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伟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2020年7月30日,教育部、工信部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指南指出“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把大学生的创业纳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高职院校在校企融合育人过程中,更加注重产教方面的对接,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主动融合度不高,迫切需要从大学生创业视角融入到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发展之中。
在国内,产业学院已成为我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职教热点,它能够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在资本、利益、架构、机制等诸多方面深度融合。当前国内的发展现状为: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深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1];在协同育人方面,产业学院体现了专业与产业“链对链”的对接,探索与实践的热点突出体现在混合所有制办学上[2-6];产业学院体制机制难点在于高等教育集权的背景下协同育人[7-8];产业学院建设中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不足。
在国外,产业学院激发大学生创业模式有: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美国学者霍尔与杰克逊等人研究表明,产教协同对学生学业和就业均能产生积极影响。[9]在美国,以“合作教育”为典型模式的产教协同,从最初的工程领域延伸至经济学、教育学等在内50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已覆盖全美超过1/3的大学[10-11]。从国外协同育人实践来看,基本上涵盖大学生创业。
我国为激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近十年,大学生创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但我国创业教育同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来看,起步还比较晚,从政策落地的视角来分析,多着眼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即重视触发机制,对能力培养机制、环境激励与保障机制的重视不够。特别是高校校内大学生创业与企业产教融合对接不完善,高校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更加注重产教方面的对接,忽视了大学生创业对接。目前,虽然高校都设置大学生创业中心或创新创业学院,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但在产业学院建设中多元主体协同激发大学生创业优势发挥不够,完善的机制和可借鉴的案例不足,迫切需要把大学生创业纳入到高等教育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之中[13]。
一方面,产业学院治理结构缺乏整体协同,产业学院组建中各利益主体认识上存在偏差,产业学院利益主体难以形成协同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导致产业学院持续健康发展成为难题。另一方面,完全产权界定制约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内生动力。高等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缺乏从协同育人利益共同体视角出发,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的治理机制,依托产业学院多渠道的育人路径拓展研究还不够。用微观的视角研究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可操作性细节问题,破解制度障碍、治理不顺畅机制、融合育人共同体路径创新是今后产业学院重要发展趋势。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利用高校国有资本,企业经营性资产及社会资本合资创办,服务产业需求,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通过现代法人治理模式,并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办学实体机构。目前我国产业学院在混合所有制办学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具体的规章制度和专门法律的支撑,这成为制约混合制产业学院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本文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东方雨虹产业学院及成立的虹途控股徐州教育分公司为研究对象。
本文混合制产业学院按照“创业引领、人才共育、盘活资产、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思路,整合校企双方实训、科研、房屋基础设施及企业投资、技术体系、设备模型等混合入股,成立大学生法人实体教育公司,在混合制产业学院理事会的领导下,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实训室建设、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术培训、工程咨询技术服务等。实体公司采用契约和非契约管理方式界定资本、股权的属性。校企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打造了引企入教的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确立了校内企业化分段工学交替教学运行机制,推行了大师工作室模式学徒制试点教学,开启了龙头企业技能大师培育产业精英人才的实践与创新,校企生共建混合制产业学院模式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生共建混合制产业学院模式
1.“校、企、生”实体教育公司经营
校企双方在学校二级学院内部设立实体合资教育公司。二级学院设立东方雨虹产业学院理事会,理事会是教育实体公司的管理单位,在理事会的领导开展教育公司日常运行管理。按照公司法成立董事会,依照工商注册范围,采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方式经营。公司董事长及法人由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担任,通过公司化经营开展大学生创业,并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技术服务交流。教育公司股东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并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
2.明确投资额及注册资本
