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歌剧《沂蒙山》艺术感染力

2022-06-25 16:05陈颖
民族文汇 2022年32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沂蒙山感染力

摘 要:歌剧《沂蒙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和人民共同抗击日寇的真实故事。讲述了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等抗日军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奋不顾身保卫国家的英雄事迹,揭示了沂蒙精神中“军民融合,生死与共”的深刻内涵。《沂蒙山》讴歌了革命战争中军民之间的伟大情谊,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其中多元化的音乐创作使得民间文化与革命精神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民族歌剧的淳朴,又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历程民族审美相结合,使得整部歌剧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歌剧 《沂蒙山》 感染力 沂蒙精神

一、朴实无华的剧情内容

(一)歌剧 《沂蒙山》以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沂蒙山为创作背景,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保卫战为创作题材,讲述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老百姓和八路军生死相依、同甘共苦、抗击日军的动人故事,歌剧《沂蒙山》的六幕戏剧结构逐渐展示了戏剧矛盾,从生命的消逝到心灵的顿悟,它揭示了革命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人,而是关乎全民族同胞的生死存亡。故事内容凸显了军民在生死抉择面前舍生忘死的勇敢精神,充分展示了沂蒙儿女水乳交融、舍生取义、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二)歌剧《沂蒙山》用歌唱的方式表达戏剧情感,将厚重的历史意蕴、生离死别的情感纠葛,诗化在优美的旋律中,并将戏剧与音乐和谐统一。全剧在林生与海棠的婚礼中热闹开场,全村百姓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中,然而婚礼还未礼成,村子就突然遭到日军侵略,村民死伤无数,房屋一片狼藉,突出了人间大喜与大悲的共同降临,开场就构建了尖锐的戏剧情境,以雄伟壮观的场面吹响了抗日战斗的号角。婚礼现场的大喜与敌人突袭的大悲产生了丰富的戏剧性,在生动表现主人公性格的同时,也奠定了整部歌剧的基调。第二场,渊子崖村的村民迎来八路军,其在危难关头奋勇杀敌解救全村百姓的这种舍身为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村民们,军民相亲相爱相互信任。后面的几幕的剧情跌宕起伏,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林生告别怀孕的海棠奔赴战场,为保护村民撤退与敌人同归于尽; 为了保护八路军,村民孙九龙带领几位村民冒充顶替,用自己的生命换区八路军战士的性命; 女八路军夏荷身负重伤在生命垂危之际将出生不久的孩子交由村民海棠细心呵护,海棠将孩子视如己出; 为了保护夏荷的女儿,海棠的儿子小山子也被敌人残忍杀害,在此刻,军民之间的信任与感情升华到了新的境界。这些舍生取义的壮举展示了普通百姓和八路军崇高的精神品格以及人性光辉,体现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的沂蒙精神。

二、多元化的声部设计

(一)歌剧《沂蒙山》在角色声部的设定中,以民族、美声唱法的演员分别担任,以不同音色诠释人物,既方便观众区分,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例如剧中第一女主角海棠的设定为民族唱法的女高音,第二女主角夏荷则由美声唱法的女中音承担,剧中主要的男性角色也分别交由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和男中音等不同声部和音色进行诠释。除了主要人物的歌剧唱段,剧中还运用了重唱、合唱等多个声部推动剧情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既具有推动故事发展的“宣叙”特点,也具有表达情感的“咏叹”功效。相比从前大多歌剧创作只重视独唱,歌剧《沂蒙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合唱、重唱在歌剧中的存在感,可以说,一部歌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唱与重唱是否达到完美的艺术价值。

(二)在音乐主题旋律的构思上,最为突出的就是以山东民间音乐为素材,凸显出浓郁的地域风格,歌剧以《沂蒙山小调》进行改编,通过采用“掰开、蹂碎”的方法将原版《沂蒙山小调》中的部分素材进行加工改造,将《沂蒙山小调》音乐穿插在该剧中的序曲、间奏中,同时将山东快书、秧歌的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使得歌剧《沂蒙山》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配器选择了竹笛、唢呐、琵琶、坠琴等风格鲜明的民族乐器,在大气磅礴的音乐基调中由增添了一丝温婉,而作为一部历史气息厚重的艺术作品,西洋交响乐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歌剧中的采用大编制的弦乐器描绘出沂蒙山层峦叠嶂的山水美景,铜管乐器吹出的号角音体现出大战在即的压迫感、激励着军民们面对敌人奋勇向前。这种中西合璧的音乐效果使得整个舞台极具震撼力。

三、 歌剧中的民族化

(一)虽然地域,民族,观众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但是音乐不分国界,歌剧中表达的喜怒哀乐的生活,爱情等故事,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作为中国歌剧我们应该借鉴西洋歌剧的优势,在保留中国民族特色的同时,学习西方歌剧的精髓,来创造中国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的歌剧。同时在歌剧题材,艺术形式,思想内容等方面着重进行民族化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艺术离不开人民,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就像是古代的诗词音乐等这些艺术,经历了几千年,后人还是喜欢它。民族歌剧只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避免全盘西化,生搬硬套,才能落地生根,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歌剧。

(二)在判断“歌剧中的民族化”的概念时,可以将“以戏曲板腔体为主的音乐结构和发展手法”和“主要角色运用民族唱法进行演唱”这两个关键点来判断歌剧中的“民族性”。从《沂蒙山》这部歌剧的音乐民族性的角度来看,最为突出的体现了“民族化”这一特点,首先故事题材采用了中国人最熟悉的抗日战争故事,贴合历史现实,音乐选录围绕山东民间音乐《沂蒙山小调》展开,其次歌剧中还出现了煎饼摊、山东秧歌这样的艺术设计,在歌剧的配器上突出民族器乐,极大地丰富了民族音乐的色彩。这一系列的民族化的加入,使得歌剧《沂蒙山》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四、结束语

《沂蒙山》这部歌剧一经问世就获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这部歌剧之所以可以打动观众是因为它强大的民族感染力,它的题材,语言,结构和当地人民息息相关,它用最真实的历史故事颂扬军民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这部歌剧给我们带来的是深刻悠久的感动,语言无法道尽,只期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伟大的沂蒙精神将永远铭记心中。

参考文献

[1]常龙飞.民族歌剧《沂蒙山》艺术感染力浅析[J].音乐创作,2021(02):129-135.

[2]王群,刘晓静.中国歌剧的民族化表达——谈歌剧《沂蒙山》的艺术特色[J].齐鲁艺苑,2021(01):17-21.

[3]陈乾.从歌剧《沂蒙山》看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的发展路径[J].艺术评论,2021(05):73-83.DOI:10.16364/j.cnki.cn11-4907/j.2021.05.008.

[4]曹鵬.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  民族歌剧《沂蒙山》音乐内涵解读[J].中国戏剧,2020(09):39-41.

姓名:陈颖(1997-3-1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西运城,学历:硕士,单位名称: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研究方向:声乐表演。8A0C4CCF-1680-4462-A161-E3702DBAD1E4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沂蒙山感染力
Pygmalion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沂蒙精神”的践行者
音乐课堂语言的艺术探究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盛大开园
沂蒙精神的形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愚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