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冬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使高职院校除了接收普通高中专科批次录取生源之外,还招收包括春季高考、中高职分段培养、单独招生等多种形式的三校生,部分高职为落榜高考生提供注册入学的机会,尤其是2019 年以来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职扩招百万”要求,高职又为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非传统生源打开校门,高职生源结构更加多元化。生源多样、学生综合素质差异大、学情不同、学习诉求不同的复杂现实,对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家战略的高职教育必须充分了解各类生源的特点和诉求,主动改革,以就业创业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阶梯式提升为路径,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不同来源的学生提供精准的教学产品和服务。
随着高校持续扩招,高职招收的普通高中生源质量在逐年下降,同时春季高考的实施又分流了一部分优秀的中职生直接升入本科,进一步加剧了高职生源质量降低。入学分数的降低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自律意识都不够好。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中具备艺体特长的人数明显增多,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大大增加,大多数学生兴趣广泛,对当前飞速发展的数字社会并不陌生,也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
通过对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其中占比较高的几种生源特点。
录取到高职院校的高中生基本上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都很一般,极少得到老师的重视,课堂上比较沉默,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初入大学专业课学习入门较慢,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往往也会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后发力强。同时,在这一部分同学中不乏优秀的学生干部,高中时就热心为班级体做贡献,经验丰富,组织能力较强。
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但是由于中职阶段偏重专业技能教育,对文化课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学生自身的畏难情绪,这部分学生的数学、英语底子比较薄弱,而这两门恰恰是计算机类专业必须的,导致了他们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还需要加强理论基础学习。
近几年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单独招生免试录取规定“凡是在校期间参加全国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资格”。通过免试申请入学的学生往往已经在某个专业领域已经获得了相对熟练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高职以后可以直接接触相对复杂的项目或者参加高职大赛,但是理论知识还需要提升。
校企合作专业录取分数较普通专业低,由企业和学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毕业以后接受合作企业的推荐就业。这部分学生入学分数离散值较大,其中不乏有些学生对办学单位和合作企业非常认同,宁愿花费较高的学费同时接受学校教师和来自行业领先企业一线工程师的教育,以便能更快地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去;部分学生由于底子薄弱,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难免有些差强人意,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夯实基础。
其他像农村及贫困地区专项计划、退役军人等生源,目前在我校计算机专业群还比较少,他们往往文化基础较差,但是学习意愿比较强烈,加之生源数量少,目前都是和其他生源混合编班,更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需求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习得为目的,不同的生源有不同的诉求,但是最终目的都是能够高质量就业创业。针对多元化招生带来的挑战,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与多样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适合自己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案。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服务,使受教育者掌握某种理论和技能从而满足个人的生活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1]从这个角度上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是为了从事某类“学科”的研究,而是为了社会某一“职业岗位”的需要。所以,当众多不同经历、不同目标的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进入高职校园的时候,高职院校和教师不能按照普通教育的标准去搞“一刀切”,而是要回归到职业教育的本质,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主动去改革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以适应不同来源的学生,最终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落实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
要将高职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需要职业技能的提升,还需要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调研不同生源的学生特点和诉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生源的差异,自主选模块,分层教学。例如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群实行的“工坊分流”,就是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拔学生,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进行不同形式的学习。另外,结合国家“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适当调整模块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以弥补不同生源知识或者技能储备不足的情况。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工科类专业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为将教学内容以教学项目为单位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探索、研究、论证、实践的过程。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可以在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采用“阶梯式”项目教学法逐级提升,按照专业学习的自身规律,一步一个台阶,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力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面对多元化的生源,要在不降低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置不同的模块,为不同需求的学生组合成不同的“套餐”。同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采用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团队作业、小组合作等方式。
