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黑龙江总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在地质工程岩土勘察工作中,主要包含岩土勘察和环境勘察两部分内容。开展岩土勘察工作,需要对土质特性、软化度等展开分析,获得精确数据。在掌握地层状况、水文分布等信息的情况下,能够深入研究施工条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科学支护方案。勘察环境,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展开调研,确认现场建筑物分布状况,做到精准测量各种建筑物与施工场地的距离[1]。与此同时,需要对周围土质进行测量,掌握地下管道、线缆埋设情况。将勘察获得的数据汇总,然后对工程地质展开评价,才能统筹安排施工。作为复杂工程,岩土勘察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复杂岩土结构展开分析,并通过严格检验确认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直接关系到基坑施工质量和安全。使用先进技术开展勘察工作,并完成数据合理分析,才能出具科学的勘察报告,确保施工人员全面认识工程的地质条件、土层结构、土壤状况等,做到合理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做好支护结构施工安排,保证工程建设取得理想效果。
地质工程基坑支护设计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因为不同场地地质条件和不同土层岩土性质等都存在差异,而基坑施工将同时受到土壤性质、地下水位和周围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想要为支护设计提供科学数据依据,需要做好前期勘察工作,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安全或质量问题。根据基坑开挖复杂度,可以确定勘察工作布点要求,因为随着开挖程度从简单变化为复杂,各勘察点距离需要从50 m减小至10 m,以便获得更全的地质数据[2]。在调查土壤性质时,需要确定土层下是否存在软土层或含水层等特殊土层。通常情况下,特殊土层位置较深,在深基坑施工期间可能与这些土层产生接触,因此应做好土层勘察。在雨季施工,基坑支护容易受地下水影响,需要对地下水位置及其变化情况等相关情况展开勘察。根据基坑开挖具体情况,才能明确岩土勘察目标,合理进行勘察内容安排,并做好勘察技术选择,保证勘察工作高效开展。在勘察过程中,需要进行钻探作业,应提前查找有关资料确认勘察区域内地下构筑物及管线分布情况,并根据以往水文地质资料加强土层分布情况把控,编制详细勘察纲要。确保纲要内容与工程建设方案相符,要求勘察深度达到开挖深度2~3倍,遇到坚硬黏土、碎石土等可以适当减少勘察深度,遇到软弱土层应增加勘察深度和范围,才能保证勘察结果全面、准确。
伴随着地质工程基坑支护技术发展,出现了挡土墙、连续墙、喷锚等各种支护形式,拥有各自结构特点,要求做好结构受力分析,确保结构整体稳定,能够为基坑开挖提供安全保障。在结构分析阶段,受土体粘聚力、摩擦角等因素影响,不同位置结构受力存在差异,未能做好力学参数选择将造成结构安全性能下降。为保证支护结构稳定,需要引进先进设计理念,通过建立反馈系统提出完善支护设计方案。但实际岩土工程结构复杂,需要根据场地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条件等展开分析,因此要求根据精准的勘察数据进行土层参数选择,对垂直支护体系进行建模分析[3]。在基坑设置内支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简化分析过程,在各剖面输入不同土层参数,完成基坑深度设定,分析得到基坑周围荷载,选择适合支护形式。在实际设计时,由于支护结构多架设在侧壁岩土层中,对勘察数据精确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地质勘察存在偶然性的情况下,需要适当增加支护结构整体强度,确保结构拥有足够承载力,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深基坑支护过程中,为保证支护方案科学性,需要对土壤性质开展动态观察,通过与以往性质报告比对掌握土壤性质变化情况,做到合理选择结构力学参数,从而有效提高基坑支护技术水平。
在基坑开挖阶段,可能遭遇边坡失稳问题,与开挖作业引发的空间效应有关。在基坑长度较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较为突出,应通过改进支护结构加强平面应变,确保长度方向产生一致开挖效应,有效避免边坡失稳问题发生。在基坑支护设计实践中,应根据场地情况做好变形设计,合理预测变形范围,并根据气候环境做出适当改进。根据基坑安全等级,可以确定变形控制参数,如表1所示,H为基坑深,可知基坑安全等级越高,需要控制的变形量越大。根据基坑安全系数,可以对支护构件承载力展开分析,在构件抗力和外力比值超出安全系数时,说明结构相对安全,能够达到基坑开挖施工要求[4]。作为临时工程,基坑支护应加强安全设计,在周围环境或岩土性质复杂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结构承载力。在深基坑支护中,为保证结构安全,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受力情况进行验算,确定支撑体系强度,在不同工况条件进行模拟施工,确定结构深层位移和侧向位移变化情况,提出有效支护方案。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性较佳的支护方式,能够达到较高基坑支护设计水平。
表1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控制参数
