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研究发展脉络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分析

2022-06-29 01:59孙婧雯赵倩倩
武汉金融 2022年6期
关键词:发文聚类图谱

■孙婧雯 赵倩倩

一、引言

洗钱是将违法所得通过各种途径披上合法外衣的行为[1]。洗钱是经济犯罪行为,会对金融机构、市场经济乃至国家政治安全以及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稳定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明晰洗钱形成的原因,进而找到有效的方式进行反洗钱,关乎国家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

现有许多文献对反洗钱的理论[2]、洗钱的影响因素[3,4]、洗钱风险[5,6]以及反洗钱的策略[7]进行了研究,而梳理反洗钱研究脉络的文章较少。已有的梳理反洗钱研究脉络的文献[8,9]发表时间较早,且主要聚焦于国内文献。近年来,该领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反洗钱文献进行重新梳理,进而探寻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而且,国外对于反洗钱的研究更为成熟,有必要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对比,以找出国内文献存在的不足。同时,现有关于反洗钱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

本文运用统计工具Citespace,从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五个角度,对近30年(1990—2020年)反洗钱领域内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整理该研究领域发展脉络,寻找中英文文献反洗钱研究热点差异,并预测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国家机关处理洗钱问题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

2021年5月15日,本文在中国知网上以“洗钱”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跨度为30年(1990—2020年)。为了保证文献质量,对期刊来源进行了限定,主要界定于核心期刊以及CSSCI中。共筛选出1738篇文献,删除文献综述、新闻报道、不相关的文献、撤稿的文献、访谈以及报告之后,共获取1338 篇中文文献。

2021年5月16日,本文在Web of Science上搜索“money laundering”,并将文献时间限定为1990—2020年,共获取1013篇外文文献。

三、反洗钱研究现状

(一)发文量分析

对反洗钱发文量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看出反洗钱研究的历史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大致预测反洗钱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图1是中英文反洗钱研究发文量对比图。

图1 中英文反洗钱研究发文量对比

国内外关于反洗钱的首篇文献均发表于1990年之后。1990—2002年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都处于萌芽状态,这一阶段文献发表数量较少。2003—2014年国内发表量远远超过国外发表量,且国内发表量于2007年达到顶峰,为127篇。2015年国外发表量反超国内文献发表量,并在近几年一直保持迅猛势头,国内外发表量差距不断拉大。这表明2015年以后,反洗钱研究成为国外的研究热点,而在国内的热度稍有下降。2016年之后国内文献数量有所上升,反洗钱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二)发文国家分析

本文首先将英文样本数据导入Citespace 软件,以获取发文国家共现图谱。从软件统计结果来看,反洗钱领域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瑞士、加拿大、中国以及荷兰。从合作状况来看,美国和英国与大多数国家都有合作,其中英国与荷兰两国学者合作频次较高。与中国合作频次较高的是德国与澳大利亚。

此外,排名前九位的国家中有七个是发达国家,只有乌克兰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在反洗钱领域的研究中起主导作用。在发文量方面,美国最高,为138篇;第二是英国,为104篇;而中国仅有38篇,与美英两国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前九个国家中发文中心性大于0.1的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荷兰,而中国仅为0.04。由此可知,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对反洗钱领域的贡献略显不足。美国和英国研究成果较多的原因在于国家内部洗钱案件频发,并且具有专业化、行业化的趋势,危及了国家税收安全以及政治稳定。此外,随着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FATF)的成立,美国和英国对反洗钱国际标准的快速响应也是其研究成果较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0]。

