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奕博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而输尿管结石与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上尿路结石类型,约占其发病率的85%以上[1]。该病发生后主要以腹胀、疼痛、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严重者导致尿路梗阻、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影响其生命安全。临床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患者主要采用碎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碎石、输尿管软镜碎石等常规碎石技术均在临床中有着广泛使用,但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患者造成一定损伤,影响患者预后[2]。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应用于泌尿系结石治疗能够在有效清除结石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术中创伤,加快结石清除速度[3]。本文通过对92例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在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患者治疗中应用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临床指标、疼痛程度、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汇报如下。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入院后均经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②年龄≥18周岁;③结石直径不超过2 cm;④意识清晰。(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存在手术禁忌证;⑤伴有输尿管梗阻性疾病;⑥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⑦临床资料缺失。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5~67岁,平均(43.57±1.54)岁;病程1~11个月,平均(5.96±0.87)个月;结石直径0.65~1.97 cm,平均(1.39±0.23)cm。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4~68岁,平均(43.54±1.61)岁;病程2~11个月,平均(5.94±0.85)个月;结石直径0.67~1.98 cm,平均(1.40±0.25)cm。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对照组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将患者麻醉后取截石位,将输尿管硬镜置入膀胱,将斑马导丝通过输尿管口置入输尿管,之后将输尿管扩张鞘和内芯置入,并在到达结石处退出内芯,置入软镜,再次确定结石位置后进行钬激光碎石,利用套石网篮取出结石,之后将软镜退出,留置双J管后结束手术。
观察组接受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取截石位,对患者患侧输尿管进行插管,并将其与导尿管进行充分固定;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将高度合适的垫枕置于患者腰下,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穿刺点选择为腋后线11或腋后线12肋下,使用18G穿刺针对目标肾盏进行穿刺,待成功后在肾集合系统中置入超滑导丝经针鞘或超硬导丝经针鞘,使用F6~10 的一次性经皮肾穿刺造瘘套装依次进行扩张,并使用F12~14金属鞘作为操作通道进行操作;将“卜”形鞘与金属鞘相连接,将工作通道F3.3,外径F7的超微肾镜通过金属鞘置入,使用钬激光进行碎石操作,并通过具有负压吸引功能的“卜”形鞘将碎石排出体外;根据患者病情对其留置肾造瘘管与双J管。
(1)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即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2)对比两组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术后6、12、24 h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3)对比两组肾功能,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 d后采集患者3 ml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后对上层清液进行分离,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正常参考范围:590~1 030 μg/L)、肾损伤分子 -1(KIM-1)(正常参考范围:32~73 μg/L)水平进行测定。(4)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即对两组发热、血尿、肾绞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较早(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n=46) 50.41±3.89 0.85±0.04 2.32±0.63对照组(n=46) 59.16±4.17 1.03±0.07 3.58±0.74 t值 10.407 15.142 8.793 P值 0.000 0.000 0.000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明显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VAS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观察组(n=46) 4.86±0.73 3.53±0.45 2.31±0.27对照组(n=46) 5.24±0.81 4.22±0.63 3.75±0.31 t值 2.364 6.045 23.757 P值 0.020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Cys-C、KI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水平明显较低(P<0.05),见表 3。
表3 两组肾功能对比[μg/L,(±s)]
表3 两组肾功能对比[μg/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Cys-C KIM-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6) 573.64±50.31 1 596.73±52.54* 76.17±11.76 92.46±13.61*对照组(n=46) 575.81±51.65 1 625.47±55.63* 76.25±11.83 112.31±15.43*t值 0.204 2.547 0.033 6.543 P值 0.839 0.013 0.974 0.000
与对照组的21.74%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石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根据发病位置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尿道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及膀胱结石,其中以输尿管结石及肾结石最为常见[4]。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较多,其中尿液中大量晶体物质异常聚集是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患者以疼痛、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及时对结石进行清除能够对梗阻进行解除,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5]。
临床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治疗方式较多,经皮肾镜取石术、体外震波碎石及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均有着一定应用,而体外震波碎石对患者创伤较小,但容易受结石位置、大小等因素影响;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有着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容易发生结石残留;经皮肾镜取石术有着较高的结石清除率,但术中通道直径较大,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均有着一定局限性[6-7]。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较常规治疗相比可进一步缩小操作通道直径,降低术中创伤,且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碎石取出能够提升手术速度,有效促进结石清除率的提高[8]。本文中,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治疗方式的应用能够缩短手术用时,进一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上述治疗方式在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患者治疗中应用能够有效减少疼痛,其原因可能为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术中损伤,从而达到降低术后疼痛的目的。
Cys-C是肾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能够对肾功能异常进行准确反映,其本身是一种低分子质量蛋白,在机体内稳定性较好,能够被肾脏所清除,其水平升高说明肾脏受损,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障碍,常用于肾小球早期损伤的评估中[9-10]。KIM-1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主要来源于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在正常机体中水平较低,在肾脏受损后,尤其是发生缺血性损失后其水平异常升高,且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能够在损伤早期对肾脏损伤程度进行反映[11-12]。本文中,两组治疗后Cys-C、KIM-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上述治疗方式的应用能够减少肾脏损伤,促进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此外,观察组发热、血尿、肾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相比,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有着更高的安全性,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患者治疗中应用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能够使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进一步缩短,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