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芳
小学阶段作为整个人生当中教育过程的开端,德育理应受到重视,但由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学校更加注重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道德是立身之本,如果缺乏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之后的发展,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小学语文内容广泛,以此为基础开展德育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内容,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语文的学习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熟悉书本内容、人文修养、道德理念等一系列知识,其中对道德理念的教育是难点,需要教师将实例融入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一教学,学校方面应注重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人文道德。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纵观当今社会,以成绩的好坏判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升学率的高低评判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忽视教材中体现人文道德的人物和故事,甚至在教学中略过这一部分的讲授,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直接或间接导致当今社会涌现出一系列令人大跌眼镜的“无德”事件。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教师应该向学生传递人文情怀,使学生领略道德之美,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具体措施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求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将自身拥有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学习出现疑惑和错误时及时发现并指导,为其之后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解读课文时渗透德育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不同体裁的文章,挖掘不同体裁和内容的德育元素开展德育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古诗表达的情感是丰富的,学生通过古诗了解爱国情怀,提高个人品位。如《春望》这一首诗,先写长安城在战争之后残破不堪的景象,后写诗人思念亲人、心怀天下的情怀。全诗结构严谨,情怀广大,充溢着凄苦的哀思,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严整的格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深沉的爱国情怀。
又如散文向来是温柔、内敛的象征,它表达情感不会像古诗那样豪放,而像涓涓细流,直入人心。散文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一个人的经历和读过的书会从其行为中体现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散文既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又可以提高其阅读古文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结合文章背景和内容向学生多方面讲解。如《少年闰土》这一篇散文,讲述鲁迅和闰土相处的过程,通过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刻画出一个朴实、健康、活泼的少年形象,反映了鲁迅与闰土在儿童时期的深厚友谊,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其友谊之深,同时引发深思。
(三)将德育融入语文实践中
语文实践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教师进行重点辅导。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学习书本知识,也在课外拓展活动中体验人文情怀,领略道德之美,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要积极开展有趣、轻松的课外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将德育融入语文实践之中,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品德修养。
(四)在新课导入环节渗透德育
教学活动的质量跟学生的参与度密切相关,新课的导入环节,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当开展德育时,教师可以从最开始的新课导入环节进行背景介绍,渲染氛围,为之后教学工作做好铺垫。教师通过德育的讲授,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比如,在讲授《我们的民族小学》时,教师可以围绕课文中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的主题进行德育。在讲授开始之前,通过播放视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不同的习俗,体会课文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互相交流想法,接收不同的信息,将爱国情怀和团结精神与德育不断融合,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将德育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小学阶段是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奠基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阶段,教师和学校应该重视德育的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措施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此外,小学德育的推行不仅需要学校的关心,更应该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在提升小学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時,德育理念也应该被社会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