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2022-06-28 09:59李莉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麻醉发生率神经

李莉

随着医学技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部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各种器官的储备功能明显下降,常伴有循环、呼吸系统的疾病,容易出现手术和麻醉耐受力明显降低的情况出现[1]。故需要选择一种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小并有利于术后恢复,准确有效的麻醉方式。目前临床上阻滞定位多依靠神经刺激仪,但无法对患者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进行精准定位,容易对患者的神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2]。有研究显示,由于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手术中临床效果显著,在提高麻醉定位准确性方面具有积极意义[3]。故本次研究将探讨对下肢手术患者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竹溪县人民医院60例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无手术禁忌证,并行下肢手术;重要脏器无器质性病变;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有精神疾病,无法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配合完成试验;有相关药物禁忌证;合并严重的全身感染。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 ~73岁,平均(47.02±7.05)岁;ASA分级Ⅰ级18例,Ⅱ级1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 ~74岁,平均(48.05±7.20)岁;ASA分级Ⅰ级15例,Ⅱ级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试验已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准后执行,且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术前叮嘱患者禁饮禁食,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心率、心电图、血压等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并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射0.02 mg/kg咪达唑仑(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33,规格:1 ml∶5 mg)及0.1 μ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7,规格:2 ml∶0.1 mg)。

对照组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患者行侧卧位并将膝盖弯曲,找到髂嵴最高处及脊柱棘突处两者连线的交点处,选择脊柱棘突连线和髂嵴最高处连线的交点,向外4.5 cm处则为腰从穿刺点,找到坐骨神经的穿刺点(股骨大转子和骶裂孔的连线的交点位置)后,设置好神经刺激仪电流(初始为1 mA),按照垂直的方向刺入皮肤,匀速向前直至肌肉出现震颤,在此期间慢慢调整穿刺方向,当电流为0.3 mA时,仍然有肌肉震颤,且回抽无血,注入2 ml含量为0.5%的罗哌卡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74,规格:10 ml∶75 mg),3 ~5 min 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后,继续缓慢注入18 ml罗哌卡因。

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采用超声对穿刺点附近进行扫描,随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刺激仪穿刺,将超声探测的频率设置为5 ~7.5 MHz,和对照组相同利用神经刺激仪电流引发肌肉震颤,随后按照超声图像调整针尖位置直至到神经走行的肌肉间隙,回抽无血后注入2 ml含量为0.5%的罗哌卡因,3 ~5 min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后,继续缓慢注入18 ml罗哌卡因。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阻滞情况:记录比较两组阻滞情况,包括阻滞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维持镇痛作用时间。(2)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比较两组麻醉前(T1)、麻 醉 后 10 min(T2)、 麻 醉 后 30 min(T3)SBP、DBP、HR。(3)疼痛及认知功能: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两组术后6、12、24 h的疼痛情况和术前术后的认知功能,其中VAS量表总分0 ~1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MoCA总分<26分表示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总分≥26分则表示患者正常。(4)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恶心、神经损伤、血肿、尿潴留。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VAS评分、MoCA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阻滞情况比较

观察组阻滞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维持镇痛作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阻滞情况比较[min,(±s)]

表1 两组阻滞情况比较[min,(±s)]

组别 阻滞完成时间 阻滞起效时间 维持镇痛作用时间观察组(n=30) 10.68±1.60 8.02±1.20 784.24±117.63对照组(n=30) 18.56±2.78 10.16±1.52 712.59±106.88 t值 13.455 6.052 2.469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 T1、T2、T3SBP、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HR(次 /min)组别 DBP(mmHg)T1 T2 T3 T1 T2 T3观察组(n=30) 83.01±12.45 81.62±12.24 82.54±12.38 77.44±11.61 76.15±11.42 75.58±11.33对照组(n=30) 83.07±12.46 81.43±12.21 83.81±12.57 77.35±11.60 77.69±11.65 78.46±11.76 t值 0.018 0.060 0.394 0.030 0.517 0.965 P值 0.985 0.952 0.694 0.976 0.607 0.338

表2(续)

2.3 两组疼痛及认知功能比较

观察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前和术后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及认知功能比较[分,(±s)]

表3 两组疼痛及认知功能比较[分,(±s)]

* 与本组术后 6 h 比较,P<0.05。

组别 VAS评分MoCA评分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观察组(n=30) 1.83±0.27 2.28±0.34 2.41±0.36* 28.51±4.27 28.63±4.25对照组(n=30) 2.57±0.38 3.06±0.45 3.27±0.49* 27.34±4.10 27.42±4.11 t值 8.694 7.574 7.747 1.854 1.919 P值 0.000 0.000 0.000 0.065 0.056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神经损伤1例和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出现恶心3例、尿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61,P>0.05)。

3 讨论

在下肢手术中,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被广泛应用,具有麻醉、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4]。从解剖学上来看,人体的腰丛及坐骨神经位置比较深,再加之部分患者体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按照医生临床经验的盲探式方法来进行定位,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从而难以保证阻滞效果和成功率[5]。神经刺激仪的广泛使用,有效提高了神经阻滞的效果,但仍不能将神经及周围组织结构通过可视化进行展现,也不能对麻醉药物的动态扩散情况进行实时观察,故临床研究显示,在降低麻醉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单采用神经刺激仪效果并不理想[6]。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该技术被逐渐应用于麻醉的临床工作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阻滞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维持镇痛作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这可能是因为超声技术能够将患者的血管、神经、解剖结构等图像清晰地显示出来,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精准地识别腰丛、坐骨神经和周围组织结构,从而能有效协助穿刺针的推进及移动,以便能随时对穿刺针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能密切观察麻醉药物的扩散情况,保证麻醉药物的精准注射,有利于缩短麻醉完成、起效时间,同时在延长维持镇痛作用时间方面具有积极意义[7],这与芦海燕等[8]研究结果一致。农兰依等[9]在研究中发现,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在下肢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不会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联合超声技术,能有效实现可视化的引导与定位,并通过对麻醉药物的扩散进行动态化观测,利用实时调整针刺位置,让麻醉药物充分在神经束周围集中,准确注入麻醉药物,在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中两组T1、T2、T3SBP、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代晨旭等[10]研究结果相符。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优化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究其原因这可能是因为利用超声技术进行定位能获得较高的准确度,能让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目标神经组织,从而在提高了镇痛效果的同时不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11]。相关研究显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股骨手术患者,有利于延长术后的镇痛时间,且不会增加对认知功能的损害,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12-14]。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这可能与联合引导技术能动态对麻醉药物的扩散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可调整麻醉针尖位置使麻醉药物得以精准注入有关[15]。

综上所述,对下肢手术患者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其镇痛效果理想,且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也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麻醉发生率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