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的育儿亲职重塑

2022-06-28 13:56刘新宇
中华家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养育育儿婴儿

刘新宇

改革开放初期,育儿杂志如雨后春笋,引发中国城市家庭的订阅热潮,对养育低龄阶段婴幼儿的家庭而言,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学者将育儿杂志作为中国家庭婴幼儿照顾模式变迁的镜像,借以发现中国家庭如何从依赖祖辈带养到呼吁父母带养,转变为母亲成为婴儿养育的主角。但育儿杂志的意义并非仅作客观现实的反映,其刊发文章所宣扬的专业主义、密集亲职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又反过来建构了这一时期育儿亲职的内涵。

根据家庭社会学的定义,“育儿亲职”指父母在儿童成长中所实施的控制、要求和教养,由社会文化建构出的身份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种类的信息媒介与育儿亲职之间存在经验上的关联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还没有兴起对亲职或母职的学术讨论,但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职责已被广泛关注,各类育儿杂志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下育儿亲职的面貌。既有研究虽然关注到读物对于传播育儿知识的重要价值,却忽略了这些知识与实践在早期是如何酝酿出来的,其中的蛛丝马迹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鉴于此,本研究以改革开放初期具有代表性的育儿杂志《父母必读》为研究对象,探讨何种社会机制得以形塑进而影响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教养实践。下文将对1980年代a发行的《父母必读》中的文本展开细致分析。

一、育儿知识兴起背景下的《父母必读》

改革开放初期,在经历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后,中国社会迎来了思想解放,人们开始用科学态度反思劳动力要素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培育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上升为国家意志所在。在此历史背景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先后创办了中国早期的家长学校——“母范学堂”和“孕妇学校”,极大促进了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此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又陆续出版了包括《新婚夫妇与孕妇须知》在内的一系列育儿教材,一经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依据德国学者罗梅君在1980年代中期的观察,随着诸如《家庭育儿》《家庭卫生100讲》等读物的日趋流行,“越来越精于阅读的妇女通过大众医学健康指南书籍得以启蒙”。育儿读物的流行促使民众对于育儿知识需求的多元化,主题内容不仅仅涉及生育与保育,甚至延伸到家庭关系、婴儿早教乃至美育等话题。与此同时,家长们愈发渴望得到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育儿指导,但综合类杂志每期栏目受篇幅所限,难以满足人们的知识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加专业的育儿杂志应运而生。

作为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育儿知识的杂志,《父母必读》是这一时期诸多育儿杂志的代表。《父母必读》于1980年在北京创刊,得到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创刊之时,宋庆龄为之题写刊名,康克清在此发表署名文章,加之政府的推广,杂志很快凭借良好的口碑,走入了千家万户。1985年2月至5月,在《北京晚报》举办的“最佳杂志大家评”活动中,《父母必读》是上榜刊物中唯一的专业育儿杂志。《北京晚报》当时刊登了一位女性读者的推荐理由:

“它的文章很注重实用。独生子女的家长,不能从带‘老大中摸索带‘老二的经验,只此一个,务求必成,许多小家庭中又没有老人在,《父母必读》成了很好的‘参谋……当前的大多数家长,都是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父母必读》反复讲父母修养的各方面问题,帮助我们补好如何为人父母的一课。”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父母必读》源源不断地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信中家长讲述阅读体验以及各自的育儿问题,引发了编辑部对文章和栏目的调整。纵览早期《父母必读》的内容架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讲述和介绍类的文章,另一部分是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由此可见,《父母必读》创刊之初就将风格定位在与年轻父母们一同成长,而非单纯科普、说教,为我们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儿童养育和照料问题提供了经验素材。本文对1980年至1989年发行的《父母必读》杂志展开文本分析,从“文章的叙述与主题”和“编者和读者的问答”两个方面探索改革开放初期婴幼儿养育亲职的结构与内涵。

