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摘 要:龙泉青瓷在南宋时期达到顶峰,尤其是“粉青”和“梅子青”是中国青瓷发展史上的一枝独秀。文章从分析南宋龙泉青瓷的釉色和装饰入手,对其制瓷业发展繁荣的历史背景和工艺技术等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哥窑、弟窑的概念定义和龙泉青瓷的装饰发展阶段变化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釉色;装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8.004
瓷器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考古学研究表明,由陶到瓷的嬗变是以青瓷为起点的,无论是胎质、釉色,还是形制、装饰,瓷器都蕴涵着本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和文化心态。作为工艺品,瓷器既要有其本质上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还要有体现其特殊神韵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一点在南宋龙泉青瓷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南宋龙泉青瓷以釉色取胜,其“粉青”和“梅子青”可谓冠绝古今,古人有“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硫酸泛青时”的赞美诗句。
1 南宋龙泉青瓷釉色的历史学观察
中国青瓷发展到宋代,已然是一派百花齐放、繁荣向上的景象,堪称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①。宋代历时320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有数的长命王朝之一,但是南宋与北宋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已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南宋王朝是苟延残喘地在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唯诺偏安,但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南宋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代特征不仅反映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中,也体现在陶瓷器的艺术风格上。唐三彩那种雍容博大的异邦情调和大国胸怀已经消失,充斥于宋代瓷器形制中的是一种幽柔典雅、秀美端庄的文人趣味。
北宋的覆亡直接导致了开封官窑的停废,同时由于北方被金人所占,当时如汝窑、定窑等名窑受战乱影响,已不能继续生产。伴随着南宋皇室迁入杭州,统治阶级仍然需要大批量的生活和享受器具,那么何以弥补官窑停产带来的供需矛盾呢?这一矛盾也为南方制瓷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南宋高祖在杭州承袭故京遗制,设立了新官窑。新官窑共有两处:一为修内司官窑,又称内窑,其产品“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釉為粉青色,亦为紫口铁足;另一处为郊坛下官窑,在今杭州乌龟山下,釉色亦为粉青色。所谓的“哥窑”,有学者认为是指龙泉窑系中独立存在的指定窑口,是龙泉窑系里的一种开片青瓷,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从传世的哥窑青瓷器来看,其釉色较淡,有粉青、炒米等色,突出特点是通身布满裂纹,纹片大小相间,大片呈深黑色,小片呈褐黄色,深浅两色的纹片交织在一起,形成典雅的“金丝铁线纹”,并有紫口铁足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龙泉青瓷的烧造技艺在南宋时期产生了质的飞跃,这是虚心学习官窑的结果②。
