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2022-06-28 00:22:46张泓杨曼华林雁萍陈秋华
当代医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预见性功能障碍障碍

张泓,杨曼华,林雁萍,陈秋华

(福建省立医院特诊一科,福建 福州 350001)

脑卒中在临床上又称中风,主要指突发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脑血管处于阻塞状态诱发疾病。患者康复治疗期间会出现吞咽障碍,影响其进食状态。吞咽障碍发生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障碍、鼻内容物返流、饮水呛咳,可能出现误吸及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多需鼻饲饮食,且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非常必要[1-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8 例,女12 例;年龄47~84 岁,平均(65.89±2.44)岁;脑卒中病程1~6 年,平均(3.14±0.74)年;吞咽障碍病程2~8周,平均(5.41±1.05)周。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8~84岁,平均(65.92±2.49)岁;脑卒中病程1~7年,平均(3.19±0.71)年;吞咽障碍病程1~8周,平均(5.52±1.14)周。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临床症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②精神状态、认知状态正常;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发生高血压、糖尿病;②存在脏器功能病变;③精神障碍;④患有恶性肿瘤。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含吞咽功能评估,告知患者或家属疾病治疗及康复训练方式,给予营养支持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病情评估。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及入院后体格检查全面评估患者其他疾病及功能障碍风险,评估内容包括意识清醒、语言刺激反应及呼吸困难、构音障碍等,同时指导患者行吞咽水实验,患者入院1周内每天做1次吞咽功能评估[4-5]。综合评估后告知患者或家属评估结果,提高患者对吞咽障碍的认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②制订预见性护理方案。a.展开多途径健康宣传教育,如采取网络教育、知识讲座、一对一健康指导等方式展开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此外,可让患者记录基础性自我护理知识,以随时学习[6]。b.吞咽功能训练,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患者个人情况,从基础发育训练开始,指导患者简单音节发音,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对学习较为困难的患者可适当延长训练时间[7]。c.并发症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能会存在口腔感染及胃肠炎症等并发症风险,日常护理期间需加强患者的口腔清洁,嘱患者餐后用盐水漱口,保障清淡饮食,胃肠道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进食流质食物[8]。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吞咽能力及洼田饮水试验疗程。①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分值1~5 分,1 分:患者可一次喝完,无噎呛症状,2分:患者分2次饮水,无噎呛,3分:患者可一次喝完,存在噎呛症状;4分:患者分2次喝完,有噎呛症状;5 分:患者于试验期间常常噎呛,难以全部喝完,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吞咽功能改善越好。②护理效果判定标准:依据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评估护理效果,显效,吞咽功能障碍下降>2分;有效,吞咽功能障碍下降1~2分;无效,均未满足上述标准[9]。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吞咽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吞咽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吞咽能力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40护理前3.45±1.193.42±1.180.1130.910护理后1.49±0.652.75±1.126.1540.000 t值9.1422.605 P值0.0000.011

2.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事件,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致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病情发展期间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及感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10]。脑卒中病情进展期间吞咽功能障碍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其发病机理主要为患者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后引起假性延髓麻醉,造成中枢神经局部受损及肌肉运动障碍,进而导致患者饮食困难,引起营养不良及脱水等严重症状,甚至导致窒息、死亡[11],但针对此疾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对患者疾病康复有一定影响,因此,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指护理人员在落实护理措施前、护理期间有效预测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确定护理关键点,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将护理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的护理模式[12]。预见性护理措施通过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可为护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具有积极意义,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接受治疗及自我康复训练;采取预见性的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口、舌及咽部展开康复锻炼,可缓解与吞咽功能相关的肌肉萎缩情况[13]。护理人员应明确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口腔感染、胃肠道炎症等并发症及应对措施,以有效预防护理期间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并发症。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功能障碍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跨越障碍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