(三)研究机构分析

本文进而将中英文样本分别导入Citespace 软件,以获取反洗钱研究机构合作图谱。根据软件统计结果,本文统计了反洗钱领域发文量较多的机构(表1)。

表1 反洗钱领域机构发文量排名

从研究机构合作图谱中可以看出,国内各机构以及国外各机构之间的连线少且细,由此可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同机构间均缺少合作。由于原有的研究机构合作图谱较杂乱,此处不列。由表1可知,从发文量来看,国外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Cardiff University,发文量为17,约占文献总量的1.68%;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含其分支机构,下同),发文量为418,约占文献总量的31.24%。从机构性质来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发文量靠前的研究机构中,高校所占比例最高,可见高校在该领域研究中作出的贡献最大。此外,高校对反洗钱的研究同时涉及经济学和法学范围,这也说明反洗钱研究属于交叉学科领域。

(四)核心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对于一个领域的发展起引领作用,因而对核心作者的作品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历程[11]。本文将英文样本导入Citespace 软件,以获取反洗钱研究核心作者图谱。根据软件统计结果,本文整理了高频与高中心性共被引作者(表2)。

表2 英文反洗钱领域核心作者信息

由表2可知,FATF 被引频次最高,且中心性大于0.1,说明其在该领域贡献最大。高频以及高中心性作者还包括Levi M,该作者也在该领域有很大的贡献。Levi M 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反洗钱机制的效果,如反洗钱机制在打击有组织犯罪[12]、打击恐怖主义[13]以及贩毒活动[14]中的作用。

由于软件无法对中文文献作者展开共被引分析,故本文以高产作者作为替代进行分析(表3)。从发文量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以22篇文献居于第一位,其研究侧重于政策与监管实务[15—19]。张成虎居于第二位,其研究聚焦于利用信息技术识别可疑金融交易[20—27]。从合作情况来看,前11 位高产作者中,张成虎与赵小虎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根据可视化图谱,不同作者之间连线少且细,这表明我国反洗钱领域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

表3 中文反洗钱领域核心作者信息

四、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涵盖了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透过关键词可以把握文章的重点,因此对反洗钱领域关键词展开研究有助于学者掌握该领域的热门话题。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本文将中英文文献分别导入Citespace 软件,以获取反洗钱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从软件统计结果来看,与国外反洗钱领域关键词相比,国内反洗钱领域关键词较少,而且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较细,这表明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在研究范围以及研究紧密性上还与国外研究存在很大差距。根据软件结果,本文整理得到反洗钱领域核心关键词(表4)。

表4 反洗钱领域核心关键词

由表4可知,从研究热点来看,corruption、crime、compliance、terrorism 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外较为热门;洗钱犯罪、反洗钱监管、洗钱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较为热门。从中心性来看,国外关键词重要节点包括money laundering、anti-money laundering、terrorism等;国内反洗钱领域关键词重要节点主要有反洗钱、反洗钱工作、洗钱、洗钱犯罪、洗钱风险、上游犯罪、金融监管、洗钱活动以及反洗钱法。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外研究侧重于洗钱形成的原因;国内研究侧重于洗钱的过程以及对洗钱的监管。从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来看,国外大部分关键词出现在2005—2007年以及2015—2017年;国内大部分关键词出现在1995—1998年以及2003—2004年。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Citespace 软件统计了Q 值以及S 值。Q 值即聚类模块值,代表着聚类图谱的显著性;S值即平均轮廓值,代表着聚类图谱的同质性。一般而言,若Q值>0.3,表明划分的社团结构显著;若S>0.7,表明聚类是令人信服的[28]。本文共获取96个外文聚类和109个中文聚类。其中,外文聚类的Q值为0.8627,S 值为0.9356;中文聚类的Q值为0.8504,S 值为0.953。同时,聚类的编号越小,表明该聚类涵盖的关键词越多。当聚类涵盖范围相同时,轮廓值越靠近1,表明聚类中的分子越相似。本文仅展示前10个聚类,如表5所示。

