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自信意味着人民对自己的国家以及民族来自灵魂的自信。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会对成长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产生重要影响,还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息息相关。在新时代,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植信仰,从文化自信的教育实践着手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致力于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强国。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对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3.031
伴随着中华民族已经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文化自信既关系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也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早已不仅仅只在“经济”“军事”,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存在竞争,更多的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文化宣传”“理想信念”等,并且后者的竞争更加激烈。“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坚定的文化信仰”才是中华民族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民族之林拥有立足之地的不可或缺的根基与保障。如今,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社会主义中国更应该明白,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是保障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应有之义,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1新时代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1.1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其成长为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能否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也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密切相关。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即,既要把准“价值取向”,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还要在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牢筑文化自信,从而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积蓄力量。首先,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的强大创造力而留下的无数不朽作品所成就的辉煌的中华文化,将为大学生们带来强大的文化自信,并且进一步升华为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民族、对国家的强大“凝聚力”与“向心力”。其次,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且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新时代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热爱祖国的情怀,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对于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从而培养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来说,二者缺一不可。
1.2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保障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中之重,几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踏上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愈加重要,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肯定和认同,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由于我国正处在既发展且变革又调整的特殊時期,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都在激烈地相互碰撞,不同文明也在相互交融。在国际上,西方国家利用其掌握的国际舆论优势,在互联网上散布体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和错误思想,而大学生又正是在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必须牢牢把握住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发言权”,以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做到强化大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信,从而保障大学生在意识形态上不走歪路,保障我国在意识形态的安全。
1.3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在其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在此“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强大“吸引力”和磅礴“影响力”,即文化软实力。踏上新征程,面对国际国内的各种复杂挑战,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其支撑和保障是极其关键的一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从而增强在国际上的发言权,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对外的吸引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其对于文化自信的程度越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越强,反之亦然,提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显得越加重要。
2新时代关于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
2.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此“根本”,既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其形成的重要源泉。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漫长奋斗中积累的文化养分而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厚历史底蕴,具有无与伦比的强大的前进力量,从文学、哲学到伦理学甚至天文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一不有,无一不全,无一不精。作为全球唯一绵延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从中获得强大的文化自信。屠呦呦之所以能够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与在中医古籍里得到的启发和获得的灵感是分不开的;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最初得到抑制也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紧密相关。大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时,面对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过程中留下的不朽作品,面对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以及文化资源,没有理由不自信。E559006C-9D3C-4CC1-87BE-092703D3943B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大量外国文化以及文化产品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对此,我们要坚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极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并结合时代条件,推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相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发言权,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由此才能进一步提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路灯是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精神追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核心,对于提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忽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要原则就是要引导他们自觉学习,从而做到认同和践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通过充分利用其观点以及内容,分析我国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只有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信仰”和“行为准则”,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提高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一方面,要从立足主阵地,加强教育引导出发。为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高校应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在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思维中,加强主流文化教育,例如,在全国高校中开展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高校教师通过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及其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和阐述,将理论与历史现实沟通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帮助其根除在思想中和实践中存在的茫然与浮躁的问题,提升中国精神,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使之形成牢固的信仰根基、提高在文化上的定力。
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展现信仰魅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宣传。例如,通过“青年大学习”这样的形式,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广泛且深入的宣传教育。通过加强网上的正面宣传,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全国的青年大学生都凝聚在一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巩固思想基础。此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载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应该发挥其强大的社会效益,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产品,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提供优良的文化氛围,使青年大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下形成正确意识形态,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与文化交锋中始终保持理性。
2.3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是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
高校是孕育思想、传播理论的地方。“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作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核心,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在立足主阵地的同时,广开渠道,优选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效果。
其一,高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把文化自信和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就其本质而言,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是相互沟通的、相辅相成的。高校要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的理想和信念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并将其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方面面中去,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而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其二,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获得文化氛围的熏陶,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要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要注重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与文化自信相关的模范人物精神,为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外在环境。同时,高校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研读党中央的报告,学习报告所传达的精神。此外,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符合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反映现代文化发展趋势的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研读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其三,高校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积极融入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优化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为充分利用互联网而达到更好地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从而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水平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方法与手段。例如“慕课”“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优化了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将传统的课堂教育和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有助于缩短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距离,同时创新了教育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马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3):112-116.
作者简介:向雪(1997-),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E559006C-9D3C-4CC1-87BE-092703D394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