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约翰·凯奇作为20世纪偶然音乐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约翰·凯奇所处的年代正是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的时代,受商品经济的影响,艺术沦为娱乐的工具。约翰·凯奇作为先锋派音乐家,创作了具有否定性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突破了以往的音乐表现形式,其中《4分33秒》尤为突出。该曲作为钢琴曲完全脱离钢琴键盘,以无声的状态出现在舞台之上。文章结合该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艺术本质论的视角分析《4分33秒》对艺术定义的独特理解,从艺术终结论的视角分析《4分33秒》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划时代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4分33秒》;约翰·凯奇;艺术本质;艺术终结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6-00-03
1 《4分33秒》的创作背景
约翰·凯奇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先锋派音乐的中心人物,他十分著名但极具争议的音乐作品《4分33秒》创作于1952年。《4分33秒》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在以海顿、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时期或以舒伯特、勃拉姆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时期,这样的作品很难被人们所接纳和认可。正是由于社会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发生了变化,才出现了《4分33秒》这种独特的音乐艺术作品。
在20世纪中叶的西方国家,由于二战结束,政治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的主导方向由生产转为消费,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人们不再因物质匮乏而感到担忧,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充足多样的物质为人民提供了生活保障,部分发达国家变成福利性国家,国家福利水平较高,工人阶级不再过饥寒交迫的生活,而是可以和资本家一样享有商品。但是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这并不代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消失,其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式存在。这些国家的人们受到商品的控制,原来的阶级斗争转变为对商品的追逐,一味地追求对商品的拥有和享受,从而失去了以往的批判意识、反叛精神。马尔库塞在书中指出,技术具有极权性,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受技术的控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都已经被技术生产的商品所安排。文化工业利用艺术的审美意识制造人们对商品的虚假需求,人们在生活上的选择已经被商品设计,商品以这种温柔的方式让人们失去了以往的批判性和反思性[1]。
马尔库塞提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艺术具有否定性。他认为,艺术不应只是对现实的赞美,其应当具有批判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的批判精神,而不是一味地顺从商品社会,使人不再是独立意义上的人。当时也出现了同样具有批判精神的艺术家,大量挑战传统精神的艺术作品出现。约翰·凯奇的作品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诞生的,其体现了马尔库塞所提出的否定性观点。约翰·凯奇的作品不再拘泥于以往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节拍、和声、复调的规则,而是打破了这一框架,其中《4分33秒》更是脱离了钢琴音乐原本的钢琴声,引起了人们对艺术的反思。
2 从艺术本质论视角分析《4分33秒》
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受争议的点在于,其是否可以称作艺术。如果认为艺术必须表现美,艺术必须具有审美特性,那么《4分33秒》就不能称为艺术。然而“艺术”的定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的。古希腊时期,艺术最初被包含于技艺当中,它和技艺具有共同的意义。在当时,艺术几乎等同于手工艺,艺术没有完全摆脱工具的属性,其审美特性在当时并没有被发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认识不断加深。至文艺复兴时期,弗朗西斯科·达·奥兰达(Francesco da Hollanda)提出“纯化的艺术”,这才将艺术与技艺区分开来。此后,艺术和审美有了联系,不再依附于工匠、手工业者的劳动,而是出现在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当中,由此艺术领域生发了唯美主义思潮,这证明艺术的审美特性是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普遍认识,并非是艺术的本质特性。评价《4分33秒》这样的作品是否能称为艺术,要依据对艺术定义的选择进行判断[2]。
《4分33秒》在社会主要有以下艺术本质论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持“模仿论”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诗学》中指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这种观点可以解释一些艺术现象,并且对以后的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模仿论”认为艺术表现越真实越好,这不适用于解释所有的艺术作品。康德和克罗齐持“表现论”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强烈的情感流露。该观点的问题在于,它认为创作者的主观能力越强,艺术表现越好,容易陷入“天才论”的问题当中。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提出了“形式论”的观点,认为音乐艺术的本质在于音乐的形式,音乐是特有的形式,能激发出人们的情感。美育创始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游戏论”,这一观点认为艺术创作是无功利的游戏,是剩余精力的体现。
20世纪以后又出现了艺术反本质主义。这个观点延续了维特根斯坦反对美本质的观点。莫里斯韦兹在《理论在美学中的应用》中提出艺术是无法被定义的,艺术的核心是开放的。这一点可以作为解释约翰·凯奇《4分33秒》是否属于艺术的理论依据。阿瑟丹托在《艺术界》中界定了艺术,卡罗尔对其进行整理得出以下结论:艺术是人造的,它展示了某种观点和意图,借助隐喻的方式进行表达,所隐喻的是对历史理论的推理、质询、回应或挑战,与此同时观众也要介入其中。《4分33秒》就符合阿瑟丹托对艺术的定义。《4分33秒》由约翰·凯奇创作,它以隐喻的方式展示了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对传统艺术规则的质疑及对传统艺术定义的反叛,突破了以往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观众引入其中,激起了人們对艺术乃至传统意识的反思和批判。乔治·迪基在《界定艺术》中也指出艺术没有本质。他认为以是否具有审美性作为评判艺术的标准是有问题的,不是艺术的事物同样可以引起人的审美感觉,同时艺术也不是在所有时刻都能引发人的审美感觉。因此,乔治·迪基提出从程序角度界定艺术,即艺术是由当时社会的艺术圈授予资格的,当某一作品被当时的艺术圈所承认,那么该作品就可以称为艺术。乔治·迪基的理论也可以解释约翰·凯奇的《4分33秒》是否属于艺术范畴。因此,依据这样的论证,《4分33秒》属于艺术品。