表5 中英文反洗钱研究关键词聚类

结合表5以及聚类统计信息可知,国外研究侧重于洗钱形成的场景(corruption、war、drug trafficking)、洗钱犯罪(crime、illicit financial flows)以及对于洗钱的监管(corporate goverance、compliance、fatf、goverance)。国内研究侧重于洗钱形成的场景(国际非法贸易、可疑交易)以及对于洗钱的监管(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金融监管、fatf、客户尽职调查、反洗钱工作)。在聚类平均年份方面,国外聚类平均年份集中在2010年以后,国内聚类平均年份集中在2010年以前,表明国内在反洗钱领域的研究在2010年以前达到了顶峰,近年来相关研究不足。

五、研究趋势分析

关键词的突现强度代表着一定时间段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关键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突现分析可总结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28]。本文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并结合时间线图谱,进而分析反洗钱领域研究趋势。

(一)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分析

从聚类时间来看,国内研究聚类出现的时间集中在2008年之前,国外研究聚类出现的时间集中在2008年之后;从聚类热度来看,国内研究聚类的时间跨度更长,有5 个聚类(#0,#1,#2,#3,#8)至今仍是研究热点,国外研究中有5个聚类(#3,#4,#5,#6,#8)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考虑到国内反洗钱研究状况,本文将国内反洗钱近30年(1990—2020年)研究状况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1996年)为萌芽期。洗钱最初由毒品犯罪衍生而来,所谓“洗钱”,就是将从毒品交易等非法活动中得到的非法收入通过非法手段转变为合法收入的活动[29]。1990年,我国出台的第一个涉及反洗钱的法律规定——《关于禁毒决定》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标志着国内反洗钱研究正式开始。

第二阶段(1997—2002年)为缓慢增长期。洗钱罪、上游犯罪、可疑交易、洗钱风险以及金融监管成为这个阶段的研究热点。在此阶段,国际洗钱案件频发,洗钱案件涉及的金额巨大,部分国家以及国际组织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限制洗钱的发生。我国也不断完善反洗钱方面的法律法规,洗钱罪被写入1997年修订通过的《刑法》中。但与此同时,对洗钱进行系统的法律控制,并不是《刑法》所能独立承担的[30],我国反洗钱法律还严重缺乏。国内学者跟随国际社会的研究进程,向洗钱犯罪的上游展开追溯,如走私犯罪[31]、有组织犯罪[32]、腐败[33]、毒品犯罪[34,35]等,这为《反洗钱法》的颁布打下了理论基础。

第三阶段(2003—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此阶段,反洗钱监管以及可疑交易报告成为研究热点。反洗钱工作的重点在于金融系统[36],尤其是银行以及保险业。200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此外,央行成立了反洗钱局,由其展开反洗钱工作。这一阶段,学者探讨了金融机构预防、控制和打击洗钱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37—40]。此阶段的洗钱犯罪越来越多样化,与国际反洗钱相关法律相比,我国法律还较为欠缺,因此,学者比较分析了欧美有关国家反洗钱领域法律法规[41,42],为《反洗钱法》的制定建言献策。最终,《反洗钱法》于2006年10月予以通过。

第四阶段(2008—2016年)为发展成熟期。这一时期,反洗钱相关文献数量有所下降,总体上趋于稳定。此阶段出现了新的洗钱方式,如利用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赌博和网络销售进行洗钱。新兴洗钱方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学者利用一系列模型识别洗钱交易[43],并提出抑制新兴洗钱方式的对策[44,45]。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犯罪的滋生和蔓延日益突出,现实的状况迫切需要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打击跨国犯罪,学者对于如何加强国际合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46,47]。《反洗钱法》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予以完善[48]。学者对比了我国与欧美国家有关反洗钱的法律,指出现存法律的缺陷,并提出了改善建议[49]。