早在五代时期,龙泉窑就已经开始烧造青瓷器,产品风格受瓯窑和越窑的影响,因生产的产品较为低劣,价格也很低廉,适合普通民众作为日常用瓷。龙泉窑厚釉产品也称仿官类产品,可分为白胎、黑胎两类,如果说黑胎类产品以模仿南宋官窑的胎釉特征和产品类型相似而著称,那么占绝大多数的白胎类产品则是其在南宋官窑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成书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的《云麓漫钞》有云“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云出钱王……今处之龙溪者粉青,越乃艾色”。其所谓的粉青瓷就是龙泉窑的厚釉产品。湖北省武昌徐家山嘉定六年(1213)任晞晴墓出土的龙泉窑厚釉青瓷瓶,证明了龙泉窑烧造厚釉青瓷的时间在1200年前后,即南宋中晚期。由此可知,龙泉青瓷的繁荣建立在本地原有厚实的民窑瓷业基础上,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且积极开拓进取,才达到了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繁荣程度。
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产生于南宋中期以后,釉质纯净,具有柔和淡雅的艺术效果,这与南宋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南宋皇室和文人、士大夫都有着极深的人文情怀,虽没有了大唐盛世的恢宏气度,但更多地关注人生性命的探索和生活情调的追求,体现的是一种内敛、秀闺的气质。有宋一代,朱熹、张载、程颐、程颢、陆九渊等理学大为盛行,导致其社会风习崇尚的是文人士大夫式的格物致知和内修省身的高雅情调。
据文献记载,从唐代已开始盛行饮茶之风,这是一种追逐生活品质的方式。中国文人从古至今都有一份执着的“道统”情结,青瓷之所以受到文人甚至是整个中国人的青睐,主要就是精神层面上的因素,即青瓷那碧玉般的色泽和质地非常符合中国人对“玉”的崇拜心理,也体现着中国人讲求自然天成的审美情趣。玉,在华夏文化中意味着一种集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神晖的通天神物。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曾指出新石器时代的“玉琼”相当于萨满巫师的通天法器,是沟通天地人的媒介③。玉之美是清澈内敛、含蕴无穷之美,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美。人们对玉的评价和对青瓷的评价是相通的,因为古玉颜色极少纯白,而多为青灰色。此外,中国并不是一个产玉量丰富的国家,对于一般的普通人来说玉是难得之物,因玉本身这样神圣的地位,自然会让有着玉一般色泽的青瓷在人们心中变得崇高。
2 南宋龙泉青瓷釉、胎质和釉色的化学分析与观察
从科技考古研究的角度而言,梅子青和粉青这两种釉色,其整个制造工艺已趋于日臻成熟的地步④。从釉料方面来看,如果其釉料中铁成分或CaO的含量增加,釉色会呈梅子青或豆青色;若釉料中铁含量减少时,则会形成白湖色或月白色;若CaO含量减少而铁成分多时,则釉色可能会是灰褐色或古铜色。也就是说,如果釉的组成不变,则釉所呈现的色调与铁的含量成正比关系,即铁的氧化物含量愈少,色调愈浅,含量愈高,色调愈深。在上釉工序方面,假如制品的釉层上得很薄,不仅不能呈现出晶莹滋润的粉青釉色而变成月白等色调,而且会呈现出“青中带黄”的情况;若釉层太厚,则会发生流釉或产生釉内鸡爪纹及釉面开裂等现象。在烧制过程中,若气氛控制不当,也无法让釉色呈现出美丽的粉青色。具体来说,当烧制氛围是氧化性的时候,釉会呈现为黄色;当烧制氛围是轻还原氛围时,釉会呈现为青中带黄;重还原气氛时,则易产生烟熏现象;在高温烧成阶段,气氛的性质反复波动,釉会呈现青中带黑;高温还原阶段采用湿的木材做燃料时,釉会呈现不美观的灰青色和灰褐色;烧成温度过高,釉会出现流釉或颜色较深的翠青色;烧成温度较低,釉色可能形成半光亮的淡青色。84FD1F7B-10CA-48F5-B4BD-8A446B8D99D8
南宋时期,龙泉窑场为了进行技术创新,弃用了石灰釉,转而改用石灰碱釉。石灰釉的特点是高温时其黏度较低,釉面具有较高的光泽性。石灰碱釉在高温时的黏度较高,如在同样温度下烧成,可使釉厚而不流,气泡也不致变大,釉面光泽柔和,不会产生刺眼的感觉,从而获得丰满优雅有如美玉一样的独特风格。从本质上说,釉是瓷器胎体上的一层玻璃,呈半透明状。一般来说,瓷胎颜色的变化会造成瓷器釉色的不同变化,也可以说,瓷胎的色调对釉的呈色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众所周知,南宋时期龙泉窑所产青瓷的种类主要可以分为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其中又以白胎青瓷为主。白胎青瓷的胎壁要比黑胎青瓷的胎壁厚,质地方面也更加细腻且坚硬,胎色呈现出白中泛黄之态,粉青和梅子青、豆青的呈色即是以这样的胎色为基础的。就目前的考古发现和传世器物的统计来看,黑胎青瓷数量较少,应不是主流产品,其制作一般比较精致,造型优雅,尤其是其胎壁厚度多在1毫米左右,比历代青瓷都要薄。另外胎料中掺加了含量3.5%~5%的铁元素,并在还原气氛下烧成。文献中对黑胎青瓷有“铁骨”和“紫口”的说法,其中所谓“铁骨”是指瓷胎灰黑如铁,而所谓“紫口”则是因为瓷器的釉层较厚,并且为多层釉,进而造成器物的口沿露出紫胎。