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不再追求高超的演奏技术,不再是音乐情感的象征。《4分33秒》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理解,这种方式否定了艺术的审美属性。《4分33秒》是人们进一步思考和反思艺术的产物,是对传统艺术定义的一种挑战和对未知的艺术范围的一次探索,拓宽了艺术认知的边界,其突破意义远大于审美意义。这种突破不仅是对以往艺术的否定,结合这首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它同样可以引起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思。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具有先进性。在20世纪50年代反本质主义刚兴起时,它较早地意识到否定艺术的原有定式。在艺术层面,《4分33秒》是艺术本质论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社会层面,它也是以艺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体现。
3 从艺术终结论视角分析《4分33秒》
约翰·凯奇的《4分33秒》的创作标志着艺术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黑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了艺术终结论的概念。在书中,黑格尔建构了庞大的逻辑体系,运用正反合的辩证方法将世界的发展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其中艺术是精神哲学中绝对精神的最初部分[3]。黑格尔首次对艺术发展进行划分,同样运用正反合的辩证法将艺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象征时期、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黑格尔指出,象征时期的艺术形式大于内容,古典时期的艺术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浪漫时期的艺术是内容大于形式。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艺术在浪漫时期之后,就不再局限于对情感的追求,而是上升为对哲学的思考。黑格尔认为古典时期是艺术的黄金阶段,而艺术经过浪漫时期的发展,逐渐开始表现理性思辨,这体现出艺术发展的终结[4]。《4分33秒》的表现形式就体现了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观点,《4分33秒》不再对以往艺术的审美属性进行继承,不再有情感上的表现,而是以艺术的方式,站在理性客观的立场,展现作者的哲学观点。黑格尔早于约翰·凯奇近300年,这也说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具有预见性。以黑格尔的观点,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也代表了“艺术的终结”。这里的“艺术的终结”不是指艺术作为实体的消失,而是之后的艺术是重复的,不再有新的发展。
阿瑟丹托同样提出了艺术终结论的观点,他强调艺术作品和社会艺术理论氛围的关系。艺术作品的创新是在当时社会原有艺术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方向。阿瑟丹托否定了“再现论”的艺术发展目标[5]。“再现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那么以它为目标,照片、摄影就代表着艺术发展的终点,阿瑟丹托并不认可这种观点。阿瑟丹托同样否定以“表现论”为发展目标的观点。“表现论”认为艺术是非线性发展的,艺术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能表现作者的艺术情感是没有办法检测的,艺术同样也没有明确的终点。对此,阿瑟丹托指出艺术的发展是自我认识的过程,并提出了“艺术界”的概念。“艺术界”是社会中专业从事艺术工作者的团体,阿瑟丹托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由当时社会的“艺术界”决定的,一个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有经过了“艺术界”的授权,那么这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艺术[6]。这说明阿瑟丹托认为艺术受时代的影响,艺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这个观点解释了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为何在古典主义时期和在浪漫主义时期必定不被承认。按照阿瑟丹托的观点,其之所以不被认可是因为当时的“艺术界”没有相关的认识,不会对约翰·凯奇的《4分33秒》进行艺术授权。阿瑟丹托提出了艺术终结论的观点,认为艺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自我认识,认识到艺术是艺术界的产物。《4分33秒》就体现了“艺术界”认识的结果。人们对艺术的认识过程也是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当我们认识到艺术是“艺术界”的产物时,也就证明人们对艺术已经有了完全的认识,之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只是沿用以往的观点和方式,艺术的发展已经走到尽头,艺术不会再有新的发现,这种观念和黑格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由此可见,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在音乐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的出现意味着“艺术终结”的出现。
4 结语
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在艺术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体现了艺术在理性视角下表现的哲学思考。从艺术本质论的角度来看,由于艺术自身的定义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时代艺术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审美属性是艺术的基本特性,普遍认为艺术必然表现审美,但是约翰·凯奇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4分33秒》表现出了他对艺术本质的反思,大胆、激进的创作方法展示了对传统艺术本质的挑战和对艺术边界的探索,激发了人们对艺术本质的再思考。他的这种挑战也正是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时期,社会阶级矛盾被隐蔽,人们受审美意识形态的控制,艺术需要展示出对现实的否定,以激发人们的批判性、反思性。《4分33秒》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从艺术终结论的角度来看,按照黑格尔对艺术发展时期的划分,《4分33秒》的出现体现了“艺术终结”的开始,它不再展示音乐的情感流露,不再追求演奏技巧的复杂,不再重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而是以艺术的方式表現理性,这就意味艺术发展的终结。依据阿瑟丹托的理论,《4分33秒》是“艺术终结”的表现,之后的艺术作品都是依据以往对艺术的概念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不会再有新的发展。总之,约翰·凯奇的《4分33秒》突破了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它的突破意义远大于审美意义。这首作品同样体现了浪漫主义之后典型的音乐表现方式,依据黑格尔和阿瑟丹托的理论,这意味着“艺术的终结”。《4分33秒》另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的首次突破性,因此其表现出唯一性,之后的模仿也就失去了突破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同舫,韩淑梅.人的本质解放:马尔库塞的艺术与审美之解放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75,158.
[2] 谢盛华.“大音希声”与《4分33秒》:对音乐存在形式的思考和认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48-149.
[3] 郭星云.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黑格尔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心路历程及对其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722-727.
[4] 朱立元.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2):146-156,198.
[5] 周计武.艺术的终结:阿瑟·丹托的诊断[J].学习与探索,2006(3):126-129.
[6] 彭锋.阿瑟·丹托:一个时代的终结或开始?[J].装饰,2014(3):12-14.
作者简介:焦佳航(1995—),男,河南焦作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