二、亲职结构的多元:家庭教育的主题演进

《父母必读》杂志刊登的关于儿童养育话题的故事和采访类文章,我们将之称作讲述类文章,根据其内容和主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革命先驱的故事,二是专业人士的采访,三是普通家庭的经验。这三类主题的文章在《父母必读》早期发展上存在阶段性特点:在1980年代初期,以凸显革命传统的主题为主;在1980年代中期,主题向医疗话语转变;在1980年代晚期,主题则进一步关注日常生活。文章主题的演进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家庭观念的变迁,对其进行细致分析,有助于发现1980年代中国婴幼儿教养的结构逻辑。

(一)“家国一体”的革命传统

讲述革命先驱育儿故事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创刊开始的前五年杂志文章上。这些文章的稿源来自先进事迹的见证人或者革命者的后代,故事感人肺腑且立意高远。比如,1981年第1期刊发的一篇名为《母子情》的文章,以江姐的事迹为重点,歌颂了1947年间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地下工作者在坚持革命事业的同时,担负培育下一代的职责的动人故事,将婴儿养育与国家前途相关联。文中提及,江姐曾抽时间独自来托儿所看孩子,并嘱咐工作人员对孩子不要娇惯溺爱,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直至1948年牺牲时,她仍不忘给幼儿留下遗言:“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除了这篇讲述江姐事迹的《母子情》,《父母必读》杂志还陆续刊发了向警予、赵一曼、何叔衡、刘伯坚等革命烈士的育儿故事,且多刊登在杂志每一期的头版位置,并占据相当的篇幅。这一类文章强调在婴儿养育过程中育儿者要秉承政治情操,以国家事业发展为重,通过具有感召力的故事以及革命先驱对自家幼儿的殷切嘱托,不仅传达期盼孩子茁壮成长、培养高尚品行的美好愿景,更寄希望他们日后能投身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事业中。同时,这些文章也符合《父母必读》的杂志定位,对革命先驅的追忆同样是为了匡正积弊已久的社会风气,动员普通家庭投身民族复兴的浪潮中。婴儿的养育并非单纯自家之事,养育下一代还是为国家培养“四化”建设的接班人,这是当时制度环境的特征所在。A825ECAE-3F21-4E27-9EE8-DC92536B5353

(二)科学至上的医疗话语

讲述革命先驱故事的文章在于激励读者,给予其精神力量。除此之外,帮助解决育儿家庭日常面临的育儿问题,也是《父母必读》杂志创刊的初衷。于是,编辑部增加了对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采访,撰写的文章为读者带来了直观、系统、先进的育儿知识。像《月窠儿里的孩子该怎么带——金汉珍教授谈新生儿期保健十要》(1982)、《北京市崇文区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段陵兰谈婴儿保健十要》(1983)、《婴幼儿营养前景——访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教授秦振庭》(1984)等文章,均是基于质量颇高的访谈编辑而成。文章受访者不限于儿科医学专业,还包括其他相关社会领域,这些专业人士共同给育儿者以实用的建议。比如,1983年第4期刊發的一篇文章,舞蹈家郭明达围绕婴儿美育的话题,讲述如何在婴儿早期塑造身材,贴近人们的家庭生活,给育儿者以指南:

“婴儿出生后,仰卧在床上,有时会无意识地挥动小手,蹬踢腿脚,这就是婴儿特有的舞蹈。他通过这样简单的动作,在舒展、松散胎儿期间蜷屈在母体内圆球一般的躯体,就像婴儿正常情况下的啼哭是唱歌一样。家长应该鼓励婴儿多运动,千万不要用包布将婴儿手脚束缚得紧紧的,这样会妨碍婴儿的正常生长。”

专业人士的采访文章不仅给读者带来系统的育儿知识,又从多个角度建构起1980年代的婴儿养育职责。在《父母必读》广泛发行、被人们交相传阅的背景下,能够在养育过程中贯彻这些知识点的家长,被大众认为是优秀的育儿者,这种建构路径随着此类文章在《父母必读》的不断发表而延续至今。但不容否定的是,文章中的一些育儿知识不处于具体的情境之中,部分内容来自国外学术研究的翻译介绍,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家庭。早期发行的《父母必读》很少有文章关注家庭之间的差异,以育儿者为第一视角与读者分享照料的经验与日常。