由于现阶段高等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改革没有专门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配套,学校存在固定资产管理的瓶颈问题,高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受到制度制约。在支持大学生创业背景下,通过多元主体共同出资担负高校毕业生创业资本,并承担投资于合伙企业的风险和损失,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得到突破。实现的方式为学校以资产、技术、知识产权,企业以资金、设备及技术为认缴合伙企业的出资。校企双方依照合伙企业章程、合伙协议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后续校企双方持续增加投资。学校提供符合公司要求的实训培训基地供使用,并协调投入使用设施,处理与学校资产等管理者的关系。企业积极履行出资义务,建设实训实验项目。经营期间校企需要签订明确的合作协议,载明各自的投资额及注册资本。
3.确定双方投资所有权、使用权、定期收益
在协议经营期间,教育公司经营产生的固定资产,在项目公司终止或解散并经清算仍有剩余的,该固定资产所有权归属学校所有,校企双方不再就该固定资产剩余所有权进行分配。企业在教育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拥有免费服务本企业员工的固定资产使用权。教育公司对外开展技能技术培训等的使用和收益权由公司行使和享有,最终的年收益一部分按照出资额比例进行分配,另一部分在公司经营期间不进行分配,作为公司持续经营扩大在生产的资金。
4.教育合资公司治理
大学生创业公司股东会为公司最高决策机构,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进行议事。公司人事管理按照公司法自行管理,并独立承担责任,股东退出按照公司法规定执行;合资公司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司设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人员,公司会计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担任;合资公司利润按照股东认缴出资比例分配,原则上合资公司每年度弥补此前亏损(若有)并提取法定公积金后均应当进行利润分配,具体分红比例由股东会表决决定。
大学生实体教育公司运行模式见图2所示。
图2 大学生实体教育公司运行模式
1.共建“双大师”学徒培养机制
2020年,校企双方签订协议成立东方雨虹产业学院,联合实施“双大师”建筑防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双方成立现代学徒制共建共管委员会。学校是产业学院教学管理主体,负责招生、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运行等。企业负责实训教学项目、学生安全管理等。依据建筑防水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岗位职业能力、人才需求规格,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上,满足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结构需求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培养,依据建筑防水行业创业经理培养目标,开展了中国学徒制人才培养。产业学院建筑防水创业经理教学项目覆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模块化特色课程占人才培养方案课程40%以上。
2.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为破除“引企入校”的瓶颈,学校提供200余平方米实训场地,雨虹公司提供技能大师、设备设施、工具、建筑防水模型及技术标准体系,共同组建了建筑防水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了专业教师和全国技术能手为主体的混编教学团队,专业理论课以学校教师为主,实训课程以技能大师带徒完成,依据大师的技能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开展教学活动。在大师工作室中,技能大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徒弟开展创业技能专项训练。构建了学校、企业技能大师、实训成果、产业与学生自评的综合评价机制,实现考核评价由单一向多元主体评价转变。
3.共建建筑防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授予学校全国建筑防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东方雨虹产业学院不断丰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内涵,共建了建筑防水智能检测中心,探索实践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同向同行的双线机制。在技能大师的引领下,将东方雨虹标准化施工体系引入实训课程,把产业发展新形态引入课堂教学,共同开发与行业、产业需求同步的教学资源,如校企联合编写新形态教材《建筑防水设计与施工》、共同建设了《建筑防水施工》在线课程等。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课程同时,参加全国建筑防水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学生创新创业工程实践能力。虹途控股徐州分公司拓展公司经营范围,引入东方雨虹修缮公司技术标准、标准化施工等,面向社会、专业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及培训,学生在免费的培训中得到技能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实践,为今后的自主创业奠定了良好的企业经营基础。
4.共建“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
东方雨虹产业学院学徒制班教学实践中,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之一,探索实践了岗位职业能力、项目化课程开发、职业能大赛和“1+X”证书的四融通模式的教学模式,在设计教学项目时,不仅重视专业技术,而且把技术与市场经营管理纳入到项目设计当中,做到与生产一线职业能力完美对接。注重把龙头企业职业等级认证、职业技能大赛融入到常规教学当中,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达成度,做好“岗课赛”知识、技能体系的协同与对接。大师工作室教学团队依据“1+X”证书开发标准,编制了建筑防水工艺设计与施工等级证书标准,并与施工员考核标准对接,做到“1+X”证书与行业执业证书融合。
5.共建“三维一体”育人体系
东方雨虹产业学院建立了“技能大师+学业导师+辅导员”三维一体立体化育人体系。课余时间学徒在大师工作室制作建筑防水模型与线上销售。学业导师辅导学徒做好学业规划,配合技能大师完成企业工程实践项目。校内辅导员做好学徒制学生的生活、思想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到大师工作室学徒制班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据就业数据统计可知,参加学徒制班的学生,企业认可度及就业指数、就业薪酬明显提升。
高等院校混合制产业学院设立理事会,实现了校企生联动,产、教、学形成闭环,以点带面,激活学生创业热情。利用校企资源由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注册合资公司,能够很好地解决现阶段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办学国有资产难以确定产权问题,营造了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以共建大师工作室为引领,破解混合制产业学院育人协同效应不佳的现实问题。大师工作室的建立,突破了“引企入校”的瓶颈,企业的工程实践及营销经营理念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岗课赛证”融通创新人才综合评价路径,引领了学校“三教”深入的开展。“技能大师+学业导师+辅导员”三维一体的立体化育人机制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