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君
(江苏省文化馆, 江苏 南京 210005)
我国是农业大国,一个乡土性的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中华文明源于农耕文化,乡村是整个中国文化魂系所在,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开展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事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事关农村稳定与健康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整体实现。
公共文化是由政府和社会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是为了达到人民群众共同要求的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产品服务的一种公益性活动总和[1]9。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整体主要由农村与城市两部分构成,与城市相比农村存在人口众多、地域分布零散、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等现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短板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一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整体建设的基础。这一观念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若干政策与文件中,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的重要意义。
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关乎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整体差距不断加大,推动城乡公共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为亿万农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必然要求。
公共文化建设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在普及科学文化与技术知识、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塑造新时代农民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灵魂与价值指引功能。
一是有利于激发农民自信心,加强投身乡村建设的内驱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迅猛扩张,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口流失、老龄化、空心化等问题引发整个乡村社会结构的转变,城乡之间差距不断拉大,容易影响亿万农民立足乡村建设的自信心。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事业,是繁荣农村文化,增强农民立足农村建设自信心,激发内聚力,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出现过疏化现象的重要举措。
二是有利于实现乡土文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中共中央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提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增进乡村软实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凝聚农民建设乡村的激情,为乡土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如果忽视乡村文化建设,承载着农民美好愿望的乡村振兴就会难以实现。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民意对“三农”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伟大工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起到凝心铸魂的作用。围绕乡村振兴,国家制定出台系列涉及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呈现出公共文化建设资源向农村倾斜、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特点。
一是从法律与政策方面明确提出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五十三条:国家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是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乡村治理体系。这一特点体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思想,将文化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中起到留心铸魂效应。如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制定《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与均等化建设。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国家通过制定标准、对口帮扶等措施加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与均等化,体现国家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指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出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机制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对口帮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多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就,但距离实现满足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目标还有不少的差距,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相比还相对薄弱。比如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也提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据资料统计,全国范围行政村总数为691510个,乡镇41636个,共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38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530个[2]。村级拥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占全国行政村83.2%,乡镇综合文化站80.53%。从数量上分析文化场所的供给率比较高,但综合服务项目供给不均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不可否认造成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薄弱的主要原因除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经济因素外,还有农村地域分布较为分散的地理等因素。由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本身底子薄弱,欠账较多,研究者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仅能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基本资金保障,很难持续维系农村庞大的文化服务需求[3]8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常由五个方面构成:与公共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撑公共文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参与公共文化运作的机构与人才、参与享受公共文化主体的人民群众、保障公共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4]9。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整体构成,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着城乡结构断裂、体系行政化、服务内卷化、供给格式化等困境[5]103。本文基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的基础设施、机构与人才、共享主体发挥、经费投入四个方面分析如下:一是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依然存在不完善的现实问题;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与人存在专业人才现实匮乏困境;三是共享主体农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农村文化服务不够完善,文化产品供给缺乏,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农民的需求与实际供给失衡的现实问题[6]36;四是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吸纳民间资金政策与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不同区域农村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民到镇、县、市购房安家,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迫于生存及生活的压力,夫妻也会选择携手到城市打工。