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美育和德育关系研究

2022-06-28 21:45陈玉洁吴晓棠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育德育

陈玉洁 吴晓棠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通过美育能熏陶着学生养成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促使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在保证美育的独立性同时,以美育德,让德育和美育相互渗透,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 德育 学生全面发展

人类历史自古以来就有着德与美相结合的渊源,像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对真善美统一的追求,德国哲学家席勒强调“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①,中国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家提倡的“文以明道”思想以及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主张的“五育并举”教育主张等思想都是人类对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在我国先秦时期的礼乐之教中就包含着中国最早的“化德为美”的思想,礼与乐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巩固统治的同时对人的语言美、仪表美和行为美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培育功能。②现在在我们新课标“语文课程要坚持立德树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学中也渗透了越来越多的德育因素,让审美教育和德育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就可以避免单纯的道德说教,让学生在美的浸润中自觉地追求高尚与美好,成为全面发展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的健康的人。

一.美与德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的独特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感知美、追求美,让他们的精神和灵魂都丰满起来,而语文课程中的美育和德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过程。在审美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不期而然的在审美对象的刺激下获得自由愉悦,这种审美愉悦可能是对某种美的自然景观,美的社会现象的感悟,也可能是美的想像,美好的情感体验等等,同时美的事物也一定是一种善,有道德的一定也是美的,一个有良好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美和德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级对立关系,我们追求的是真善美全方位发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思考怎样让语文课程中的审美培养和德育和谐统一相处,相得益彰,彼此促进。翟京华在《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与审美教育》中指出:就德育和美育的关系而言,德育是一种理性教育,而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个人丧失理性固然会迷失方向,然而情感的丧失同样会让人变得麻木,审美教育能够培养高尚的情感,从心灵深处构筑起符合社会的、阶级的、民族的心理定式,因而能使理性教育朝向既定的理想模式与意志方向发展,同时,思想与道德教育也只有通过潜移默化与春雨润物式的渗透,才会成为有效的教育。这种潜移默化与渗透,其实就是一种美的情感教育。③只有发挥了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审美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文学鉴赏和创造、辨別是非真假善恶美丑,更是帮助学生获得道德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趣味的感性基础;以美育德,使学生在对美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审美与道德上的情感、价值、观念、理想各方面的真善美协调统一发展,自觉地排除狭隘、功利思想,追求美的人生境界,自觉地抨击假恶丑,趋向美的人格心灵。

在语文课程中“以美育德”首先要善于开发利用我们的语文教材资源。教材中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山水美景、人物的精神美、心灵美等都是美育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启发德育的重要钥匙,这些包含着古今中外作者丰富的人生哲理或者思想情感的作品一旦被学生所感悟、吸收,就会成为他们的终身营养,成为语文素养和情感世界的重要成分,既有利于学生学语文,又有利于学做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去“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精神和情感上的熏陶。例如《白杨礼赞》中顽强的白杨树,《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赤壁赋》中的江上风光,《再别康桥》中的康桥美景等等;这些自然景观实际上都蕴含了作者的深厚情感,我们学习课文就要学会通过对意象和美景画面的把握去领悟意蕴,由画面形象美深入到情感意蕴美之中;再比如课文中刻画了像屈原、苏武、杜甫、杨利伟、袁隆平等大量的文人志士或者有着崇高人格的人物形象等,通过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爱国、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等优秀的品格和精神,可以引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向往之情,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相统一,将个人抱负同国家民族命运相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豪感,树立起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像善良、淳朴的老王,勇敢、深明大义的“水生嫂”,乐观旷达的苏东坡,不屈不挠、坚定顽强的圣地亚哥等人物美以及《项脊轩志》中的拳拳思亲之情,《背影》中的父子深情,《论语》中儒家的中庸社会美,《边城》中淳朴自然的湘西风情画等等;这些人物美、亲情美、社会美则可以引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共鸣与感悟,受到美的启发和鼓舞,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顽强的意志,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以及社会生活中人们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挚情感,让学生学会主动去寻找美、创造美,使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人生,懂得追求诗意与美好自由。

二.以美育德的正确态度

朱光潜先生说: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④朱光潜先生总结出了审美的三种态度,分别是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美感的态度,实用的态度是为求真,科学的审美态度是为求善,而美感的态度是以美本身为最高目的。而从道德、政治、哲学的角度来谈美,欣赏文学作品都是把审美拉回到实用的科学的态度里去了,要想真实地感受美首先得抛开一切功利性思想,现在还有教师讲课文要求学生必须总结全文中心大意或者主旨思想出来,如果学生的感悟和“标准思想”相差甚远的话就认为学生没有理解课文,但是当学生带着要寻找文章好像要表达出的高尚思想这个目的去读课文时就是落入了实用化,功利化的圈套,学生要去绞尽脑汁推理思考关系、条理、因果等,拼命地想去拔高文章的崇高价值,往往忽视了自己对文章中蕴含的美的因素的真实感受,最终说出来的话都是假大空、套路答题的公式。实施德育的前提首先是尊重和真诚,在这个基础上给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对话引导,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到心的深处。”真正有意义的对话教学应该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灵世界,而不是不顾及学生真实情感和实际理解情况,上来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灌输和空洞的理论说教,使对话最后变成了套话和“请君入瓮式的”陷阱,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问答模式一步步地寻找着所谓的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最终变得情感麻木。

