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双碳”

2022-06-30 18:34史英静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碳能源生态

史英静

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关于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的临时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已达到新高,2021年仍在继续增长。这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在不断加剧。气候变暖不仅融化极地冰川,也带来了更多极端天气,全球各地难有幸免:暴雪低温天气影响全美;极端高温在美国加州、土耳其和希腊等地引发了重大森林火灾;蒙古国连续遭遇强沙尘暴和暴风雪……极端天气也致使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煤炭生产受阻,风力发电量下降,石油、天然气价格飙升。2021年初,美国拉皮丹能源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鲍勃·麦克纳利说:“这个冬天我们看到的只是预演,是我们即将面临的、更大的问题的预演。”

抚平地球伤疤青山与蓝湾的回归

其实,气候变暖这一问题,中国早已积极应对。

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就明确了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前者是基础和前提,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是一个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后者则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去除二氧化碳的方法或技术,来抵消已排放的二氧化碳,以达到平衡。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为探寻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全球科学家,基于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进行系统性评估,迄今为止发布了5次报告,基本认定人类活动是当前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動主要是指化石燃料、生物质燃烧等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土地利用,如城镇化导致的土地覆盖变化。

长期“溢出”的二氧化碳无法得到生态抵消,便直接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生态恢复“破碎的山河”,既是致敬历史,也是弥补错误,更是实现“碳中和”的第一步。

为了修复自然生态,抚平地球伤痕,神州大地上打响了旷日持久的“生态之战”。

宁夏贺兰山东麓,入秋之际,沿山边公路而行,便能看到星星簇簇的深紫色葡萄果实缀在斑斓、葱茏的草木间,美不胜收。这样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色,很难让人将其与采砂坑联系起来。“是不是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几乎寸草不生的采砂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办公室主任艾红兵说。他又指着山脚下一处裸露的深坑,说:“很快这里就将建成一座极限运动公园了,玩滑板、攀岩、骑行,都可以!”贺兰山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它削弱寒流东袭,遏制沙漠蔓延,庇护“塞上江南”的美丽富饶,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的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然而,“野蛮开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贺兰山上的各类采矿区达100多处,非正规小煤窑不计其数。”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张黎说。过度开采致使山体地貌严重毁坏,部分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为此,增加植被覆盖,治理水土流失和历史遗留矿,保护湿地等行动“多管齐下”,2017年到2020年间,贺兰山完成了169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让光秃秃的采砂矿坑重现了昔日的绿色,葡萄园、运动公园就是贺兰山砂坑、矿坑修复变身的方式之一。

除了矿坑修复,国内生态修复行动如火如荼。 2021年,自然资源部收集并公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其中就包括海洋生态的修复:温州洞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蓝色海湾一期处于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内。洞头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拥有302个岛屿和351千米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但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近岸海域污染愈发严重。台风、风暴潮等灾害影响,加之非法挖砂、采砂以及其他人为干扰的日益加剧,导致海岸线景观破碎化严重,整体面貌破旧、凌乱。

为了修复受损退化的海洋生态系统,洞头实施了“破堤通海”,打造“十里湿地”,建设“生态海堤”,开展“退养还海”等措施。为瓯江流域的鲈鱼、凤尾鱼“让路”,恢复了繁衍栖息地;在霓屿种植千亩红树林、百亩柽柳林,形成了全国唯一的“南红北柳”生态交错区,构筑了潮间带,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将15千米硬化海堤修复成为“堤前”湿地带、“堤身”结构带、“堤后”缓冲带,形成了滨海绿色生态走廊;在三盘港全面清退了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传统网箱,推动传统渔业向都市休闲渔业转型。蓝湾行动后,红树林、盐沼湿地竟新增了20多种候鸟,海藻场自然得以恢复,周边海域一类、二类海水水质于2020年达到94.8%,海洋生态系统也得到了保护。

把握减排与生产的两端青海塔拉滩的平衡术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董锁成曾认为,双碳问题是以能源为主的系统性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涉及经济社会诸多方面,如节能环保、工业、建筑、交通、社会消费等。处理双碳问题,由近及远重点是“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碳技术与碳市场”。

作为首先需要解决的“节能减排”问题,指的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详细地来说,“节能”需要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利用能源。“减排”则需要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均衡。06B93195-15BE-477F-A8D9-B63357C2996E

也就是说,需要从源头上降低能源消耗。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今,从重点行业和领域看,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2019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7.7%,非化石能源占15.3%,碳排放总量之大,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碳减排量远高于其他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未来发展有更大能源需求,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使得中国降碳难度高于那些以油气为主的国家。同时,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仅约发达国家的一半,这更加剧了难度。