(三)回归日常的教养策略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必读》杂志在1980年代中后期增添了一系列文章,由来自普通家庭的家长讲述自己的育儿经验,通过记录日常育儿生活的点滴经历,与读者们分享经验、共同提高。比如,在一篇名为《从“七坐八爬”说起》(1989)的文章中,作者介绍了自家孩子学习爬行的经历:

“人们大都认为婴儿是‘七坐八爬,即出生7个月能坐,8个月能爬。我的外孙女甜甜就是9个月时才学会爬行的,可小孙孙爽爽出生4个月就爬行得很好了。两个孩子都很健康,可他们的爬行为什么在时间上差异这样大呢?”

通过自身育儿经历,作者得到的经验是,要想婴儿较早学会爬行,必须依赖家长的引导与训练。另一篇名为《怎样教婴幼儿认识颜色》(1989)的文章,作者介绍了对女儿进行早期感知教育的经验:

“我们教女儿认识颜色?主要是掌握两点:一是‘察言观色,二是‘随时随地。所谓察言观色,就是要看孩子的情绪和兴趣,最好在她高兴和对某一物体的颜色特征最来兴趣的时候教。所谓随时随地,就是不论什么时间,不论是在家里、大街上、公园里,只要一有机会就教。比如说,我们抱着女儿去公园里玩,当她对五彩缤纷的鲜花兴味盎然时,就抓住机会教她认识花的颜色。一旦孩子对认颜色有了兴趣,教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这些育儿策略来自实践,讲述的经验朴素却更贴近读者。《父母必读》杂志在发展过程中,也一直重视育儿家庭关于优养的经验总结。比如,1984年刊登的文章《谈“照顾”》,作者结合自家孩子的成长经历,反思照顾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照顾过分和缺乏照顾都是有害的。粗暴地对待孩子或满足他的所有愿望,也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影响。照顾,应该着眼于使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在当时被视作观念的进步和更新,人们意识到婴儿养育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话题,而不再是单纯技术性的,文章把诸如“照顾方法”“祖辈参与”这样的基本命题带到读者面前,发人深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章的作者大多是正在抚养婴幼儿的父亲与母亲,这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育儿亲职在中国社会得到关注,尤其是婴儿母亲,在承担婴儿养育的照料职责这一家庭角色上逐渐受到更多聚焦。纵览整个1980年代《父母必读》杂志发表的文章,杂志在创刊第一个十年存在自我风格化趋势,那就是将育儿妈妈作为主要受众。刊发的文章善于将制度环境中的科学话语与主流文化引导至“三口之家”的私人生活展开讨论,讲述的主题则从“家国一体”的革命传统,到科学至上的医疗话语,再到回归生活的教养策略,国家意志一步步内化为日常生活中父母养育责任的一部分,育儿亲职的支配力量展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随着《父母必读》杂志的拥趸渐增,读者的活跃程度也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灌输知识,而是期待更加主动地学习和交流。创刊一段时间后,读者的信件纷至沓来,每封信件上都写明问题,迫切想得到更加准确、明了的回复。《父母必读》编辑部决定增加问答栏目,以更好地满足杂志读者的诉求。

三、亲职内涵的扩展:家庭教育的理念变迁

《父母必读》诞生伊始,十分注重科普性,这奠定了杂志早期的立身之本。首任主编许慈文在杂志发行20周年的时候,撰文回忆创刊之时: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小小的32开本刊物一出版,竟一抢而光,一印再印。在第二个月印数就达到70多万。随即,全国各地的读者反映雪片般飞来,他们说是‘及时雨‘太需要了。有的人买不到杂志来信求购,有的人向我们提出自己在生育、养育、教育孩子方面的种种问题。”

