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江涛,隋 阳,刘 涵,陈 帅,李东来
(1.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北京,100076;2. 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76)
航天发动机作为运载火箭的心脏,是决定进入太空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满足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航天动力产品一方面朝着整体化、轻量化和高可靠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为适应商业竞争新态势,需大幅降低发动机研制周期和成本。通过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实现航天发动机复杂整体构件制造,以降低研制成本和周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针对面向增材制造的航天动力系统结构优化设计、工艺开发、无损检测等方面进行介绍,总结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动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
基于传统工艺设计的涡轮泵壳体、喷注器等复杂发动机部件,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将多个零件合为一个,采用增材制造工艺成形,虽然减少了焊缝数量,但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这是因为基于传统工艺设计的零件,没有充分考虑增材制造的受几何形状约束小、性能高等优点。为最大限度提高复杂构件性能,需根据增材制造工艺特点,研发复杂构件整体化、功能结构一体化的优化设计方法。
美国NASA 针对航天发动机喷注器开展了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不仅实现了喷注器的一体化设计,同时针对喷注器的局部特征结构进行了面向增材制造的设计(Desig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DfAM),内部悬臂部位实现了自支撑优化设计,解决了喷注器一体化设计后内部支撑无法去除的难题,最终实现喷注器由100 多个零件集成为2 个零件(见图1),研制周期由6 个月缩短为1 个月。
图1 NASA 航天发动机喷注器设计方案对比Fig.1 The Design Comparison of Injector in NASA
航天发动机一般采用再生冷却推力室,内部含密排内流道结构。为了实现冷却效率的最大化,同时满足制造工艺的约束限制,NASA 针对增材制造推力室流道截面形状开展了优化设计研究(见图2),流道截面涵盖了传统的矩形以及新式的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形状,为基于增材制造的一体化推力室设计、制造奠定了基础。
图2 一体化冷却流道截面结构Fig.2 Examples of Various Integrated Channel Wall Structures
德国软件企业Hyperganic 开发了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体素级设计软件,通过算法实现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建模过程的数字进化,进化过程中将生成数百种变体模型,算法对这些模型进行物理仿真验证,筛选出最适合的模型(见图3),最终创建结构-功能一体化的仿生结构推力室。
图3 Hyperganic 智能算法设计的推力室Fig.3 Hyperganic Prototype Rocket Nozzle
美国航天技术公司Launcher 一直致力于将增材制造技术用于火箭发动机的研发。2020 年,该公司采用EOS 开发的M4K 型3D 打印机(450 mm×450 mm×1000 mm),完成了E-2 火箭发动机全尺寸铬锆铜合金推力室的研制,高达1 m,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单一组成部分增材制造推力室。
图4 Launcher 公司增材制造的铜合金推力室Fig.4 The Copper Thruster Developed by Launcher
NASA 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MSFC)主导开展低成本上面级推进(Low Cost Upper Stage Propulsion,LCUSP)项目研究,研发人员开发了增材制造专用的导热性好、高温蠕变性能与强度 优 异 的 析 出 强 化 GRCop-84 铬 铌 铜(Cu-8at.%Cr-4at.%Nb),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研制了GRCop-84 铬铌铜和C18150 铬锆铜推力室身部(见图5),并进行了热试车考核试验(见图6),GRCop-84 铜合金推力室身部和C18150 铬锆铜推力室身部分别累积进行了2365 s 和1443 s 的考核试验,未发生失效。
图5 SLM 成形的GRCop-84 身部(左)与C18150 身部(右)Fig.5 SLMed Combustion Chamber: GRCop-84 (left) and C18150 (right)
图6 GRCop-84 身部(左)与C18150 身部(右)热试车Fig.6 Hot-fire Testing of SLMed Combustion Chamber:GRCop-84 (left) and C18150 (right)
2018 年,NASA 启动了LCUSP 项目的后继项目,即快速分析和制造推进技术项目(Rapid Analysis and Manufacturing Propulsion Technology,RAMPT),该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开发双金属燃烧室增材制造技术。在 RAMPT 项目的支持下,研发人员开发了GRCop42 铬铌铜(Cu-4at.%Cr-2at.%Nb),强度与GRCop84 相当,但具有更高的导热率。图7 为SLM成形的不同结构的GRCop42 铜合金推力室内壁。同时,RAMPT 项目对比研究了冷喷涂、激光同轴送粉熔化沉积(BP-DED)、电子束送丝增材制造(EBF)等技术成形铜合金-高温合金双金属结构的可行性(见图8)。
图7 SLM 成形的不同推力GRCop42 铜合金推力室Fig.7 SLMed Copper Thruster with Different Forces
图8 SLM 成形的不同推力GRCop42 铜合金推力室Fig.8 SLMed Copper Thruster with Different Forces
喷管是发动机核心部件,一般采用再生冷却夹层流道结构。针对SLM 技术难以成形大尺寸喷管延伸段的难题,NASA 提出了一种复合增材制造方案: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成形内壁,铣切沟槽,然后激光熔丝直接成形外壁(Laser Wire Direct Closeout,LWDC)。基于MIG 热源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喷管内壁,相较于传统的锻造板材+旋压的生产方式,其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目前已完成了Inconel 625 和Haynes 230沟槽内壁毛坯件的研制。电弧增材的内壁毛坯件内外表面精加工后,采用磨料水射流铣削的方法制备沟槽,再通过LWDC 技术直接沉积外壁,如图9 所示。产品通过了9 次880 s 点火实验,测试期间状态良好,无异常情况,验证了技术方案和产品的可靠性。
图9 喷管复合制造流程Fig.9 Combined Manufacturing of Nozzle
在RAMPT 项目的支持下,NASA 研究人员开展了整体喷管的激光送粉沉积(BP-DED)技术研究,成功试制了带冷却流道的整体喷管(Φ1016 mm×965 mm,见图10),经结构光检测,喷管尺寸精度达到0.5 mm。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展了激光粉末床增材(L-PBF)GRCop-42 推力室与激光送粉沉积(BP-DED)HR-1喷管复合制造工艺研究(见图11),该方案由于省去了集合器等结构,有望实现发动机的进一步减重。
图10 激光送粉沉积整体喷管(Φ1016mm×965mm)Fig.10 Integral Channel BP-DED Nozzle
图11 L-PBF 推力室/BP-DED 喷管复合制造Fig.11 Coupled BP-DED Nozzle with L-PBF Chamber Development
航天发动机类产品结构复杂,集成化设计后常规检测方法难以实现100%检测,存在较多的检测盲区,特别是针对密排内流道结构,其内部质量、表面粗糙度等方面需要探索新的检测技术来实现有效可靠检测。NASA 针对航天发动机推力室内流道结构开展了结构光扫描、工业CT 扫描等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见图12)。
图12 推力室无损检测Fig.12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Thruster
通过结构光扫描可以对推力室增材制造的不同阶段(成形、热处理、线切割等)进行外形轮廓检测记录,分析推力室整个制造流程中的变形规律。通过工业CT 可以对推力室内部质量以及流道截面形状进行有效检测。
增材制造技术在新一代航天动力系统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推动了航天发动机喷注器、推力室、喷管等产品的整体化、轻量化进程,目前仍需系统、深入开展基于增材制理念的航天发动机结构设计、材料及工艺开发、质量检测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建立成熟的“设计-材料-工艺-检测-标准”体系,为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动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