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秉辉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乔工半卧在病床上,吸着氧气,刚刚挂完盐水,体温已经降到37.6℃,咳嗽、气喘也有所减轻。
傍晚,主治医师逐一查看病人,看到乔工病情好转,微笑道:“乔先生的病是‘慢阻肺’,这回并发感染,现在用了抗菌药物,病情有了好转,过两天要做肺功能检查。噢,还有,乔先生的烟今后是一定不能再吸的了。”肺科医生不忘劝人戒烟。
“慢阻肺?”乔工头一回听说,便道:“之前医生说我是‘老慢支’。”
“‘老慢支’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意思,乔先生不算老啊!”这医生倒也风趣。
“我是‘老资格’的慢性支气管炎, 气管炎有些年头了。”乔工这两天气平一点了,脑子还灵。
“慢性支气管炎时间久了便会影响到肺,形成肺气肿,影响肺功能,病人会有胸闷、气急的症状,再发展下去便会影响到心脏,形成肺源性心脏病。肺功能严重损伤时,脑组织缺氧,甚至神志不清,叫做‘肺性脑病’,所以不要小看这慢性支气管炎,它会引起一系列的病变,我们便将这一系列的疾病叫做‘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意思。”
“哇,好吓人啊!”陪伴在侧的乔小姐插话了。
“不是要吓你,是因为这一系列的病不是孤立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之间并无鸿沟,它们是逐步过渡的,所以即使只是慢性支气管炎,也要认真治疗,阻止它发展。”
“那为什么叫‘慢阻肺’呢?肺阻塞了?”年轻人好学,乔小姐问道。
这事涉及许多病理生理学问题,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不过,面对这样一位清纯的女孩,医生无力拒绝她的要求,便解释说:“简单点说吧,炎症的组织必定会肿胀,比如皮肤上长个疖子便会肿起一个疱,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细小的支气管里也有些肿胀,造成一定程度的阻塞,便会影响气体的流通。吸气的时候胸腔扩张些还好,呼气的时候胸腔收缩些便有一部分气体呼不出来,留在肺泡里,久而久之肺泡被撑大,形成了肺气肿。心脏把血液输送到肺部,通过肺泡间微小的血管与肺泡里的气体进行二氧化碳与氧的交换,肺气肿病人肺泡肿胀,压迫了这些微小的血管,导致这些小血管也有些阻塞,心脏只好加大收缩力度来克服这个阻塞,时间久了心脏受不了,便形成了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病人肺泡里积存的气体因为细支气管的阻塞无法彻底更新,氧气进不来, 二氧化碳出不去,便造成身体缺氧,大脑对缺氧最敏感,于是病人便会神志不清,形成‘肺性脑病’。”这位年轻医生是研究“慢阻肺”的博士出身,要言不繁,短短一席话,基本上把这“慢阻肺” 说清楚了。不过医者仁心,这医生似乎觉得在病人面前说得如此直白,可能会引起病人的恐惧,于是便又接着说:“所以这慢阻肺只要及早发现、积极治疗, 便可阻止它的发展,若能早期发现,经过治疗,肺功能还能有相当程度的恢复。”
“怎样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呢?”乔小姐听得很认真。
“做肺功能检查,吹个气、验个血就行了。人到中年最好都查查,吸烟的、接触粉尘的、常咳嗽的、直系亲属里有人患慢阻肺的就更应该查了。”
“……”乔小姐对这医生的学问、谈吐印象甚好,还想再问什么,被他爸阻止了:“陈医生很忙,你别盯着问了。”
“沒事,没事。”陈医生笑了笑,走开了。
乔工的热退了,咳喘也明显减轻了,肺功能也查过了,陈医生说:“肺功能确实已有损伤,出院后需要持之以恒的治疗。还有,无论如何要戒烟,才能阻止慢阻肺的进一步发展。”
乔工在家休息了半个月,居然把烟给戒了,咳嗽、吐痰果然少了,再加上用了点喷雾的药,这“肺虚”似乎也好了, 渐渐地人也精神了许多,乔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某天晚饭后,一家人在客厅里小坐。乔小姐说:“中国40岁以上的人中, 9.9%患有不同程度的慢阻肺……”
她妈嗔她:“你做过调查啦?”
“网上说的。”乔小姐答道。
又一天晚饭后,一家人在客厅里小坐。乔小姐说:“吸烟的人咳嗽、吐痰, 肺功能事实上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已经是有‘慢阻肺’了,实在不能简单的看成‘老慢支’。”乔工问:“谁说的?”
“朋友说的。”乔小姐答道。
又过了几个月,某天饭后一家人在客厅里小坐。乔小姐说:“人到中年最好跟量血压一样,普遍查查肺功能,若有慢阻肺便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效果是好的。”她妈注意到女儿最近医疗方面的知识大有长进,便问:“又是朋友说的?你的朋友是医生啊?”
“是的,是做医生的啊!”
“在哪家医院做医生?”
“唔……你们都认识的嘛,给爸爸看病的陈博士、陈医生。”乔小姐脸红了。
“好!好!好!”乔工立即表示赞成,乔夫人心里更是别提有多开心了。
……
又过了大半年,晚饭后,一家人在客厅里小坐。陈博士告诉岳母:“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