“以美育德”要谨防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者把语文课上成了班会课,切勿参杂过多的道德说教从而使学生感到空洞、厌烦,要把握住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而不偏向任何一方。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文艺鉴赏课不对,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更不对;教师应把握好德育的度和切入点,在充分钻研文本的同时注重挖掘文章中的德育因素以弘扬良善,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情操涵养。例如像我们一提到鲁迅,就立马联想到他的针砭时弊革命斗争思想,但是,他的作品除开这些批判现实、阶级斗争思想,其中富有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难道不值得我们细细探究吗?鲁迅先生的作品带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语言特色还有创作技巧等都值得我们研讨学习,鲁迅先生常常以凝练又深刻的语言去剖析一些社会现象揭露人生真理,这有助于我们的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学会理性、质疑和批判。我们语文教师要减轻文学作品在政治方面的“任务”,牢牢把握住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立德树人”大树不动摇,在红色文本里挖掘文学价值,在文学作品中渗透德育因素,凭借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和丰富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能心悦诚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不仅学会语文,还要学会做人。

“以美育德”不能用社会或者国家要求的教育目标去代替学生自己的审美期待和追求,不能低估了学生自身的审美素质,要抓住时机及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敏感,情绪丰富的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趋于成熟,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但是他们的审美判断力较弱,审美意识薄弱,不能以美的角度来关照事物,不能从文章中迅速把握隐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再加上在当今这个物质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多元流行文化和信息大量地充斥在网络上和人们的生活中,这些对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追求都有一定的影响。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并注意保持开放的态度和视角对待学生多元的审美见解,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在“以美育德”的过程中,除了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主流媒体和有意义的网络文化资源去引导学生学会增强审美批判能力,引导学生擦亮眼睛,排除干扰,增强甄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意识;让我们的学生能以积极的审美态度和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把握人生,自觉追求美好,在丰富多彩的空间里学会采集到有价值的信息,领略到内在心灵的美丽、充实,从而吸收更多的营养,让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和道德情操得到完善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全面型人才。

在教育过程中,学习主体应当是处于一种精神自由的状态,以愉快轻松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喜好和审美经验去聚精会神得感知美好。除了语文教材之外,教师还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加强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广泛又密切的联系,自然而然地在语文课程中注入“时代的活水”,当学生以轻松的审美态度去对待课文时才会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审美愉悦,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当学生以美的态度、美的情感去观照现实人生、社会生活时,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自觉的道德行为,更是我们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丰满。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开展一些课外语文活动和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美、创造美,丰富自己的学习阅历,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名人故居、革命遗址等,利用这些校外人文资源让学生去实地观摩、考察,从而能获得自己最真实的感悟和思考,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心,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和理想;同时可以把阅读、写作和活动设计相结合开展像“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课、以“感恩亲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中华知识知多少”知识竞答赛、“发现身边的不平凡”、“家乡美”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在最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训练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表达与交流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直接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感受,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让学生认识到美的源头其实就来自于我们的身边,唤起他们对语文课程的热爱并意识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同时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祖国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当地独特的文化现象,自觉地培育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宽广的胸怀,并逐渐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

最后,要知道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等各个方面无不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学生。要“以美育德”,教师自身首先应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素养,要善于通过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渊博的文化涵养、高尚的审美趣味去感化、影响学生;并且教师应保持愉快乐观、自信真挚的心态和情绪,善于运用教学艺术,善于通过微笑、眼神、仪表、动作等来给学生以鼓舞或引导,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有利于对话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不断向真善美靠拢,逐步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呵护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夏侯琳娜.“立德树人”视域中的新时代高校美育理念建构[J].理论学刊,2020(2):127-134.

[2]陈柳.语文趣味:审美视域下中学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5):100-106.

[3]王加蓉.春風化雨,润物无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首大学学报,2014,35:103-104.

[4]陈颖.以美育德 以德为美[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183-185.

[5]连建英.审美心理学视野下的普通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8.

[6]张敏.高中语文教学中“以美育德”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7]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熊芳芳.语文审美教育12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9]朱光潜.谈美·谈美书简[M].江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10]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注 释

①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18页。

②马丽:《高中古代散文审美教学研究》,东北:吉林大学,2020年第3页。

③翟京华:《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与审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④朱光潜:《谈美·谈美书简》,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38-39页。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德育
《中国德育》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美育教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