据大数据分析每年农村近50%的人员选择到城市从事不同的工作,从结构上分析超过三成农村人口选择留在本地城市,约两成人口选择留在本地县城(含县级市),另外约一成人口流向地级市市区。而返乡人口占春节前外出人口(在本地级市以外的常住人口)比重为11.98%和12.39%[7]。目前农村人口主要构成是留守老人、妇女、少年儿童,简称“三留守”人员。人口构成的变化,也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从家庭层面分析聚少离多,老人与孩子留守心理问题、子女教育等问题较为突出;从社会层面分析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失,促使农村文化传承、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原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现状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设施简单或缺乏,经费投入少,人员动力不足,服务频率低、人数少、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同质化倾向高,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贴近人口结构的需求特点,针对性开展富有创见的文化教育活动,难以满足当下农村留守人口的精神需求。数据显示,47.56%的村庄拥有 1-2类的公共文化设施;44.44%的村庄拥有 3 类以上公共文化设施,其中,公共文化设施有4类以上的村庄比例为 12.00%。村庄公共文化设施能够完全满足村民需求的占比为5.36%,基本可以满足村民需求的占比为40.23%,不能满足村民需求的占比高达51.34%[8]32-33。因此公共文化建设要结合乡民需求特点,精准开展村民所需、所求、所想便是下一步重点工作内容。
在通往乡村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村文化站大多由村干部兼任,没有报酬,工作积极性差等现象。乡村文化站建设普遍存在缺乏专职管理人员,专业人才少、文艺骨干素质偏低,缺少长效培训机制,且待遇不能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据中国2020年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截至 2019年底,在全国乡镇文化站 33530个,从业人员109630,在编人员 63141 人,占比 57.6%,每个乡镇文化站人均3.3人。目前仍有42.4%人员临时聘任,负责与管理乡镇文化站的日常工作[9]。乡村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配置更是面临诸多问题。有人把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问题概括为“一无人力,二无财力,三无权利,四无活力”。在农村青壮年人口涌向城镇,人口结构失衡的现实面前,农村缺乏主力文化建设者、传承者,无法为公共文化发展提供动力。由于乡村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当地政府需要解决的应急问题比较多,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度、重视度不够,对《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落实不够,缺乏对基层文艺人才选拔、培训、聘用、评价、考核、激励等机制。由于对乡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缺乏应有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乡村容易出现“农家书屋”有书无人看,书籍单一,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或闲置等现象。长此以往,工作人员存在“人在岗心不在岗”的倦怠工作观,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设备也难以保障。如果当地村民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也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将会极大影响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立足乡村建设的自信心。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完善程度,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供给相对匮乏,更需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10]145。从宏观分析经济发展较好的沿海乡村、东部区域的乡村、平原地域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远远好于西部边远、自然条件艰苦的山区、革命老区、荒漠地区等。从微观分析,即使东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也不平衡,主要受其农村所在的区域离市、县、镇(乡)距离有关。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董帅兵博士专项调查研究表明,东部地区6.49%的村庄没有公共文化场所,中部和西部地区没有公共文化场所的村庄占比分别为 14.14%和12.31%;东部地区31.17%的村庄拥有5个以上公共文化场所,62.34%的村庄拥有1-4个公共文化场所;中部地区13.13%的村庄拥有5个以上公共文化场所,72.73%的村庄拥有1-4个公共文化场所;西部地区 15.39% 的村庄拥有5个以上公共文化场所,72.31%的村庄拥有 1-4个公共文化场所。[8]32-33调查结果表明,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化基础设施分布在街道、社区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分布在乡镇、村居的数量[11]。居住地与所属街道、乡镇政府所在地距离直接影响农村居民享受文化服务的便捷度。加大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标准化、均等化势在必行。
为缩小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不平衡现象,1996年国发3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提出进一步增加民族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要切实加大投入,加快这些地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为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020年中央办公厅制定《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积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及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乡村分布区域、空间比较复杂,既有处在城市边缘的经济发展较好的乡村、平原人口稠密的乡村,也有地理偏远的乡村。由于农村建设既千姿百态,也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政策、标准和尺度去建设特色各异、独具魅力的乡村文化。[12]31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一概而论,从宏观分析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人文特征等“在地性”特征,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全国文明示范村苏州常熟蒋巷村、河南南街村、江苏江阴华西村、济南章丘三德范村等着眼于村民精神需要,村党委没有“等、靠、要”,自力更生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有村史馆、电影院、图书馆、敬老院等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典范。
从微观分析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乡村之间的距离、交通情况、服务设施的辐射面,分层次、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避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效能不佳等问题。如根据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村设“五室一队一中心”即“文化综合活动室”“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室”“电子阅览室”“非物质文化传承室”“电影放映室”“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网络数字化服务中心”;组(生产队)设“二所一屋”即“室外健身场所”“乡村矛盾调解所”“农家书屋”,强化村民的身心健娱、构建和谐乡村开展心理疏导与矛盾化解、开展思想引领。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五大重要内容的构成之一,对于培育文明乡风、涵育良好家风、厚养淳朴民风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力戒抓经济建设与抓文化建设两张皮现象,要因民所想,激发农民自我参与、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文化意识。
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从思想上重视,深入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结合当地情况让村民代表参与制定乡村规划方案,形成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宣传,引导村民投身家乡建设的激情,勾画美丽乡村建设。其次地方政府结合村民所想,搭建大舞台,传播乡村文化、塑造新时代农民形象,展示农民风采,制度化开展“群星奖”评选,精心组织“全民艺术普及项”“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精心打造“村晚”项目、“广场舞活动”“百姓大舞台”网络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深入开展系列乡村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家庭及个人评选,如文明乡村、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优秀乡村志愿者(包括文化志愿者)等。此外积极引导返乡村民投身乡村建设,开展“再遇乡愁”“同一片蓝天”系列活动,孵化乡村文化建设项目,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扩大对外交流,营造建设美丽乡村,落叶归根故里的乡村情怀。