第五阶段(2017年至今)为发展新时期。这一时期,反洗钱相关文献数量有所增长。此阶段出现了新的洗钱方式,如利用虚拟货币、比特币、P2P 网络借贷、电信网络诈骗进行洗钱。学者研究了FATF打击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如何展开虚拟货币反洗钱提出了建设性建议[50—52]。2019年,FATF发布了对我国进行第四轮互评估的报告,以及近年来对《反洗钱法》修订的呼声渐高,通过新业态洗钱和特定非金融行业洗钱已然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度代表该关键词在一段时间的研究热度。将中英文文献分别导入Citespace 软件,得到中文文献31个突现关键词,英文文献13个突现关键词。国外突现度最强的是money laundering,国内突现度最强的是洗钱犯罪。在起步时间上,国内反洗钱研究起步较早。从影响周期来看,国内研究排名靠前的关键词周期更长,这说明国内研究更持久。其中,国内影响周期最长的突现词是洗钱活动、反洗钱监管以及第三方支付,这三个突现词的影响周期均为11年,且反洗钱监管和第三方支付对目前的研究仍有影响;国外影响周期最长的突现词是money laundering(10年)、money(4年)、trade(4年)、network(4年),突现词的不同表明国内外学者对反洗钱领域的关注的侧重点显著不同。从突现时间段来看,国外研究2005—2015年的突现词为money laundering、money、regulation、politics、trade。2015年之后的突现词为terrorism financig、Qatar、customer due diligence、effectiveness、forfeiture、network、fight、aml compliance。这在总体上遵循反洗钱研究发展进程,从追溯洗钱来源过渡到寻找反洗钱方法。国内研究在1996—2004年的突现词有洗钱活动、洗钱犯罪、洗钱罪、有组织犯罪、犯罪所得、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反洗钱法、对策、基层央行。在2005—2015年的突现词为金融情报机构、基层金融机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保险业、电子货币、监管、数据挖掘、恐怖融资、金融监管、反洗钱监管、风险为本、第三方支付、洗钱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可疑交易报告、反恐怖融资。2015年之后的突现词为虚拟货币、数字货币、区块链、比特币。国内对于反洗钱的研究经历了由法律过渡到金融再到互联网金融的变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network、fight、aml compliance、反洗钱监管、第三方支付、洗钱风险、反恐怖融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区块链、比特币是2020年的突现词,因此,借助新兴的互联网业态和技术进行洗钱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对此进行监管是该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六、研究结论

与传统的洗钱方式不同,当前洗钱方式呈现出复杂化、国际化、集团化、技术化的趋势,这对于识别以及监管洗钱提出了新的挑战。整理总结反洗钱领域的发展历程并预测反洗钱的发展趋势可以对识别以及监管洗钱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根据软件统计结果以及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国内外关于反洗钱研究的侧重点大有不同。国外对于反洗钱的研究更为微观具体,国内对于反洗钱的研究更为宏观抽象。除此之外,国外主要集中在洗钱形成的原因,国内则主要集中在对于洗钱的监管。

2.国内反洗钱研究不够深入。其一表现在发文量上,国内外反洗钱研究均起步于1990年之后,2007年之后国内文献的数量不断下降,并在2015年被国外文献反超。其二表现在研究内容上,国外反洗钱研究逐渐向具体事件如恐怖主义、腐败、虚拟货币中洗钱的过程深入,而国内文献并未聚焦到具体问题的讨论。

3.国内关于反洗钱研究,无论是机构间还是学者间,均缺乏合作。反洗钱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需要高校学者的理论支持,还需要金融系统实际操作者的实践支撑。同时,反洗钱属于交叉性学科,不仅需要丰富的金融知识,还需要法律知识。但是根据研究机构以及作者的合作图谱,机构间以及学者间联系均较为松散。

4.利用新兴业态和新兴技术的洗钱方式值得学者进行关注。根据突现关键词的分析结果可知,近几年突现关键词主要包括网络、反洗钱合规、反洗钱监管、第三方支付、洗钱风险、反恐怖融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区块链、比特币。因此,如何将新兴业态和技术与反洗钱相结合值得思考。■

猜你喜欢
发文聚类图谱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植物界大熊猫”完整基因组图谱首次发布
基于伪谱法的水下航行体快速操舵变深图谱研究
基于数据降维与聚类的车联网数据分析应用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图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密度的自适应搜索增量聚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