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旭
摘要:问题意识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问题意识
引言:
目前,中国义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目前在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即只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阶段,可塑性强,好奇心强。因此,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小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现问题,提出各种有趣而有意义的问题,让小学生的大脑充分发挥潜能,让小学生在起跑线上获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纵观中国的教育,不难发现学生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即使是现在,大多数教师都是精英统治时代的产物。在教学方面,中国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这也导致教师采取不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培养许多高分低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只有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深刻地了解教学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未来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掌握一定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保证学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全面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愿问
世界因多元化而异彩纷呈,小学生们也因各有特色而展现无限生命力。老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学生要问什么,问错了、问偏了都没关系,给他问的时机、提问的权力,课课问、天天问,一直坚持,中小学生就会越会提问,就越敢提问。同时,老师也要注意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而对于主动发问的同学,老师也要多给予展示的机会,并加以鼓励引导,让其一直保留发问兴致;针对胆小不善于发言的同学,要站起来,老师必须要给他们机会,讲得对的及时予以奖励,讲得不对的则委婉提出,学生只要肯讲,就进步,并通过表扬使他们品尝展示自我探究成果的成功与快乐;针对不会发言的同学,营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提问。慢慢的,让所有的孩子都开口问问题,并学会提问题。此外,老师们还要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形成公平、民主的师生关系,并引导学生大胆地追问、提出问题,使孩子们在课堂可以"自主地呼吸",并且敢想、敢讲、敢做。唯有如此,才能给社会问题意识这粒种子的生长发育,带来足够的光照、水份、以及适宜的水土,从而促进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创造"有问题"的情景,让学习者自己找到问题
众所周知,在数学教育中对他们来说恰当的教学手段,应当是使他们有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但是人们又必须注意到他们的年龄可能还太小,以至于对于那些事情是对的,对于那些事情是错的,却又无法很好的区分出来。所以,这就需要数学老师认真探索教学方法,使小朋友们既能少走弯路,也能训练出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数学课程中为学生安排几个生活情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眼底下完成几个生活情境模拟,从而找到问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人们一般都明白小学加减法是最基本的知识,而现在我们从成年的视角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却并非如此,因为学生们总是满怀着兴趣,但是却产生了困惑,比如说五加一等于六,学生们可能会疑问为何是这样,但是如果死记硬背的记住了这些答案,就不利于他们认识问题和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这个前提下,使其好奇心和创造性得以尽情的激发,并完全摒弃那些传统的由他们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中数学教师与学生中间没有交互的教学方法。相信只要小学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小学课堂一定会多姿多彩,而小学生的创造力也定会散发出无穷光彩。
(三)教学巧妙结合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教育是一个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除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以外,更要引导学习者在生活中发觉自身的实际,并利用所学解答。又因为我国小学基本知识很抽象单调,为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把生活中的实际介绍在数学知识教育课程中,让学习者通过动手、动嘴、动脑去发觉提问、解答。例如在课堂上"小数乘法”一课时,我选择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生活情景问题:假如小娟加印14张照片,每张照片0.85元她加印照片花了多少钱?(这个例不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先让每个学生开始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再引导学生经过实验、反思、探究去找到正确解决的方法。
(四)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提问欲望
学生对于所学的数学知识点,感觉问题解决不起来而表达突出的心灵现状,而这个心灵现状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悬念。老师要恰当地把要求每個学生进行解决的困惑问题渗透到每个学生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使每个学习者有那种在心中想求通却又毫无办法通过的感受,进而激起学习者对解决传统数学知识教育问题的浓厚兴趣,进而启迪学生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地发现问题、指出新问题,进而学会解题。又比如,老师在数学课上教学"小数除法”的时候,提出问题:小华在计算3.69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点了一位,结果得24.6,这道式题的除数是多少?这种有深度的问题往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子中的教学内容不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学内容)这种具有巧合意义的问题激起了学员们浓厚的兴趣,并促使学员们积极地提出疑问,进而有助于老师们及时导入新课,一举两得。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沟通。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学习是一项双边活动。
参考文献:
[1] 温建红 . 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意义及培养策略 [J]. 数学教育学报, 2014, 23( 1) .
[2] 宋咏霞 . 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意义及培养策略 [J]. 教育现代化, 2016, 39.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