《父母必读》杂志能够很快壮大读者基础,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在于,它给读者所带来的亲切感。1985年,《北京晚报》曾刊登一篇题为《父母爱读〈父母必读〉》的文章,作者是一名北京普通市民,文中言道:

“四年前,我结婚时,朋友送我几本《父母必读》。现在,我的孩子已满三岁了,健壮、聪明、可爱。《父母必读》一直伴着我们,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在当时的北京家庭看来,阅读《父母必读》是育儿的必备参考,这样的印象持久而深刻。当我们在2018年访谈当年的读者时,受访者已升级成为祖辈,依然能回忆起这份杂志的益处:A825ECAE-3F21-4E27-9EE8-DC92536B5353

“杂志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单位里有孩子的人都读过它。有时候,大家还会谈论起怎么更好地养育孩子等问题,也就有了比较。”

《父母必读》杂志宣扬了一种理念:家庭教育不应当是隐私话题,需要家长们彼此交流与沟通,一起增长见识。杂志刊发的问答类文章逐渐增多,为家长们提供了交流平台。

(一)日益高效地答疑解惑

为满足读者来信中的诉求,编辑部的做法是:读者免费来信咨询,编辑部对问题进行分类,出资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答复。为此,杂志陆续设置了妇幼卫生顾问(信箱)、母婴卫生、营养顾问、咨询处、简复等栏目,刊发问答类文章用于回应读者的疑问。问答类文章逐渐丰富,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读者的诉求与处境。

自1981至1983年,杂志先设置了妇幼(母婴)卫生、营养顾问、家庭卫生专栏,用以集中反映读者来信中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就刊发的文章形式而言,这类问答类文章大多直接以单一问题为题目,如《婴幼儿与佝偻病》(1981)、《婴儿不捆会成“罗圈腿”吗?》(1982)、《抱孩子的学问》(1982)、《婴儿湿疹的防治》(1982)等。这些文章往往先将来信咨询的问题呈现出来,以《婴儿湿疹的防治》一文为例,文章开头便用一定篇幅对读者的问题进行描述:

“蓉蓉六个月了,长得顽皮可爱,但头上、脸上、脖子上甚至四肢、臀部长了很多红斑、丘疹、水疙,有的已糜烂流水。蓉蓉时常哭闹,总在妈妈的衣襟上蹭来蹭去或用小手搔抓……‘婴儿湿疹是怎么得的,怎么防治?蓉蓉的父母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題。”

随后,文章作者借助医生之口,告知父母详细的防治方法:

“医生告诉他们,婴儿湿疹,中医叫‘奶癣‘胎膝疮,认为是因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内热受风受湿等引起的。西医叫‘过敏性皮肤病……预防婴儿湿疹,要从怀孕开始……药物治疗,中药可服化毒丸、导赤丹、香桔丹。西药可服乳酸钙、复合维生素B、扑尔敏、维生素C等。”

此类“一问一答”的文章大多围绕具体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作者将前因后果讲述得十分翔实,篇幅较长且需要较大版面。伴随着读者来信的增多,以上文章形式越来越难兼顾到不断增多的问题。

有鉴于此,编辑部从1984年开始陆续在《咨询处》栏目进行简短的答疑,随后每期又增设了简复。每篇简复会邀请1~2位专业人士集中回答相同类型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答疑解惑的效率。文章的形式多为“多问多答”,阅读起来更加便捷、直观。以《北京儿童医院白汉玉大夫答读者问》(1984)一文为例,白医师在一篇文章中对婴儿养育过程中的断奶、姿态、出行、免疫等七个问题,在一篇文章中统一回复。作者行文简洁,一到两句话以描述问题,两到三句话以解答疑惑。这种文章形式很快便受到读者的好评,《父母必读》又在1980年代中后期增加了简复的刊发频率,仅白医师一人在1989年就发表了五篇简复。

