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
放眼现在的统编教材,一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利用。教师如何利用好教材,如何巧用教材,引导学生在教材的熟悉处,有所思,转变强记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观念,对教材摘选的材料不漠视,使教学不带有功利性,这才是正确地使用统编教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正确方式之一。
一、巧用追问,打开学生学而思的问题意识
学而思的课堂是深度教学的起点,“学思之窗”是学生学而思的窗口,用追问,可以让学生对其内容“有所思、有所疑、有所惑,有所解”[1]。
以统编教材《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如何用一根主线(课魂)串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对教材史实的提取、归纳?我们不妨用“学思之窗”中的第一段材料来说明: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并使用了几何、点、线、面、平行线、直锐钝角等汉语数学概念。徐光启对这部书推崇备至。他说:《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由显入微,从疑得信,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
——《徐光启集》卷2《刻<几何原本>序》
如何巧用上面这段材料呢?老师要在课前对这段材料进行立体分析,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作为引线,用问题引领学生再现基础史实,并灵活运用基础史实。这一过程若能够达成,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历史解释能力就能得以提升。针对本段材料,我们可以将追问设置如下:
1.利玛窦为什么要到中国来?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能?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目的。带着这样的追问,学生就会开始搜证求解。之所以能,外部原因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联系、东西方交往便利;内部原因是大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部分国人思想的开化,部分开明士大夫逐步接受、學习西方科技成果并与传教士合作翻译科技书籍。而欧洲的传教士正好抓住了此机会在中国传播宗教,利玛窦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用“利玛窦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学生把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迁移利用在解决问题上,此乃追问的妙用之一。
2.在这一时期,还有哪些新事物传入中国?
设置此问,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培养其历史通感意识”[2]。联系教材,学生就会找到同一时期传入大明的有科技、农作物等。同时,大明的农产品也开始逐渐地商品化,外加大明对外贸易的顺差地位,美洲等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以致于政府征税都开始以货币计算。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雇佣劳动风靡苏州,到处“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3],商业资本开始集聚,商人群体也开始出现,城市的经济功能开始增强,原始的商业贸易网络开始形成,新的因素为新时代的到来在不断积累。
通过问题设置,学生在历史的经度和维度上找到交集,找到纵横联系点,学生储备的知识得以再次重新提取、再现,并重新组合,运用在解决历史问题中,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核心素养的体现。而这都源于老师对“学思之窗”的巧用。
3.面对西方新事物的涌入,“国人”的态度是?
新事物,从认识到接受,再到使用,需要过程,在接受的主体上,也有层级,中国饱受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奴化,小农经济封闭性的侵蚀,儒家传统的繁文缛节思想的束缚,封闭性是必然的,但也不完全没有裂口。此处设置的问题中的“国人”,要引导学生动态地分析,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当时的国民。学会动态分析历史,是学生学习历史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如何对国人进行分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阶级社会,对国人进行上下分层,这是学生惯用的方式,那就按照学生这个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上层社会
上流社会对新事物的态度分层如下:有文明开化之人,如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有迂腐、盲目排斥之人,如一些士大夫竟然斥责《坤舆万国全图》(摹本)为“邪说惑众”;并攻击说:“直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听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4]面对上述乱象,要引导学生看到那是夜郎自大的观念所致,更是专制制度的束缚所为;也有怀旧过往之人,引导学生看到,当时政府就是埋首过往的最大的组织者,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就是例证。这一点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第86页的“历史纵横”中找到证据。
(2)下层社会
人口膨胀,是明清的大问题,康乾盛世背后,资源危机凸显,这种情况下,外来的农作物品种的传入,一定程度解决了民众的饥荒,玉米番薯的大量种植,无形增加了农业的“内卷”,创新也就成了神话;但是新事物特别是新的农作物品种的涌入,让下层民众享受到切实的好处,悦纳之心也就成了必然。
在学生固有的思维里,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看出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这样的求证让学生享受了过程,学会了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能力提升也再一次彰显。
二、善用追问,拓展学生思而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 “学思之窗”中的第二段材料:
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此书为用甚广……而习者盖寡,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
——《徐光启集》卷2《<几何原本>杂议》
相对于第一段材料,此段材料是锻炼学生思而辨能力的契机,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契机。针对这一段材料,可以将问题设成如下系列:
1.徐光启对《几何原本》内容和作用的文字描述,你如何看待?