某工程计划建设60栋住宅建设,层高在7~10层,并完成地下车库、商场、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前期调查,了解相关资料,确定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安全、场地和地基均为二级。工程基坑深达6 m,位于城市公路交汇区域,为保证施工安全,需要进行基坑支护施工。为保证基坑支护设计科学性,需要做好前期岩土勘察工作,加强基础施工安全和质量管控。
3.2.1 测点布置
在岩土勘察阶段,考虑到工期紧张,同时采用钻探、贯入试验等手段高效开展勘察工作,做到全面采集工程地质信息,合理判断场地是否存在造成工程基础不稳的因素。根据工程相关资料,在现场布置25个观测点,各点之间保持15~30 m距离。开展实地考察工作,完成施工场地及周围岩土的土质取样。结合实际条件,选用XY-150钻机进行钻探取样,使用130 mm钻具开口,孔径达到110 mm。钻进作业期间,直至达到黏土层可以停止钻孔,从提升上来的钻具下方取样。针对粉土层下方区域,采用旋转钻进方式,并配合使用泥浆护壁防止塌孔问题发生。在岩石取样操作中,按规定从芯柱位置获得样品。
3.2.2 勘察试验
开展触探试验,能够检测卵石层压实度。在试验期间,采用重锤动力触探方式,探头直径达到74 mm,锥角为60°。通过自由落锤,将重62.4 kg重锤从73 cm高度位置落下。将贯入10 cm当成是一个记录点,可以确认锤击数。在粉土层压实度测试阶段,开展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土层稳定性。一般的情况下,粉土密实度在砂土和黏性土之间,塑性指数最大为10,按照规定要求粒径超0.075 mm的颗粒占粉土总量50%。根据密度,对照岩土勘察规范可以确定实测击数。试验时采用自动脱钩方式,圆锤重量不变,从73 cm高度落下,按照贯入30 cm记录锤击数。在场地类型划分方面,需要确认场地中与土层等效的剪力波速等数据,合理进行工程抗震系数设计。在不同测点开展波束试验,采取单口速度检测方法,确认测点距离为1 m,深度达20 m,通过人工激振方式开展测试。利用动测仪采集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够获得相关数据。为对工程地下水位、含水量等进行深度勘察,开展了抽水试验,对基坑开挖范围和周围范围水层展开勘察,判断是否可能发生突然涌水问题。判断存在问题,需要制定降水方案,避免支护结构受到威胁。此外,需要在室内对土样进行固结试验、快剪试验等各种试验,科学开展基坑土质评价工作。
3.3.1 安全评价
根据岩土勘察结果和工程水文地质调查结果,能够对基坑和环境的安全性展开评价。从场地情况来看,拟建区域较为平坦,周围存在较多空地,高程差最大为6.4 m。场地拥有三级山脊与河流,标高可以控制在829.6~836.1 m。基坑施工区域地层主要为平原充填土和粉质黏土,也包含风化岩石、砂砾等。地下水在素填土层中,在地表0.2~0.5 m位置,水量随季节变化。而水质为轻微腐蚀状态,不存在污染问题,要求施工采用耐腐蚀钢筋。在基坑底部位置,主要为粉质黏土,属于黏土夹层。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可知,可以评定为二级。为避免影响周围道路正常通行,不能进行放坡施工。此外,侧壁位置为土质松散的填土层,开挖时容易给边坡稳定性带来影响。从总体上来看,工程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可以利用等值梁法进行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和抗渗流分析,制定科学的支护方案。
3.3.2 支护方案
在基坑支护设计上,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为避免支护结构给周围道路通行带来影响,决定采用锚杆支护方式。采用C30混凝土进行钻孔灌注桩浇筑,将挡土结构布置在基坑距离坑顶1/3位置。采用双层锚杆,在地下3 m位置布置首层锚杆,并在深6 m位置布置第二层,锚杆倾角达到15°。将锚固位置看成是不动支座,将形成的挡土结构看成是梁,能够将主动和被动土压全部看成是外部荷载,对结构内力展开分析,求解静定梁问题。实际在出土压力验算上,地下3 m位置主动土压力达到51 kPa,被动土压为342 kPa。在6 m深的位置,主动土压将达到81 kPa,被动土为435 kPa。在1 m位置,土压为0。在弯矩平衡的条件下,对锚杆水平拉力展开分析,能够确定首层锚杆拉力大小达到99 kN,第二层达到162 kN,根据验算结构,需要将首层锚杆拉力设计为198 kN,第二层为323 kN,支护柱为18 m。考虑到基坑支护施工期间将遭遇雨季,导致结构容易受到地下水位变化因素的影响。为保证基坑施工安全,需要做好底部排水池设计,有效治理上层滞水。从工程后期施工情况来看,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监管,确认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最大为36 mm,周围地面沉降变形量最大为21 mm,均未超出二级安全等级要求。此外,在施工期间开展环境巡查工作,始终未发现道路裂缝、异常水渗漏等情况,说明采取的排水和支护方式有效。因此从总体上来看,采用的支护方案能够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运用多种岩土勘察技术开展全面调研,能够为地质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充足数据,在把握土壤黏度、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支护方式,并通过合理验算结构力学性能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在实践工作中,需要熟练掌握岩土勘察和基坑支护设计要点,做到规范开展各类试验,才能保证获得的数据准确,从而提出正确的支护方案,有效提升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ID:0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