目前,全球已有54个国家碳排放实现达峰,这要远远早于中国。截至2020年10月,世界197个国家中也有126个提出了本世纪碳中和的目标。“目前已达峰的国家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在达峰前后大都经历了较长的爬坡期和平台期,在达峰过程中实现了相当程度的经济增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指出。欧美一些国家从碳达峰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窗口期短则40余年,长则六七十年,甚至更长。而我国从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跨度仅有30年左右。为此,“我国必须走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马爱民说,就是要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和二氧化碳减排统一到高质量发展上来,通过科学创新、技术革新和生态改善固碳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电便是兼顾减排、生产的首轮行动。“双碳”目标提出的一年时间里,中国光伏发电设施配置迅猛增加,年新增装机约29.2吉瓦,占光伏新增装机的55%,历史上首次超过集中式电站。青海塔拉滩的光伏产业就是节能减排的有益尝试。

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大小接近一个新加坡的面积。海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振飞介绍说,塔拉滩总面积2136平方千米,曾以戈壁沙丘为主,受降水减少、盲目开荒、超载放牧等影响,土地荒漠面积达到674平方千米,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也威胁着青海湖湿地、龙羊峡库区和黄河的生态安全。

然而,这里海拔近3000米,光照十分充足,每年的平均日照远超1600小时。基于这个优势,2012年,光伏产业基地投入建设,一排排太阳能光伏组件有序排列,呈同心圆状,像向日葵一样追随着太阳。据统计,这座光伏电站一年可发电量达14.94亿千瓦时,对应到火力发电,相当于一年节约标准煤46.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2.66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斐然。

光伏电站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光伏板取代了光秃秃的沙石地面,起到阻挡风沙的作用,投射的阴影还可以减少约30%的水分蒸发。光伏板需要定期清洗的特性,无意间增加了板下草地的浇灌量,清洗时下渗的水就能定期给这里的植物提供生长要素。因此,塔拉滩上的草慢慢长了起来,且长势惊人。为了缓解土地的压力,也为了促进生产,周边牧民纷纷在光伏发电站园区内盖起羊圈,养起“光伏羊”。“如今,这里草长得非常好,我们在里面放牧,羊吃得饱,长得肥,我们就开心。”常在塔拉滩光伏产业园区内放牧的牧民兰措感触很深。此外,该园区还提供了120万个公益扶贫就业岗位,通过帮园区定期清洗光伏板、电池组件,除草等,周边牧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未来能源的出路潮汐、风力或者核能?

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现有条件下,加快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在短短30年内快速淘汰资源里占比85%的化石能源,达成零碳排放,并不是简单地节能减排就能实现的。我们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能源革命。

“如何高质量使用传统能源,用一些战略性新兴能源来代替它?这需要的是技术的革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如是说道。

其实,新能源在我国很早便被投入使用,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11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我们对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不够高。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实现太阳、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能源的应用。

浙江温岭乐清湾,有座建造于海底的发电站——温岭江厦发电站。它是国内第一座双向潮汐电站,全球第四大潮汐发电站。发电站所在的乐清湾,最大潮差接近9米,加之江厦港为封闭的海港,为发电站提供了极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潮汐,是海水周期性的涨落运动,潮起潮落水位差表现为势能,潮流速度表现为动能,这座水电站就是利用海水潮汐来发电。发电站内安装了6台500千瓦双向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00千瓦,可连续不断发电15小时左右,每年所提供的电力超过1000万千瓦。然而,这种水电站选址严苛,基本建在海边,建造难度大,发电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高。

900多千米外,广东南澳东半岛的青山云海中,有座亚洲最大的海岛风电场。发电站所处的南澳岛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地处台湾海峡喇叭口西南端,加上丘陵迎风面大,年平均风速高达8.54米/秒,被专家认定为“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1986年,风电场开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在主岛中部、东部山区建成了9个风力发电场,已安装200余台风力发电机,年可化风为电超过3亿千瓦时。还开发了“风电长廊”旅游线路,不断吸引游客。虽然如此,风力发电仍面临噪声大、占用大片土地、成本高、影响鸟类飞行等问题。

再着眼秦岭以北,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也为未来能源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核电站依靠核燃料的核裂变反应,释放核能来制造蒸汽,进而产生电力。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则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2021年,红沿河核电实现上网电量372.26亿度,等效减少标煤消耗11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97万吨。还拥有清洁、环保、低耗、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核电站存在放射性物质需要专门处理。

不同能源的生產,对建造区域、经济投入都有要求,也会对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作为能源更新、转型之路上的必要探索,其中利弊只有交给时间去解答。

未来,业界所推崇的“核聚变能”——无核废料,且不会对环境构成大的污染,或许是重要但不唯一的选项。核聚变能将海水中无处不在的氘原子作为燃料,经计算,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进行核聚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了300升汽油,远远超过核裂变的威力。同时,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的可燃冰;广泛分布在烃源岩地层中的页岩气,均是源于自然、储量大、污染低、释放能量多的能源。它们,会是人类的未来吗?能源技术革新始终在路上,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寻找最优选项。

(编辑 邓语睿)06B93195-15BE-477F-A8D9-B63357C2996E

猜你喜欢
双碳能源生态
“双碳”目标下云南水利发展新常态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丰富的能源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