巧用“学思之窗”设置评价性问题,主要是针对当前高考的开放性试题而设,开放型试题自面世以来,学生对开放型试题的“免疫力”之所以比较差,这源于我们老师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高一新授课中就必须从长远处着眼进行培养。统编高中教材中,“学思之窗”摘选的材料可谓是随处可用,由此可以看出,统编教材编委会的良苦用心。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是唯一,只要言之有理,论从史出,都可以得到分数。设置此问题就是想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学会周全地考虑问题。带着问题,学生就必须仔细研读材料内容,搜证求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思之窗”第一段材料,不妨抛出第二个问题。
2.当时“由显入微”、“令学理者祛其浮气”、试图奠定“众用之基”的努力还有哪些?
设置此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思考为何会“令学理者祛其浮气”?学生为了解决此问,就必然会把落脚点放在心学上,心学的方法论——致良知,在激励国人奋发向上的同时,也隐含着对平等的追求,这在当时君主专制加强的明清就是忤逆、大逆不道。所以从理学向外求到心学的向内求,实际上含有思辨的成分,再加上此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于是乎出现一些像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大逆不道”之人,他们对传统儒学的糟粕进行批判,本来就是思辨看问题的方式,学生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思辨能力也会提升。
这种“忤逆”思想还呈现在:文学方面:如《水浒》《三国》《西游》《红楼》,哪一步作品不是对其无声的控诉?艺术方面:昆曲、京剧,也都是以历史题材故事的形式呈现其当时的社会特征。思想、文学反映了这个时代生产方式变化、生活方式变迁和思想观念变换的现实,或许会给社会带来又一股风暴。
此问题的设置,利用学生追问质疑产生的探究欲望,把学生引进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学生必须利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对比论证,方能把教材内容整合为所需要的答案。但我想更重要的是,要用“学思之窗”设置问题,给学生产生更多疑惑的思考点,然后再求证。此刻不妨抛出第三个问题。
3.《几何原本》中说:“举世无一人不当学”,学后“无一事不可精”,為什么会“习者寡”?
“于无疑处激疑,是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思而辨能力的切口”[5],学生在阅读徐光启的这段材料的时候,注重的是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评价,所持的观点,会对徐光启描述的内容有所忽略,我们教师此刻就要有火眼金睛,把问题找出来,让学生思考。
既然《几何原本》国人都应当学,学习后一定会让自己为人处世都精进不少,为何学习《几何原本》的人却很少?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深思。此刻学生固有知识架构不完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外交、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思考。
外交上,明朝后期,受海防问题的困扰,“海禁”呼之欲出,东南沿海形式稳定后,政府虽放松限制,但是沿海的贸易已大不如以前。清时,海禁政策被闭关锁国替代,除广州十三行,大清基本关闭了对外的大门,西学东渐也就此止步。政府的外交导向直接影响了国人对西学的接受,《几何原本》之所以“习者寡”,与政府的外交政策不无关系。
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进步和转型,这样的体制下,西学在当时人看来就是妖言惑众之学说,人们在《天工开物》面前,只能望而却步。
经济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国人的经济眼光始终离不开土地和热炕头,即使有些商人有想法和行动,但是“重农抑商”的政府政策也让其止步不前。大明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虽有所提升,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经济上的满足感,传统耕作方式的循规蹈矩,让国人失去了接受新事物的新鲜感,在那个重视实用,轻视理论的时代,《几何原本》“习者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思想上,在探求世界的本源问题上,无论是外求的程朱理学,还是内求的陆王心学,都不是科学的世界观。明清的选官制度,也成为束缚参加考试之人的思想牢笼,选拔上来的是一批具有奴性的为官者。文化的高压政策,文字狱等让即使有新思想的人,在生命面前也不敢造次。选官制度都是如此重视实用性,带有功利性,《几何原本》成了无用之书也就可以理解了。
学生在这四个层面结构上进行搜证的过程,就是为了解决为何“习者寡”的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都被学生一并的进行了知识提取,迁移,学以致用在此刻得以体现。
综上,不难发现,统编教材的 “学思之窗” 还是有待挖掘的,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巧用“学思之窗”,于无疑处设疑,然后激疑,激疑就会去搜证,搜证就要用到其知识储备,如何组织语言进行答案的构架,这就是知识如何迁移,从上文的论述可知,恰当的时机,适当的学情,巧用“学思之窗”,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就会得到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随之提升。
【注释】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0页。
[2]苏智良 、於以传:《怎样上好历史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95页。
[3]《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4]教育部:《中外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87页。
[5]李学书:《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