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桔解表汤内服联合中药方外敷涌泉穴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观察*

2022-06-29 03:57陈孟利李明泉
中国药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涌泉穴性反应疱疹

陈孟利,李明泉

(1.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儿科,北京 10220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北京 100010)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传染病,多由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EB 病毒、肠病毒71 型等感染所致,多发生于夏秋,可引起发热、拒食、流涎、咽峡部红肿、灰白色疱疹等症状,严重者可伴头痛、呕吐、惊厥,虽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其发病时痛苦较大,需给予积极治疗[1]。目前西医临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多以抗病毒、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为主,但长时间使用抗病毒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药品不良反应[2]。疱疹性咽峡炎属中医“口疮”“风热喉痹”等范畴,多由外感风热或湿热之邪所致,热邪循经上炎,客于咽喉,引起热盛肉腐而生疱疹,治则以清热解毒、利咽透疹为法[3]。荆桔解表汤是临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验方,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穴位贴敷是中医特色外治法,将药物贴敷于相应穴位以发挥治疗作用[4]。本研究中探讨了荆桔解表汤内服联合中药方外敷涌泉穴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中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并确诊;年龄1~8 岁;入院前1周内未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手足口病、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性疾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过敏体质。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医院2018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0例。事先将卡片依次编号,折叠后置于暗箱中,使患儿按入院顺序先后抽取,按所抽取卡片号码的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40)Tab.1 Comparison of the patients′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40)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285,规格为每瓶2 mL∶0.5 g,批号为180112,191003)静脉注射,每次0.25~0.5 g,每日1 次;并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规格为每支10 mL,批号为180105,190609)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静脉滴注,3~5 岁剂量为5 mL,6~10 岁剂量为10 mL,滴速均为每分钟30~40 滴,每日1 次;如合并感染则给予头孢菌素。观察组患儿给予荆桔解表汤联合敷足底涌泉穴治疗,荆桔解表汤组方为荆芥、桔梗、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芦根各10 g,陈皮、甘草、蝉蜕、薄荷、柴胡、白术各5 g,水煎取汁频服;将吴茱萸8 g、大黄4 g、胆南星4 g研末醋调敷于足底涌泉穴,晚敷晨取,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患儿发热、充血、疱疹、流涎等症状消失时间。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6 mL,4 000 r / min 离心5 min,分离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以酶标仪(美国伯腾公司)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 - 8)、γ - 干扰素(IFN - γ)、超敏C - 反应蛋白(hs- CRP)、生长分化因子- 15(GDF - 15)、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疗效判定[6]:显效,治疗2 d 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疱疹、溃疡等消失,食欲好转;有效,治疗2~5 d 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疱疹、溃疡等缩小且疼痛减轻,食欲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安全性:观察治疗期间患儿消化道反应、食欲不振、皮疹、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6。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n=40]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n=40]

表6 两组患儿GDF-15,CK-MB,cTnI水平比较(±s,n=40)Tab.6 Comparison of GDF-15,CK-MB and cTnI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40)

表6 两组患儿GDF-15,CK-MB,cTnI水平比较(±s,n=40)Tab.6 Comparison of GDF-15,CK-MB and cTnI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40)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GDF-15(ng/L)治疗前8.96±1.33 9.01±1.37 0.166 0.434治疗后8.01±0.69*7.32±0.57*4.876 0.000 CK-MB(U/L)治疗前45.96±5.02 44.29±4.62 1.548 0.063治疗后37.44±4.15*21.36±3.74*18.204 0.000 cTnI(ng/mL)治疗前1.28±0.26 1.30±0.24 0.357 0.361治疗后0.97±0.23*0.56±0.21*8.326 0.000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n=40]Tab.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n=40]

表4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n=40)Tab.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40)

