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红卫
为把教育部、全国总工会有关劳模(工匠)进校园、助力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建设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的长效机制,笔者近日以Z 高校本科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开展了调研。
共有157 名本科生填写了问卷,剔除无效问卷1份,有效问卷为156 份,有效率为99.36%。其中,一年级57 人,占36.54%;二年级34 人,占21.79%;三年级41 人,占26.28%;四年级24 人,占15.38%。男生42 人,占26.92%;女生114 人,占73.08%。笔者在参加过此类活动的学生中随机选取5 人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主要围绕“参加该类活动的体会”“对深入持久开展该类活动的建议”两个问题展开。
不到两成(17.31%)的学生反映,其在上大学前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劳模报告会等类似活动。学生反映其大学期间参加过此类活动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为62.18%,高出上大学前44.87 个百分点。不过,这一数据不具有广泛代表性,因为Z 高校有开展此类活动的独特优势,学校已连续举办成人劳模本科教育30年,每年招收劳模学员50 人左右。据另外一项调查显示,受访对象(本科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接触过劳模精神教育的比例分别为27.1%和27.0%,大学阶段的比例为18.9%。所以,从全国来看,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劳模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并不普遍。
学生认为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必要性“很大”“较大”的比例为75%。中小学阶段参加过此类活动的学生认为,活动教育意义“很大”“较大”的比例为70.37%。大学阶段参加过此类活动的学生认为,活动教育意义“很大”“较大”的比例为71.13%。所以,“劳模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很有必要继续开展。
中小学阶段参加过此类活动的学生认为,其参加活动积极性“很高”“较高”的比例为66.67%;大学阶段参加过此类活动的学生认为,其参加活动积极性“很高”“较高”的比例为62.89%。由此看来,学生参加此类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不过,三成多参加过此类活动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很低”“较低”或“不好说”,那么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问卷列出了10 个影响因素,被选择率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参加活动不是自愿的(被安排的)(62.89%);对该类活动不感兴趣(49.48%);活动时间安排得不合理(比如在期末复习备考季)(47.42%);大家很忙,需要做的事情很多(42.27%);劳模的事迹、精神“高大上”,让大家觉得“高不可攀”(40.21%)。为进一步了解“劳模进校园”活动存在的问题,问卷末尾设置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为把“劳模进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你有什么建议?共48 人次提出了11 个方面的建议,其中提议较多的建议依次为: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11 人次,22.92%);加强学生与劳模的互动交流(9 人次,18.75%);加大宣传与动员力度(7 人次,14.58%);增加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6 人次,12.5%);不搞形式主义,把活动落到实处(5 人次,10.42%)。
本次调查,笔者有两个“没想到”:一是在10个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的因素中,“参加活动不是自愿的”被选率名列第一,高出第二位的“对活动不感兴趣”12.91 个百分点;二是在5 种“劳模进校园”的活动形式中,学生认为最容易出现“有其名、无其实”的是“劳模做弘扬劳模精神的报告”,高出选择率位于第二位的“劳模担任兼职学生辅导员”18.59 个百分点。此前,笔者曾做过劳模参与“劳模进校园”活动的调查,同样的问题,参与调查的58 位劳模无一人选择此项。他们认为最易出现“有其名、无其实”的是“担任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其他担任兼职学生辅导员、学生社团指导教师、主持学校劳模工作室3 种方式的被选率差别不大,均在38%左右。这一调查结果与笔者的预计大体吻合。
为什么学生认为“劳模做弘扬劳模精神的报告”易流于形式呢?“做报告这类活动,一般都是单方面的输出(劳模在台上讲),比较难保证台下学生也在做输入(认真地听)”,“学生可能在低头玩手机”。学生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可能与第一个“没想到”有关,即听报告不是自愿的。学生被安排听报告或“心不在焉”,均说明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待提升。如何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呢?
