重点,方便教师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其中,《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主要是从课文的局部和整体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则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重在教给学生筛选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的方法。《蝴蝶的家》是略读课文,让学生综合运用前三篇课文中学到的提问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这一有意识地编排,就可让教师有目的地根据教材编排的梯度和层次,借助相关范本课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并借助问题理解课文,有效地落实提问策略这一单元语文要素。
二、一课一得,逐步落实提问策略
肖川教授在给王玉强教师《深度教学》一书作序中写到,教学应该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空间,以便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问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能力,只不过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课堂上也时常会出现“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学完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等,但从没有从教材的层面用一个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本单元这样编排的目的就是借助单元范本课例逐步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提问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策略,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进行提问,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識,正确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范本一:借提示语、课后题,初步习得整体与部分的提问方法
本单元的首篇范本《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故事,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的不同命运,故事结尾富有深意,耐人寻味,给了读者极大的思考空间。课前的学习提示和课后习题都是围绕提问策略展开。学习提示语和课后第一题均是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课后第二题是引导学生仿照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从中学习提问的方法。课后第三题则是想通过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充分阅读,引导提问,初步培养提问意识。教学时,教师借助单元导语和课前学习提示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和小组交流时间,引导学生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将问题记录下来。
2.仿照问题清单,整理问题,发现整体与部分的提问方法。教学时,教师利用课后题第二题提供的问题清单,并借助泡泡圈内的提示语,了解清单中的问题哪些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提出来的,哪些问题是针对全文内容提出来的。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依照课后问题清单整理小组提出的问题,了解哪些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提出来的,哪些是针对全文内容提出来的。这样有范例可仿,学生学起来就相对简单一些了。
3.依托问题清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提问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当每个小组整理好问题清单后,让小组从中推荐几个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师生一起解决,同时完成课后第三个问题。这样借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来理解课文,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范本二:借旁边的“批注”,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多次实验,找到了蝙蝠能在夜间自由飞行的原因,受此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其亦能在夜间安全飞行。课文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更多“仿生学”的科学范例,容易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本文与上一篇范本不同的是旁边多了两个类似“批注”的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来的,而课后问题清单中的三个问题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所以本课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课后第三题链接了课外阅读片段,旨在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习得的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
1.回顾提问方法,自主阅读并提问。学习新课前,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上一篇课文时提出的问题,并交流学到的提问方法。接着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在觉得有疑问的地方大胆地提出来。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明晰哪些问题是针对课文局部内容提出的,哪些问题是针对全文内容提出的。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再读课文以提出更多问题。
2.借助旁注和问题清单,学习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课后“问题清单”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提出来的。此时可放手学生自读题中所列举的三个问题以及三个方框中的提示语,引导学生发现原来提问还可以从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的。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组内同学的问题一一罗列,先删去重复提出的问题,再将剩余的问题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汇报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所提的问题是否做到正确归类。
3.自主阅读片段材料,迁移运用提问策略。课后第三题是课外阅读片段材料,从学生熟识的马铃薯和藕谈起,介绍了几种变态茎。此题可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放手学生自主阅读,并从内容、写法、启示等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从哪些角度提出了哪些问题。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就能让提问策略得以初步巩固。
(三)范本三:借整理问题清单,学习筛选有价值问题的方法
《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范文列举“程控电话”“因特网”等技术,形象說明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引用唐诗赞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名人话语强调是科学技术创造着人类的美好生活。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范文的旁注与课后问题中亦呈现角度丰富的问题。但本文的侧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筛选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于是,除了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筛选问题。
1.运用学到的提问策略自主提问。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相关的提问方法,而后放手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课文边自主运用学到的方法提问,并批注在课文旁边。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分享交流,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课文,针对提问不足的方面提出更多的问题。
2.整理、交流,学习筛选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从所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是本课学习的侧重点。教学前,先让学生认真交流课后第二题,明白哪些问题是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哪些问题是无病呻吟可删去的,并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理解课文。这样既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又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筛选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3.借助问题,理解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从自己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再借着这些有效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就能更进一步地掌握筛选的方法。
(四)范本四:综合运用提问策略,尝试自主阅读课文
《蝴蝶的家》是一篇散文作品,还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篇幅短小,以问题贯穿全文,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本文的训练侧重点是综合运用提问策略,并尝试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自主运用前面几篇课文中学到的提问方法、筛选方法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1.梳理提问方法,鼓励自主提问。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交流前面几篇范文中学到的提问方法,并作简单的归纳、板书,为学生自主提问提供方向。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在自己觉得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并写在课文旁边或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2.给问题分类,进一步丰富问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分享,同时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看看自己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提问了,还要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既拓宽学生提问的角度,亦鼓励学生尝试着提出更多的问题。
3.筛选出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学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好问题清单,将同学提出的重复问题或是相似问题进行取舍;接着筛选出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几个问题,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来回答,小组间轮流着完成,已回答过的问题不再重复。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相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篇课例,四个侧重点,从感受提问策略,到学习不同角度提问,再到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最后能借助课例综合运用提问方法尝试独立阅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提问,并完成理解课文内容的任务,这样就能有效地进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将提问这一阅读策略落到实处。
三、迁移运用,将提问策略普通化
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说到,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提问策略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策略之一,虽然是集中编排在统一的一个单元中,但并不是就止步于本单元的课例学习,教师应该做好范本课例与普通课例的衔接,将提问策略普通化、生活化。
(一)普通课例教学中“提问策略”的融合运用
本册第三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并编排了《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两篇课例。这两篇课例对指导生动表达、细致观察,无疑是非常好的范本。但教师教学时有意识地运用“提问”的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以《蟋蟀的住宅》一文的教学为例,1.上课伊始,放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在不理解处提出问题;2.小组合作交流,筛选出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问题,如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蟋蟀是如何修建它的住宅的?为什么把蟋蟀的巢穴称为“住宅”?3.抓住关键问题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段进行理解,这样既可以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又能体会到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同时还感受到作者细致的观察,因为只有作者细致的观察才能描写出蟋蟀住宅内外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详细过程和劳作方式。所以“提问策略”在普通单元课文教学中的运用并不影响其所在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反而能促进学生主动思维,主动阅读。
(二)课外阅读中“提问策略”的自主运用
叶圣陶先生还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统编教材构建的“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就是以相关课文为范本,有意识地将课内阅读的兴趣和方法辐射到课外阅读中,将课内、课外阅读进行有机的整合,真正将提问策略内化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自觉行为。比如,在教学了《蟋蟀的住宅》一文后,文中蟋蟀的形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给作者带来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拓展阅读类文本《装满昆虫的口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与观察的执着,进而推荐阅读他的名著《昆虫记》,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走进作者的细致观察中,整本书的阅读拓展有效地融合了两种语文要素的渗透,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升,还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从而达到“课内习法课外用”的编者意图。
综上所述,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从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到逐课落实提问策略再到综合运用方法,教师借助单元教材提供的范本课例,从“扶”到“放”从“学”到“用”,将提问方法、筛选方法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这样既完成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又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