目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形式主义,供需不对路、服务内容单一、农民参与热情不高,公共文化与乡土文化“两张皮”等现象。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因民所需精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化解农民所需、生活所求、心之所想,针对性开展服务。比如当地政府结合目前农村留守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三类人群为主的情况,积极调研他们家庭存在聚少离多的子女教育问题、邻里矛盾问题、家庭关系等问题,主动设立村民矛盾调解室、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定会走进村民心坎。又如结合儿童对知识的需求特点,将“农家书屋”书籍进行细分专设儿童阅读的书籍栏目,孩子们会高兴。围绕农村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情况开办“四点半课堂”,村民会双手称赞。如晚上文化志愿者主动组织留守老人、妇女跳文化广场舞,做健身操、打太极拳等,丰富她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她们的生活习惯,定会受到大家喜爱。还可依托当地文化资源,开展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培训,发展有文化底蕴的手工艺品生产,把文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13]。
其次服务项目要体现常态与短期结合,比如前文提出村设“五室一队一中心”,组(生产队)设“二所一屋”。在活动形式上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变“纸面”平面信息服务为“电子动态”信息服务。如象棋协会、科技推广站、戏剧协会、“四点半课堂”、广场舞协会、电子阅览室等,主动引导村民发展适合自己且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为便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采取网格化管理,村组要建立外出打工人员常态化联系方式,以便及时了解村民在外工作动向,引导“能工巧匠”回乡创业。村组建立本村QQ群、微信群,公布村组公共文化管理人员、文化志愿者等联系方式,便于加强村民思想教育、文化传播,及时发布活动信息,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策应时代的呼唤,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落实规划提出“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鼓励农村地区自办文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支持乡村文化能人”,卓有成效建设社会主义的公共文化。由于国情复杂,地方政府在落实规划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乡村文化站建设普遍存在缺乏专职管理人员,专业人才少、文艺骨干素质偏低,缺少长效培训机制,且待遇不能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因势利导,必须做到政策保障,立足乡村文化建设多元化培养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地方政府可以成立由分管文化领导牵头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导小组,建立市、县、乡、村联动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机制,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及实施细则[14]55。对于每一个岗位进行岗位职责描述,做到清晰可行,诸如“五室一队一中心”的具体建设标准,做到专人负责,专兼配合,物尽其用。
二是在政策机制上保障从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专职人才,工作有目标、有待遇、有发展、有成就,志愿立足乡村全身心投入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文化育民、文化强民的事业中。
三是建立乡村文化志愿者人才储备库,将专业文艺工作者、业余文艺爱好者等纳入人才储备队伍。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提出,挖掘选拔一批有热情、有才华的优秀文艺人才,通过加强艺术培训,建立作品研讨提升机制,搭建演出展示平台等措施,造就一大批本土化的群众文化创作和活动“带头人”。
四是要制度化建立规范的从事公共文化事业人员的选拔、使用、培训、考核机制,形成具有公平公正的年度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系列先进评选办法与奖励机制。激励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措施,为不同才艺、才干的能工巧匠搭建平台,成就人生。
我国是人口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口素质的差别等现实问题,给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诸多问题,其建设标准不可一概而论。基于经济发展困难、不具有区域优势、地理位置偏远的乡村,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经费短缺等问题,本文认为解决此问题应要做到因事制宜,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依法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级预算,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采取“投、引、捐、集、融”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公共文化发展基金,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
二是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的建设思路。组织乡村能工巧匠、回乡致富能手开展创业,如体现地方民族特色的刺绣、手工艺编织、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并转化文创产品等,地方政府给予减免税收,实施无息贷款支持等形式,融合乡村经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三是当地政府齐抓共管,形成建设合力。政府鼓励职能部门如工会、妇联、共青团、文旅局、教育局、信息通信等机构,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比如共青团寒暑期组织大学生深入偏远乡村,开展社会实践,凝聚智慧,创意大学生红色之旅赛道,推进文化传承等。文化馆组织文化志愿者,结合乡村情况开展志愿者活动。信息通讯部门开展网络村村通等建设,通过多角度、全方位聚焦乡村振兴文化建设难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减少乡镇文化部门单一投入的压力。
四是选拔有思想有情怀有能力人才担任乡村干部,探索自强发展之路,变输血为造血。当地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首先要选好基层干部,大胆启用能人,尊重专家团队,结合乡村自然风情、民俗特色、地理条件,开方治贫,探索当地文旅发展之路,增强经济造血功能,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等。如江苏省句容市唐陵村因丘陵地不产粮积水多,长期形成的村民贫困散懒的现象。为彻底改变贫困局面,打通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当地政府大胆启用能人,委任善经营有情怀的刘树安担任村党委书记,他尊重专家意见,结合丘陵地质与江南气候特点变种粮为种树。通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形成“木易”产业园、“林下经济”“春夏秋冬”四季观赏园,变贫困村为生态亿元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唐陵村被评为全国文明示范村,其经验值得借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审视百年历史经验,遵循乡村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以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为指导,立足当代乡村发展的现实要求,所作出的科学选择。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改善民生,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需要。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这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先导与行动指南。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特征、不同类别乡土文化、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等,决定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在路径的选择上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民所想、因人所需、因势利导、因事制宜,来破解困境,开展精准布局、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培育文明乡风,营造良好家风,塑造淳朴民风,打造各具特色的时代版“富春山居图”乡村文化建设新局面,促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百花齐放和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