传统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不适用于目前多元生源的现状,尤其是未来高职开放入学、有教无类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学业评价更应该关注到学生职业愿望、企业任职资格的达成度,重点放到职业能力评价上。高职院校要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两条驱动主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参与“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 证书)试点工作,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学业考核中,作为学业考核评价的重要参照;同时,也应考虑不同生源类别,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评价项目和比例, 制定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绘制能力增量曲线,考核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程度,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为应对愈来愈多元化的生源结构,根据计算机类目标岗位任职资格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求,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群制定了明确、细分的职业能力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构建了“基础通用能力—专项技术能力—创新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四层级“职业能力层级匹配”实践教学体系模型(图1),以阶段化能力培养为基础提升技术技能,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以阶梯式项目化教学为引导推动创新应用,以多元式评价为手段促使因材施教。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帮助学生拥有行业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综合创新技能等,掌握未来职业工作和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2]
第一层级主要是专业群平台课程实训。围绕专业群平台课,学习掌握专业群通用技能,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例如计算机类专业群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基础》《Linux应用基础》《html网页开发》等平台课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web页面开发等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项技能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阶段的学生专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为项目认知和项目填空。由于学生此时还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同时又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项目认知,所以由教师将项目拆解成类似填空题的形式,学生每次只需根据学习目标补充其中一个或几个技能点。例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制造一台机器,每节课练习制造一台机器是不现实的,难度大,时间也不允许。如果每节课练习制作一个零件,学生可以完成,但是面对单个的零件学生很难想象出它具体的作用,没有成就感,就会导致学习兴趣的缺失。“项目填空法”是直接给学生一台机器(整体认知),每节课按照教学要求拆掉一个零件,再由学生加工完成此零件并组装到机器中去(填空)。只有学生加工的零件符合要求,机器才可以正常运转。采用项目填空法既可以控制每节课的难度和工作量,又能使学生时时保持清晰的整体观念,产生渐进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3]而且,“项目填空法”非常灵活,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随时调控重难点,粒度也可大可小,也可根据不同生源学生的特点对填空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
图1 “职业能力层级匹配”实践教学体系
第二层级主要是模块课程实训。学生选择感兴趣模块的项目实训,培养学生专项技术技能应用能力。例如计算机类专业群为学生提供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开发、网络系统集成、数字媒体应用、云计算运维、web前端开发、人工智能运维能力等多个模块,学生可以在平台课实训结束以后从中选择两个模块组合实现专项技能提升。
该层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还没有做过完整的项目,适用的教学方法为项目重构法。简单地说,就是模仿、实践、验证已有项目的过程,教师选择或者改编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难度相匹配的项目,指导学生通过系统地阅读、学习、实践别人写的代码,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将通过项目复盘实现掌握同类项目开发所需技术技能的目标。通过项目重构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程要点,树立起整体观念,从优秀项目中学习具体项目的架构、设计、解决方案及编程思想。同时,可以对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加以区分,结合web前端、大数据平台运维、云计算应用、虚拟现实应用开发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中级标准,按照工作领域技术技能要求适当调整模块实践内容。
第三层级主要是专业拓展和专业综合实训。学生进入不同层次的工匠工坊,围绕专业拓展课程完成生产性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工匠工坊是一种将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工坊教学模式下,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进行实战式学习,接受来自学校和企业的老师共同指导。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选拔组成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工坊团队,开发由合作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完成拓展课程的学习任务,在实战中培养行业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与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将自己的创意项目作为学习内容,完成项目创意、商业计划书编写、路演、创意设计实现等,激发学习兴趣。如图2。
图2 “双项目并行”教学法
该层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不同程度的从模仿到创新的能力,可以采用双项目并行法开展实践教学。由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同遴选工期要求不是很紧张的真实项目需求,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同技术架构的教学项目作为参照,学生通过对教学项目的基础技术架构进行学习,内化理解后完成真实项目。教学项目的需求是虚拟、净化和稳定的,真实项目需求来自用户,是复杂、多变的。教师负责需求分析、设计工作,将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对学生进行分工、指导,指导学生仿照教学项目完成真实项目的研发。双项目并行法适用于商业项目、大赛项目、创新项目等非重复性项目任务的工匠工坊课程。进入工匠工坊的学生可参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标准进行考核。
第四层级主要是顶岗实习。这是实践性教学的最后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专业素质不仅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学生的职业精神、意志品格等。职业发展能力则是指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该层级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项目实战能力,通过学生和实习企业的双向选择,分流到和计算机类专业群相关的产品开发、运维、售前售后等岗位顶岗实习,通过完全履行其岗位的职责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在此期间,学生接受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通过定期反馈和不定期现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培养职业发展能力。该阶段的考核由学校和实习企业共同完成,校企双方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原则,双方共同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成绩。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4]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既要培养高精尖的人才,又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劳动者和不同种类的专业人才。这就意味着,职业院校必须为广大社会群体提供以人生改变为目标的开放性的终身教育服务,未来高职教育面对的群体一定会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高职院校及教师应该牢记其“职业”属性,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精英的思维定式中脱离出来,以“因材施教”理论为指导,实施差异化教学模式改革。根据生源的学习基础、学习诉求和个人潜能的不同,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为各类生源提供更多更合适的选择。通过设置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更多模块化课程实训和生产性实训,学生可以选不同的模块组成适合自己的“套餐”,实现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