一是丰富活动的形式。除劳模做报告、担任兼职学生辅导员、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外,观摩劳模工匠的发明成果或技艺展示、到劳模工作单位参观访问、观看《与劳模工匠面对面》 一类的视频公开课、与劳模面对面座谈交流、阅读介绍劳模事迹(精神)的报刊或书籍等、邀请劳模参加主题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作为“小记者”采访劳模等先进人物、举办“我心中的劳模”“劳模伴我成长”等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也是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可以考虑的方式。基于劳模工作单位接待学生参观访问的能力有限、劳模与各级各类学校数量之比较低,以及劳模大多工作较忙、社会活动较多等实际情况,劳模做报告是比较可行的活动方式之一。据调查,“做弘扬劳模精神的报告”是劳模参加最多的“劳模进校园”活动(被选率为91.1%)。所以,活动组织者需要重点关注劳模报告的设计、组织及活动效果。
二是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一位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曾提及,他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聆听了一位在石化行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劳模的报告,印象深刻,深受启发,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他的专业思想。由此及彼,在学生临近毕业求职找工作时,请一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劳模讲讲其当初毕业求职及职业发展的经历及体会,这样的活动应该也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总之,契合学生需求、具有“对症下药”特点的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从而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是被邀请的劳模,不仅可敬,还要可亲,更要可学。一位接受访谈的女生提及,她曾听过一位劳模的报告,感觉劳模很伟大,其事迹很感人(捐款资助了多名贫困儿童求学),但可敬不可学,自己的思想境界与劳模差距太大。她还提及另外一位劳模的讲座,感觉很接地气,劳模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坚持不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对她当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都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她说,她更喜欢听此类可敬、可亲、可学的劳模报告。调查显示,劳模的事迹、精神“高大上”,让大家觉得“高不可攀”(被选率40.21%),是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四是活动要多些互动交流和学生体验的环节。“观看《与劳模工匠面对面》 一类的视频公开课”的被选率达43.59%,在10 个选项中位列第三,出乎笔者意料。原因很可能是“面对面”这几个字吸引了学生,既然是面对面,互动交流可能就比较多。被访谈的学生认为,互动交流较少是劳模报告易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亦显示,17 人次提出了“加强学生与劳模的互动交流”的活动改进建议,占比18.75%,列第二位。学生日常上课多为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有亲身实践及体验的机会。所以,实践体验类活动特别受学生青睐。“观摩劳模工匠的发明成果或技艺展示(55.77%)”“到劳模工作单位参观访问(50%)”在问卷所列10 种活动形式中,被选率位于前两位。
五是安排好活动的时间。“活动时间安排得不合理(比如在期末复习备考季)(47.42%)”“大家很忙,需要做的事情很多(42.27%)”是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位接受访谈的男生建议,活动最好安排在周末。尽管这一建议落实起来有相当难度,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平日学生们确实很忙。所以,安排活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尽量安排在学生较为空闲的时间。
学生5 人次提出了“不搞形式主义,把活动落到实处”的改进建议,占比10.42%。学生听报告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学生参加,学生人到了报告厅,但“心不在焉”,这难免会遭受形式主义、为搞活动而搞活动的质疑。劳模认为“劳模进校园”活动中最易出现“有其名、无其实”的是“担任特聘教授、兼职教师(41.7%)”。高校聘请劳模担任特聘教授、兼职学生辅导员等,一般都会举行一个隆重的聘任仪式,并在校园网或有关媒体予以重点报道。但此后不久,相关工作就会“偃旗息鼓”。接受笔者访谈的一位劳模被某大学聘为某学院的兼职学生辅导员,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工作,只好向先前做过此类工作的劳模请教。笔者还提及了报酬或补贴,他说“听说是有的,但一年多了,还没有发过”。为把“劳模进校园”活动落到实处,不能虎头蛇尾,而要善始善终,在工作落细、落小上下功夫。比如,聘请劳模做兼职辅导员、兼职教师等,不仅要发聘书,更要签署聘任协议,让劳模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考核要求、报酬或补贴的数额及发放方式等。
“组织者关于报告内容、主讲人(劳模)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的被选率为27.84%,学生7 人次(占比14.58%,列第三位)提出了“加大宣传与动员力度”的建议,说明宣传工作是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的一个因素,高校相关工作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从宏观层面看,劳模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载体。所以,各高校要把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摆在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营造劳模精神进校园的良好氛围。从微观层面言,要做好每一项、每一次“劳模进校园”工作或活动的宣传工作,通过校园网、公众号、班级微信群、海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让学生及时知晓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安排,重点是活动特色、亮点及与学生需求的契合点,尽可能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
为什么学生对“被安排”参加“劳模进校园”活动表示不满呢?现代行为科学认为,自主是人的天性。从某种意义上言,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更加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事实上,多数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判断、自主安排的能力。“大家很忙,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是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们在忙什么呢?根据访谈获得的信息,除完成各门课程教师布置的论文等作业外,多数学生还要从事科研、辅修、考证、考研、实习、兼职、志愿服务等自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或社会实践。一方面,大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行动的强大内驱力。所以,高校要顺势而为,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和提供较多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劳模进校园”活动,以供学生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