问答类文章不断扩增内容,一方面反映了育儿者在1980年代中后期已经具备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储备,阅读科普文章的门槛被极大降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育儿者要求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家长们要在极短的阅读时间内获得最丰沛、有效的信息。

(二)不断增容的教养知识

《父母必读》早期的来信集中于婴儿优生优育的主题,读者的疑问包括《怎样给宝宝喂药》(1982)、《四十二天的婴儿为什么要检查身体》(1982)、《婴儿青记从哪儿来的?》(1983)等与养育照料相关的事项,对这些问题的答复也是基于现代儿科医学而建构出来的阐释,给予提问者以“是”或者“否”的建议。优生优育主题的文章达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庭照料的水平,缓解了育儿母亲的焦虑感。然而,医疗话语给出方案很快难以满足家庭面临的育儿困惑,伴随着妇幼卫生水平的提高,优生优育的政策话语在本地家庭得到落实之后,《父母必读》读者来信的疑问开始转向婴儿早教与素质培养上,关于婴儿养育优教的问题逐渐增多,涉及行为、智力与情感早期教养的主题在1980年代中后期涌现。育儿主题的丰富与拓展,使《父母必读》的回复栏目有所调整,而作为回应的重要表现,《父母必读》杂志参与组织了一场在本地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家庭科学育儿知识竞赛,这次活动体现了北京家庭育儿生活的转变。

1986年4月,《父母必读》杂志社联合北京市妇联、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等单位举办了“家庭科学育儿知识竞赛”。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参与设计了围绕婴幼儿优生、优育、优教的100道试题,刊登在1986年4月5日的《北京晚报》及当年第四期《父母必读》上,呼吁读者答题后邮寄到活动组织方。《父母必读》杂志编辑部在此次活动的启事中指出,答题者可以参考《父母必读》《人生》《中外妇女》《家庭育儿百科全书》《北京晚报·周末家》等读物里的相关文章,集思广益。“家庭科学育儿知识竞赛”的消息一经发布,北京众多家庭踊跃参加,当日的报纸发行量达100余万份,据称有将近10万家庭参与其中。活动还得到了官方的肯定,在当年的“六一”儿童节召开的颁奖大会上,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王立威、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中出席,高度评价这次活动是对北京家庭的育儿培训。

竞赛包含的100道试题中共有36道填空题、37道判断题以及27道选择题,分析题目的问答主题设置,大体可以分为婴幼儿的优生优育和早教优教两大类。在关于婴幼儿优生优育的问题中,有关于婴儿正常发育知识的问题,比如,填空题“婴儿半岁时体重约比出生时增加1倍,一周岁时比初生时增加2倍”,判断题“婴儿先学爬后学坐好处多。(正确)”;也有关于婴幼儿喂养和卫生保健知识的问题,比如,判断题“由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6个月以前的孩子一般不易感染水痘、百日咳等传染病。(错误)”,选择题“婴儿将奶瓶喝水改为用水杯喝水的年龄是:a.10—12个月”。在关于婴幼儿早教优教的问题中,有关于育儿方法和居家教养知识的问题,比如,判断题“玲玲才一岁半,非要自己吃饭,又抢勺又撒饭。为了让孩子吃饱,应该由家长喂,不让孩子动手。(错误)”,选择题“婴儿合理的生活顺序是:a.吃—玩—睡”;也有关于婴儿早期教育与素质培育知识的问题,比如,填空题“早期教育一般是指0岁至入学前儿童的教育,这一时期是为儿童在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判断题“早期智力开发绝非通过孤立的智力训练便能获得预期效果,必须同时注意那些非智力因素。(正确)”。A825ECAE-3F21-4E27-9EE8-DC92536B5353

