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语文教材传承中华革命文化

2022-06-28 21:46陈岩春林秀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6期

陈岩春 林秀丽

内容摘要:统编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中华革命文化教育要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是它最直接的呈现,充分利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实现它的育人价值是语文教师必需完成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分析,探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丰富语文教师教学理念,优化语文教学策略,发掘红色基因,打好学生生命底色。

关键词: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中华革命文化

统编语文教材从2017年秋季开学,在全国中小学各起始年级正式全面使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教材的使用者——广大中小学师生们,对其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意韵的外表,对其内含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令广大师生爱不释放手。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是这样评价本套教材的:“这也许不是最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已经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水平。”确如此言,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数十位权威专家、教研员及一线优秀教师参与,经过多次试教,教材的编写质量不断提高。其中之一,就是加强了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选篇的数量增加了,一些老篇目回归了。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需要关注这个突出变化,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优势,深入挖掘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育人价值。

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加强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原因分析

(一)加强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是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语文这门交际、交流、思维的工具同时,更要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将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内容概括成七类,其中之一是使学生弘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学习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而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驿路梨花》一课,正是发扬这种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体现,当年是人民解放军建造了小茅屋,为了给过往的各族百姓遮风挡雨,又是各族青年一代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来,守护、维护,所以小茅屋历经风风雨雨数载,依旧如固、依旧为过往的人们提供暖心的帮助。无论是当年的解放军战士,无论是老猎户和青年一代人,他们都有着雷锋一样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学习此文,学生不仅为其精巧的构思、一波三折的情节所吸引,更为其无私奉献的品质所打动。通过此文,我们倡导的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了充分体现,呈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的革命传统教育得到了落实。

(二)加强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是提升教材编写质量的要求

从课程、教材、教学三者的关系来看,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语文教学的凭借,更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发挥着多重功能,如语文历练功能、认知发展功能、语文知识承载功能、文化陶冶功能、价值引导功能、情感开启功能等。教材编写质量的高低将影响着国民语文素养的水平,因此语文教材的编写属于国家事权,国家高度重视语文教材的编写质量,加大力度促进“统编三科”教材的使用与推广,而不断提高教材的质量。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更是严格遵循“文质兼美”、时代性、适宜教学等原则,并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调整教材的选文,增加革命传统作品篇目,小学语文教材达到40余篇,初中语文教材30余篇。一些老课文重新回到统编教材中,如前文提到的《驿路梨花》,还有《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三)加强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

“立德树人”关系到為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段论述表明中华革命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中华革命文化需要传承,在语文课程中加以强化,就要以语言典范、时代精神突出的革命传统作品学习为依托来实现,通过具体的人、事、魂,将蕴含着的先进革命思想、英勇无畏的革命意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品质发扬光大,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篇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丰碑》,很少有人不记得,长征路上那座晶莹的“丰碑”就是被冻死的军需处长;还有《七根火柴》《金色鱼钩》这些基于原始素材创作的作品,无论哪一版本都会选入语文教材,不正是要用“长征精神”发扬光大吗?“教材对于立德树人有着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从小打好中国的底色,传承革命传统的红色基因,长大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如是说。

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关于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选篇数量及内容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选篇共有40余篇,这里包括单篇选文和整本书阅读导读与推荐阅读书目。现从“表现的具体内容”和“呈现的具体方式”两个角度加以分类。

(一)表现的具体内容

从表现的具体内容上划分,可归为四类:

1.反映革命领袖、革命者、爱国志士的真实事迹,或者是他们笔下的作品。例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是真人真事的具体呈现,而《最后一次讲演》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是这些革命领袖、革命者、爱国志士笔下的作品。

2.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原始素材,进行艺术地构思,展示革命历史画卷。例如,《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红岩》等,这些篇目基本上出现在整本书阅读导读与推荐中。

3.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精神。例如,《老山界》、《消息两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驿路梨花》、《“飞天”凌空》、《太空一日》、《一着惊海天》等。

4.革命文艺作品。例如,《我爱这土地》、《黄河颂》、《梅岭三章》、《天上的街市》、《回延安》、《白杨礼赞》等,欣赏这些革命文艺作品,体会其中的革命情怀、爱国精神,对学生来说有很好的熏陶、感染作用。

学界认定,这些作品是1919年“五四运动”后形成的,有些距我们有一定的距离,因而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缩短距离,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革命志士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气概和爱国品质,将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提高审美品位渗透其中。

(二)呈现的具体方式

1.在总体编排上

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原则,分学段分层次地落实到各册教材中,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纪念白求恩》

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黄河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土地的誓言》、《驿路梨花》、《太空一日》

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着惊海天》、《回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白杨礼赞》

八年级下册:《灯笼》、《回延安》、《最后一次讲演》

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年级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