表4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n=40)Tab.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4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 0.05。表6同。Note: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 0.05(for Tab.4,6).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IL-2(μg/L)治疗前5.69±1.21 5.77±1.04 0.317 0.376治疗后4.36±1.03*3.47±0.85*4.215 0.000 IL-8(ng/L)治疗前21.36±4.02 20.96±4.77 0.406 0.343治疗后11.58±2.89*9.11±2.32*4.215 0.000 IFN-γ(ng/L)治疗前802.6±45.3 789.7±52.9 0.171 0.122治疗后602.5±40.4*526.5±32.7*9.248 0.000 hs-CRP(mg/L)治疗前25.02±4.33 23.95±5.01 1.022 0.155治疗后18.69±2.16*10.55±1.96*17.651 0.000

表5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n=40)Tab.5 Comparison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n=40)

表5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n=40)Tab.5 Comparison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n=40)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发热1.96±0.23 1.37±0.18 12.776 0.000充血3.75±0.56 3.02±0.43 6.539 0.000疱疹3.54±0.47 2.97±0.42 5.719 0.000流涎2.31±0.32 1.89±0.25 6.541 0.000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强、流行快等特点,可引起患儿吞咽困难、食欲减退、哭闹[7]。热毒宁适用于临床上呼吸道感染证属外感风热证者,对高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等症状改善效果较好[8]。维生素C 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有利于保护心肌细胞[9]。西医临床多采用热毒宁联合维生素C 方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但对部分患儿疗效欠佳[10]。

中医古籍中并无“疱疹性咽峡炎”病名记载,根据其病因、症状等可将其归纳于“口疮”。《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普济方·卷六十二》中对其病因病机作出阐述:“脾胃有热,风毒乘之,其气上冲,经络胥应,故咽喉为之肿痛。”[11]外感风热乘脾,与心脾积热相合,使虚火上浮[12]。荆桔解表汤方中以荆芥、桔梗共为君药,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桔梗清咽利喉、祛痰止咳;金银花、连翘共为臣药,可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佐以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蝉蜕宣散风热、利咽透疹;薄荷疏风散热、清咽利喉;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白术健脾益气、渗湿利水;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咽透疹之功效[13-14]。

穴位贴敷法是中医特色疗法,将中药粉末贴敷于相应穴位上,通过经脉气血循行输布于脏腑经络。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穴位敷贴法作用温和,无痛苦,在小儿哮喘、变应性鼻炎等慢性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15-16]。本研究中取穴涌泉穴,善开窍、泻热、降逆。吴茱萸可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大黄泻热通腑、活血化瘀,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定惊,上药共研末醋调敷于涌泉穴,具有清热燥湿功效[17]。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发热、充血、疱疹、流涎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荆桔解表汤联合敷足底涌泉穴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促进临床症状的消失,提高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荆桔解表方组方中药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连翘可阻断病毒复制;牛蒡苷可减轻急性炎性反应及解热;芦根所含多糖类、黄酮类成分具有退热、抗炎作用;陈皮水提物可扩张冠脉、保护心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症状;蝉蜕具有抗氧化、抗惊厥、解热、镇痛等药理作用。且大黄、胆南星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敷贴于涌泉穴后可通过透皮吸收而发挥疗效。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病毒入侵后可引起Th1/Th2 失衡,刺激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相关性细胞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炎性级联反应而加重病情[18]。因此,炎性因子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严重程度。IL-2 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诱导细胞因子分泌;IL-8是由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可引起或加重局部免疫炎性反应[19];IFN-γ由Th1 细胞分泌,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引起或加重组织炎性损伤[20];hs-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临床常将其作为感染早期的诊断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程度[21];GDF- 15 参与调控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心血管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等非心血管疾病及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病理过程中高表达[22];CK-MB、cTnI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的指标,在心肌损伤后数小时内水平迅速上升[2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及GDF-15,CK-MB,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荆桔解表汤联合敷足底涌泉穴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减轻炎性反应,保护心肌细胞。

综上所述,荆桔解表汤联合敷足底涌泉穴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加快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猜你喜欢
涌泉穴性反应疱疹
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与气道炎性反应特征
夏季警惕汗疱疹
男人像灯泡 女人像熨斗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蒜末敷脚心去虚火
浅析涌泉穴
治病毒性感冒
按摩涌泉穴有助生发
女性的性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