以上编者与读者问答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育儿家庭关注点的拓展,从单纯医疗化的优生优育拓展到综合各类知识的早教优教,人们阅读各类育儿读物时也愈发具有自我反思性,育儿读物不再仅仅扮演妇幼卫生知识顾问角色,它还成为陪伴人们的情感生活与亲密关系的知心朋友,综合各类学科知识指导婴儿养育的实践。与此同时,知识竞赛让养育责任的内涵更加明确,一个优秀的育儿者必须具备基本的优生优育知识,还要善于处理家庭在婴儿养育中的情感与道德问题,将孩子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四、走向新时代的育儿亲职与家庭教育

对主编许慈文来说,创刊的岁月令她终生难忘。2010年,在这本杂志走过30年春秋之际,她在接受采访时回忆:

“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一本专门讲怎么样做父母的刊物,是我们创办了她,我们为下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杂志从1980年发行至今,筚路蓝缕、几经改版,但唯一不变的初衷是帮助年轻人做合格的父母,践行养育责任。分析《父母必读》杂志早期发表的文章,我们发现杂志在第一个十年进行了有效的自我风格和受众目标定位。在政策的扶持下,《父母必读》被打造成面向千家万户的宣讲平台,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杂志的风格却悄然发生变化。文章的主题逐渐从诉说革命家史转向科学知识普及,后来鼓励读者投稿分享经验和妙招,这些文章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崭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上流行的育儿观念如何塑造了家庭中的亲职。与此同时,《父母必读》杂志与读者群体的互动从未停歇,自创刊以来收到了大量家庭求助信,为解决人们的问题,杂志专门开设了问答的栏目。问答是編者与读者互动的重要方式,编辑部会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解答,这些问题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家庭婴儿养育状况的改变。从单纯医疗化的优生优育拓展到综合各类知识的早教优教,育儿亲职的内涵不断丰富,人们不再一味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还在其中发现了情感和道德教育对儿童早期教养的重要性,育儿者也越来越被要求具备多元化的素养,能够在家庭生活中重新寻找到平衡点。

在本文看来,亲职在改革开放以后的重塑面貌,可以在当时中国社会流行的育儿读物上一窥究竟。当《父母必读》杂志流行于世,中国家庭在获得更多选项的同时,其中也流露出育儿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诉求,从两个方面共同反映了中国社会家庭教育的特征。以婴幼儿的教养问题为例,我们能够看出,家庭不再是一个单纯提供儿童健康成长必需资料的供给站,而是要通过亲子伦理培养中国社会下一代的航船。分析流行的育儿读物,重塑中的育儿亲职表现出一种道德上的张力:其一,婴幼儿在成长经历中,主流社会价值预设的标准;其二,育儿者在养育过程时,现实生活经验要求的责任。简而言之,育儿者要践行养育责任,使婴幼儿的成长符合国家和社会价值预设。

回顾198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育儿亲职内涵转变,对我们思考中国社会家庭教育和儿童养育现状具有启示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育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传统社会盛行的经典亲子伦理,亦不仅是集体主义时期的依附关系与革命传统,而是通过不断扩展社会共识的方式,融合科学话语和亲密情感改造育儿实践,这无疑丰富了我国家庭教育的内涵,但同时,家长也由此承担了更多压力,现今家庭的养育焦虑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深化起来。

审视改革开放初期育儿亲职的重塑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家庭在育儿过程中遭遇的矛盾与冲突:一是关于当前社会的亲子文化,在不断多元和增容的亲职要求下,当前的亲子文化包含优生、优育、优养、优教的要求和指令,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以判断父母育儿是否成功,具有道德合法性的亲子文化无疑是养育焦虑在中国家庭蔓延的催化剂;二是关于当前育儿母亲的境遇,儿童养育实践极大程度上被限定在私人生活领域,而在性别分工的刻板印象下进一步塑造出密集母职的样态,女性不仅要迎合传统观念下母亲在儿童养育中参与程度的要求,还要努力达成当前亲子文化中对于儿童养育高企的预期,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女性的负担,催生了社会不平等。

(责任编辑:李育倩)A825ECAE-3F21-4E27-9EE8-DC92536B5353

猜你喜欢
养育育儿婴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婴儿为何会发笑?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