这些篇目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话剧、人物传记、新闻和演讲词等不同的体裁。多种文体的交叉安排,不但避免过于简单枯燥的学习,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篇目形象生动,内容丰富,除了让学生感受形象外,更要认清其透露的革命精神的感召,切己体察,对学生进行浸润式地感染熏陶,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从体现形式上

(1)“双线组元”中渗透中国革命传统教育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双线组元”,即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为线索,构成“双线组元”的单元结构模式,每个单元围绕某一主题精选教读和自读课文若干篇,安排必要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着力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发挥语言文字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教育优势,突出语文学习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并安排了同一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以“爱国主题”为线索选编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萧红墓畔口占》等首诗歌。但是大多数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选篇没有组成独立的教学单元,而是由编者将其穿插进各册各个单元中,与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相融合,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让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源源不断、细水长流般地熏陶感染学生。

(2)“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中强化中国革命传统教育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从课内教读课文的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然后在课内自读课文的学习中用方法,达到举一返三的效果,继而引伸到课外阅读方面,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从而促进“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读书意识。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也同样做了这些编排,其中单篇选文二十余篇,整本书阅读即红色经典作品的导读与推荐多篇,家国情怀等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多个,通过这样的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旨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上有所感受体悟,到课下能够自主学习,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地传承中華革命文化。学生由浅入深地接受此类年代久远的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植入红色基因。

三.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

在一些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这类选文的特点,与其他篇目的教学毫无区别,从而降低了这类选篇的教学价值。究其原因,或是教师意识淡薄,或是这些选文内容陌生化,或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强化语文课程的课堂思政意识,深入挖掘这类选篇的革命传统教育价值。因而语文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材的使用要有国家意识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2017年全国各中小学开始使用“三科”统编教材意义重大,这是一项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铸魂工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固本工程、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底色的筑基工程、是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要求的提质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有高屋建瓴的大局意识,用好统编语文教材,重视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为发扬中华革命文化而发挥它真正的育人价值。

(二)语文教材的使用要有目标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其中之一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在“立德树人”方面,要考虑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将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选文的学习当做课堂思政最好的载体,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而发挥它真正的育人价值。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有解读文本的本领,要善于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突出对30余篇革命传统教育篇目的教学,发掘红色基因,传承中华革命文化,打好学生生命底色。

(三)语文教材的使用要有读书意识

结合“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品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源,如教学单篇课文时要做“1+X”设计,让单篇带多篇,开展群文阅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形成“1+1”大于“2”的教学效果;在名著导读教学中,主推革命传统教育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另外两部《长征》和《飞向太空港》也需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加以阅读。

(四)语文教学设计要有文体意识

30余篇的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选篇,呈现出不同的文章体式,教学时不能千篇一律,按文体样式有所区分。例如,诵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就要突出诗作中情感的表达,以体会其崇高的革命情怀为主要学习内容,弄清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发挥联想与想象,获得审美体验,获得精神的熏陶与感染。而阅读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课标明确给出教学建议:教师要分析其中论证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体会革命理论著作严密逻辑和崇高精神有机结合的特点,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而阅读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报告、演讲、访谈、述评等实用性文体的优秀作品,就要联系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以正确的价值观,深入理解其内容,学习其写作手法。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精心设计了两个真实的问题情境:1.如果你是当时的播音员,你将以怎样的语调向全国人民播报这条振奋人心的消息?2.如果你是新闻编辑,按照新闻的三个特性,联系语句,分析是否值得刊发?从而让学生感知新闻体式和把握新闻阅读规范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

(五)语文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前文提到,有些革命传统教育作品,年代较为久远,学生与之产生一定的距离感,怎样消除隔膜,拉近距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发挥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播放视频,增强直观感受;制作PPT幻灯片,图文结合,引起学生的注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光未然的《黄河颂》时,先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沉浸在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中,借助音乐诉诸听觉,打动学生的心灵;然后通过反复吟泳,体味其中澎湃激扬的民族感情。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听”“读”的语文实践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

(六)语文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教育情怀,有一颗关爱学生的耐心,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诚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我国古代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学记》中记载:“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亲其师信其道,当代语文界名师于漪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示范,她所从事的语文教学改革活动都贯穿着一条“教文育人”的鲜明红线,她的语文课堂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连系着思想教育,好似春雨渗入到学生心灵的土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革命传统教育篇目的学习,要感同身受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力量,将爱国精神、革命意志传递给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促进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生命底色增添亮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杨梦.现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卢悦.中华革命文化的体知教学路径研究——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石河子大学,2019.

[3]贾永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实施德育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1.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统编三科教材“铸魂工程”專项研究课题之一(内教科规划办〔2021〕2号)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