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2-06-27 10:00:04张瀚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评价活动

张瀚文, 马 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部,吉林 长春 130117)

交互式教学最早由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它是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是在宏观教学情景下,在多点自由切入的教学平台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某一问题或课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交互目标、交互任务、交互活动、交互评价、交互环境五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移动学习是基于移动终端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既可以充分利用交互式教学的优势,又可以为学生建构系统全面的知识架构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根据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各个维度,即交互任务、交互目标、交互环境、交互活动和交互评价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三者之间的交互活动[1-2]。

1.1 设计以扩展性问题为核心的交互任务

交互任务是教师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充分分析,根据扩展问题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交互任务的目的是考核学生掌握的概念定义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知识。交互任务多数为抽象性问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将每一个大的扩展性问题细化为4~5个具体且形象的小任务派发给学生完成,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各种资源积极主动地探究并解决问题,完成交互任务。

1.2 设计形象与梯度性交互目标

形象且具有梯度性的交互目标是指交互目标明确具体,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教师先给学生设立小的目标,进而引导学生完成高阶目标。应用移动终端平台,根据单元目标和单元学习进度的设置,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激发学生创建高阶思维能力。

1.3 创设真实宽松的交互环境

交互式教学环境是基于移动终端技术手段创设的,教师应该采用各种信息资源创设交互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交互方式,即生生交互、师生交互、学生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随时随地自由交流、自由探索,更形象、更立体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轻松且真实的交互环境中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1.4 组织探究性与个性化的交互活动

交互任务决定了交互式活动的开展,教师根据交互任务组织学生开展交互活动。交互活动可分为课堂分享活动和课外自主学习活动。在开学初,教师可以随机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上教师布置给学生交互活动,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展示。交互活动可以多样化,如话剧表演、英语电影配音、辩论赛、经典电影重现、演讲等。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轮流将活动内容展示给全班同学,完成交互活动设计环节。在课外自主学习内容的交互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机拍照功能以及摄像功能辅助完成教师设计的交互活动,在课上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交互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通过教师布置的交互任务,激发学生思考能力,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为小组“想点子”“出主意”。交互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团队合作式学习,能够树立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1.5 提供持续多元化的交互评价

衡量学生的最终成绩不是由某一次考核决定的,应该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交互评价应该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这些评价是由学生课前开展交互任务的评价,课中开展交互活动的评价、课堂表现以及课后反思多方面做出的结果。这样的多元化评价才能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估。教师在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的时候要尽量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全面数据,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2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级中医学院、临床学院、药学院4个平行班的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教学。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2.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交互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分为超星学习通移动端平台的课前自主学习,包括课前设计交互任务、确定交互目标、创设交互环境;课中利用多媒体课堂讲授新课、组织交互活动;课后进行活动反思、提供交互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利用移动终端辅助交互式学习模式,研究其对大学英语实践应用效果。

图1为交互式教学模式流程图[3]。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让学生组建小组,然后教师上传本单元学习材料,根据评价标准布置活动任务,小组成员根据教学量规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待学生将整个单元内容学习完毕,进行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收集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先通过导入问题进入新课,接着过渡到课文讲授。这里的课文讲授是指对文章内容进行总体上的把握,分析文章写作结构、写作手法、写作特点以及对文章体裁的分析,并挖掘单元课程思政元素;然后组织学生就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中发布的问题进行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同学根据教师发布的评价标准进行同伴互评。汇报没有通过的小组要根据评价标准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最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课后反思阶段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学生提交本单元思考题作业。教师创建电子档案袋,综合评定学生学习结果,学生参与课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并形成文字材料上传至学习平台。

图1 交互式教学模式流程图

教师在课前对实验班进行随机分组,每班40人,每组8个人,共5个小组。

2.2.1 课前设计交互任务,确定交互目标,创设交互环境

交互任务是课前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给各小组的小组任务,由三部分任务组成,分别是问题型交互任务、课堂互动分享交互任务和课后活动交互任务。问题型交互任务由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上传完成。课堂互动分享交互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课后活动由学生在课后利用智能手机录制功能完成交互任务。课堂分享任务和课后活动可以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主设计与参与。

交互目标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把学习结果设置为目标,学生达到目标的过程就是探究问题和知识的过程。为了避免交互目标之间没有关联性和统一性,教师要根据交互任务来制定交互目标。交互环境的设计要依赖于移动终端的功能,因此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作用进行交互式教学尤为重要。课程学习前,教师利用移动终端发布单元学习的相关背景知识和交互任务,并上传单元相关学习资源,包括音频和视频资料,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开展课前自主学习,将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发布到平台上,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课前讨论。移动终端的优点在于可以时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学习进度,教师可以在后台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并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督促,这就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课堂上教师讲授环节,先由教师指导学生展示各个小组准备的交互任务,各个小组随机展示精心准备的交互任务,然后学生利用移动终端汇报小组对交互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课后的交互任务环节中,各组长组织组员利用智能手机的录制功能完成课后教师发布的录制交互任务。课后,学生利用学习通平台,在线上完成对交互活动的反思以及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

2.2.2 课中讲授新课,组织交互活动

教师要根据教学交互目标和交互任务设计交互活动。交互活动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设计出让学生感到有亲和力的交互活动,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距离,活跃课堂氛围,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2.2.3 课后增设练习环节,提供交互评价

练习是对所学内容的一种检验方式,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以交互目标为依据,课后增设练习环节,指导学生课后完成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交互评价是多元化的,通过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调节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条件,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能力[5]。

2.2.3.1 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促进学生反思,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形成自主精神健康身心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伴互评与自我评价两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自我评价的随意性,增加评价的客观性。这两种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用于课堂上的交互活动环节,每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同学展示交互活动,其他小组的组员依据教师发布在学习通平台的评价标准进行同伴互评,同时要根据评价标准对本小组活动完成情况作出自我评价,课后小组和个人进行反思。

2.2.3.2 教师即时评价、诊断性评价

学生在完成了一定的交互学习活动或回答完老师的提问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则很容易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即时评价非常必要。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展示、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均要作出即时评价,这样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的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前用诊断性评价对学生的原始知识内容、能力水平、学习动机等要素进行测量和诊断,在备课阶段进行全面的学情分析。对学生的学情特征进行需求分析,及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更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另外,诊断性评价还可以用于线上移动端测试,辅助教师掌握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2.3.3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主要包含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学习成果,属于形成性评价。它与课堂教学活动息息相关,所以档案袋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档案袋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各种技能的发挥以及向预期目标迈进的进度,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和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学生期末的综合评价则是根据档案袋中收集的每一次课堂活动、“超星学习通”活动表现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而成。

2.3 实验评价方法

根据2021年第1学期的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四级考试成绩对两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的检测结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4 研究结果

通过表1与表2的实验数据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从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成绩来看,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并且,在四级考试中,实验组学生阅读成绩、听力成绩、写作与翻译成绩以及考试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x±s,n=40)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比较(x±s,n=40)

3 结语

在课堂上对实验组学生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学生。教师充分利用交互式学习策略,将交互式教学模式结合移动终端平台手段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学习模式的各种优势,又可以积极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完整性,强化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活动随手拍”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