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2.0时代下为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2-06-26 13:54娄元元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流程信息技术

娄元元

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数据整体应用价值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对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将多种信息技术融入到职业教育中来,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学生、教师、企业技术辅导员无障碍交流的校企对接的教学实践,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空间、生活空间、工作空间的时空整合,实现了高效率、高标准的职业素养培养,通过实践应用验证了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流程;校企对接

引言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极大地升级了教学手段,革新了教学方法,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素材,拓展了教学空间,更促使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深化了对教材的理解。教材是确定教学的主题,我们的教学方向是结合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找出便于学生接受和吸收知识技能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适合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仅是依据教材,更应当依据学生的就业指向企业需求。

二、基于信息化手段整合优化教学策略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为服装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重新制定與课程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等通过学生线上学习数据反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和优化,从而形成对教学的反哺。

(一)课程设计方案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为职高服装专业二年级第一学期,共128课时,使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衬衫设计制版工艺》第二版课程教学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通过线上线下学习,掌握衬衫基本框架制图,会看清款式结构特点,对服装内部结构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独立完成服装结构制图。

(二)教学流程设计

《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而言,课程内容较多,实践能力较强,学习难度较大,学习过程枯燥。因此调整优化相关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不同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信息化平台上传相关学习任务,教学视频,参考资料,创建班级QQ群和微信群。此外,课程自建数据资源库,也为给学生推送拓展学习提供了辅助支撑。

三、基于现代企业需求制定开发融合课程

在“互联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我们提出现代企业需求背景下多专业融合为职高学生服务的创新教育理念,提高融合教育的教学质量。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必需,够用”为度,整合岗位课程体系。努力塑造“校企双师”的教育团队。以企业各岗位实际需求的“知识点、能力点”为基础,根据适合服装专业特点,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打造“双师协同、课程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校企对接机制,下面以“时尚女衬衫”课程为例介绍我在《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

(一)课堂教学部分

1.独特的课前预习。信息技术平台: UMU互动教学平台。

主要教学流程: (1) 联系企业辅导员、了解企业服装生产要求。 (2)通过UMU互动教学平台设置课程,推送给学生预习内容:时尚女衬衫结构制图,并发布时尚女衬衫的特点和外形概述。(3) 学生在手机上观看微课演示时尚女衬衫结构制图的绘制过程,提前练习。(4) 学生上传预习作业。(5)教师依据作业情况,找出问题,再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6)由学生通过平台投票选出优秀的作业用作课堂展示,教师再挑出有代表性问题的作业用于课堂辅导。

2.新颖的新课导入。信息技术平台:教室局域网平台。主要教学流程: (1) 通过局域网教师端播放简短的时尚女衬衫走秀视频,情景导入到本课主题。学生情绪渐定,进入上课状况,对新课内容充满兴趣和好奇。(2) 再播放一些比较有冲击力的时尚女衬衫实物图片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课堂有个良好开端。(3)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上不同样式的时尚女衬衫有何共性特征?又各自有着怎样独特的美感?以讨论加归纳的方式走进今天的新课题。

3.有兴趣的体验。信息技术平台:网络直播平台。主要教学流程:针对课前作业的问题分析,特设置了体验环节让学生真听--真看--真感受。

4.多种手段突破重点难点。(1) 微课分解教学。信息技术平台: CAD打板软件、微课录屏软件。 (2) 绘图实践练习。信息技术平台:教室局域网平台、CAD打板软件。学生可以讨论和提问,教师给予即时答疑与绘图指导。

5.分组展示评议。信息技术平台:教室局域网平台、问卷星调查软件,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6.课后巩固提升。信息技术平台:微信交流平台。教师点评,企业师傅帮助找出问题,使课堂评价延伸到课后提升。

(二)教学反思部分

1.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本节课使用了UMU互动教学平台及移动终端APP、教室局域网平台及电脑系统、网络直播平台与直播软件、CAD打板软件、微课录屏软件、问卷星调查软件、微信交流平台等电子设备、系统平台及软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时间上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整合;空间上实现了教室的教学空间、模特走秀的网络直播空间、企业的工作空间的无缝衔接;人员上实现了教师、学生、企业辅导员的良性互动;学习资源上实现了教材、微课、音乐、视频、图片、实物等的主辅互补。这种跨时空多资源的校企互动式教学形式是新颖的、高效的。

2.竞赛机制的设立。课堂教学设立竞赛积分机制,分组练习、组内合作、分组展评,以企业打板绘图四大标准为依据,通过问卷星调查软件投票评价,将评分结果记入小组荣耀值和个人积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与荣誉感,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评价体系的完善。完成任务后,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辅导员的评价相结合,伴随学习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存在的不足、差距,感受到不断进步与获得鼓励的喜悦。

4.任务驱动式教学。利用UMU互动教学平台、教室局域网平台与微信交流平台,通过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的设置以及及时的作业反馈,实现了任务驱动式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5.校企对接式教学。通过校企人员共同参与的微信群,搭建校企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孙阳 现代学徒制“四横五纵”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20(8) :76-79.

[2]姜利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2013,(4) :116-117.

[3]袁舒雯 中小学教师教学生活体验研究[J].宁波大学硕士论,2014,(6) : 5-8.

猜你喜欢
教学流程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的思考
语文倡导“低碳课堂”策略浅析
评课寻其理返璞为求真
低年级聋生数学课堂流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