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龙静
摘要:新课程时代的教育教学,使课程教育更好的适应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成长要求。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劳动教育的作用一直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教育也越来越容易被人们淡忘,所以从学科教育出发,开展劳动教学,不仅可以扩充数学教育的教学内容,还能够使小学生对劳动教育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劳动素养,并指导其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感受数学精神,本文在新教育理念下对在小学的数学课程中,怎样渗透劳动教育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小学数学;劳动教育
一、探索数学知识,渗透劳动教育理念
更好的传授数学知识,是当前小学教师主要的课程教学目标,同时将数字知识有效的传输给学生,也是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基础。但是与其他科目相比较,数学领域的知识和理论都是存在着高度抽象性的,而这个高度抽象性也往往正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路途上的绊脚石。如在讲授学生数学重点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劳动现象出发对学生加以指导,从而使劳动教育成为有助于学生认识和内化数学知识的好助手,也就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
比如,在学习“表内乘法”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涉及到的劳动知识,对学生加以指导,协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具体含义。教师可以从以下内容进行思考:中秋节来临之际,家长朋友们想要自己做月饼送给朋友,家用烤箱一般每层只可以放六个月饼,一共有三层,那么怎样可以快速的计算出一次可以烘烤多少个月饼呢?因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些学生想起可以通过6+6+6=18来得出一次烘烤月饼的数量,还有些同学运用数数的方式查出具体数量,但是这两种形式都没有6×3=18计算的快。经过教师的教学指导,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养成运用乘法口诀的运算习惯。
二、创设数学实践,融入劳动知识
对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进行培养,还需要引导学生尝试使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程实施中,老师往往还能够把劳动问题纳入数学课程中,使学生通过用数学知识处理劳动问题的方法,来进行数学课程核心素质的有效提高,使学生从劳动问题的处理中体会数学实践所带来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克与千克”时,可以将以下的劳动问题融入到课堂环境中来,为学生创建出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拿出生活中常见的大米,让学生猜想一颗大米的重量是多少?带着问题让学生观看水稻生长视频,而后为学生补充,一粒大米会长出15~30个稻穗,同时一个稻穗又可以生产出200余粒稻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计算器,仔细的计算每个水稻结出米的数量,通过称重的形式得出千克这一概念。在下课之前,老师还可指导学生预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古诗文内容,以让学生养成节俭的习惯。而通过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劳动学习,可以丰富数学内容,促使学生进行实践,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还可以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农业文明,继承我国传统美德。
三、拓展教学资源,寻找劳动中的数学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也需要从充实校园教育资源的方面,来使学生们开阔眼界。特别是在网络科技发展日趋完善的今天,若把互联网上的校园生活中的网络资源导入学校课堂中,将更可以起到充实校园学习内容的效果。老师们还可以利用对网络资源的搜集,通过对,劳动生活中典型事例的深入思考,可以将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趣味故事分享给学生,同时构建出数学与劳动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当小学生们认为学生数学的用处不大时,教师可以结合劳动或者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四、博古通今探索,展现劳动人民智慧
中国是个数学强国,从古至今,我国的数学水平就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古代在数学领域所开创出的卓越成绩,都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分不開。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程中,除了面向小学生进行劳动教学外,还应该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感悟到古人的智慧,同时树立起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讲解“比”时,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在授课过程中融入黄金比、黄金分割的理念,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着重宣讲古代劳动人们是怎样在建筑中体现“黄金比”概念的,以此来凸显出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再比如,在引导学生画“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圆规进行联系,同时将古代具有圆特征的事物,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妥善的运用身边的工具,绘制出美丽的图形。这种将古代智慧与现代教学形式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我国小学生更充分的了解我国古代人们的才智,更能够让他们在活动和感受中实现民族荣誉感和创造力的提高。
结论
在小学课堂中加入劳动教学,加强对劳动知识的渗透,不仅能够充实学校课堂的内容,使之在形式上更加丰富灵活多样,还能够使小学生从活动和感受中获得更多东西。为了推动新教学理念的深入落实,本文中主要强调在探寻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融合劳动观念;打造出实践性较强的数学实践活动;丰富教师教学资源,通过对教学规律的探究等策略,期望通过上述措施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向着更良好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洪静.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策略研究——以冀教版第11册教材为例[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9.
[2]李丽,鲁晓红.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