瓷土是龙泉窑所在地区的主要制瓷原料,这一地区瓷土的突出特点是铁含量极低,一般在1%以下,极少量能够达到2%。要达到龙泉青瓷所追求的釉色呈现效果,只选用本地瓷土原料作配方很难实现。对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瓷胎成分进行检测,可知其配方加入了紫金土这一物质,也就是说是采用了较为高明的瓷土与紫金土的“二元配方结构”,而白胎制品则可能只用一种瓷土制成。在瓷胎中加入紫金土的功效,一方面能够增加瓷胎的灰黑色调,从而有助于调节釉色;另一方面还能形成所谓的“紫口铁足”器。“紫口铁足”是指瓷器器口的釉层较薄、而器底未被釉层完全遮盖,其主要原理是瓷器烧成之后的二次氧化反应。从另一角度看,南宋时期龙泉青瓷在瓷胎中加入了紫金土,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降低瓷胎的白度,以期达到白中略带灰色的效果,以求釉色更显优雅,更符合当时的审美情味和市场需求。
3 釉色与装饰的协调搭配
南宋龙泉青瓷装饰与釉色的协调搭配也是其一大工艺特色。薄胎厚釉是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重要特点。瓷器发展到南宋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心路历程,青瓷的长期发展使得人们对青瓷釉色的追求不断增强。突出“青”,以求达到如玉如冰的艺术效果,是当时社会的极致追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龙泉窑选择的方法是一方面增加原料中铁的成分,另一方面是而增加釉的厚度。釉与胎的结合本就不易,如何保证厚釉状态下釉与胎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涉及上釉工艺技巧的问题⑤。
南宋龙泉青瓷讲究釉的色调,那种青翠欲滴的厚釉质感是其独步天下的招牌。南宋龙泉青瓷采用多层上釉法,其中解决釉料因吸水疏松、釉层增厚加重而不脱落和坯件不破损是最大的难题。有学者指出,南宋龙泉青瓷用的是多次素烧的办法。具体工序可简单表示为:坯件素烧→上第一次釉→二次素烧→上第二次釉→三次素烧→上第三次釉→最后入窑正烧⑥。釉层越厚,素烧和上釉的次数越多。石灰碱釉在高温条件下黏度较大,流动性小,多次上釉可以烧成厚釉,而且这种釉在烧成后,釉层中会有大量的未烧熔的石英小颗粒、小黏土团粒及大量小气泡,当光线进入这样的釉层后,会产生强烈的散射,这样就使得青瓷釉面不透明,从而使釉面柔和典雅、滋润晶莹,呈现出如玉如冰的效果。如此繁复的烧造程序,不仅使青瓷呈色青翠纯正,而且使龙泉青瓷显得“釉汁莹润如堆脂”,增添了迷人的色泽和质感。南宋龙泉窑又有哥窑和弟窑之分,哥窑以黑胎开片纹著称,弟窑则以白胎厚釉无纹为上。
龙泉青瓷在南宋时期主要以釉色取胜,真正的上品和等次较高的产品大都素面无纹。可是尽管如此,产品中纯净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并不是很多。虽然许多器物的胎釉配方相同,但是由于这种釉对窑炉内还原气氛的要求极为严苛,所以导致很多情况下相同配方的瓷器在同一窑炉内烧成的釉色也不尽一致。使用乳浊性粉青釉的器物是以造型取胜,与之相应的装饰手法,往往是在瓶的肩部或双耳堆塑和粘贴一些龙、虎、凤、鱼等具有动感的形象,与沉静、内蕴的釉色产生了动与静对比的艺术效果。为使器物的造型和装饰能够与其柔和的釉色达到相得益彰的和谐效果,并极富特色,在造型方面追求形体精致端巧、风格简约大方、款式新颖出奇,以碗、杯、洗、盘、瓶、炉等为代表,造型变化多样,丰富多彩,且达到了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和谐,体现出南宋时期青瓷的艺术风格。装饰方面也一改北宋的刻花纹手法,多采用浮雕和堆贴花等方法,部分则只采用弦纹装饰,这既符合薄胎厚釉的工艺要求,又能够突出主题纹饰的技法,体现出釉色与装饰的完美统一。
4 一点讨论与思考
冯先铭先生对于南宋龙泉窑中的哥窑、弟窑之说早已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在撰写《中国陶瓷史》“哥窑”部分时即指出:“黑胎青瓷不是哥窑,是放官窑的作品,哥窑、弟窑的命名本身就值得怀疑,从文献材料看,是后人根据前人传闻演绎出来的。”⑦对此,冯先生列举了以下几点理由:一是明代晚期以来文献记载纯属传闻演绎而来,从史料学的层面而言,其作为证据存在明显不足;二是文献中关于哥窑瓷器的特征的描述与实际上的黑胎青瓷特征无法进行匹配,所谓的黑胎青瓷应不是哥窑所产;三是黑胎青瓷应该是南宋龙泉官窑的产品,或者说部分是由龙泉窑仿造生产。他还认为为了保证皇室、官僚和富豪阶层大量用瓷的需要,在龙泉大窑、溪口瓦窑设立官窑是可能的。
对此,一方面笔者认为文献中关于章生一和章生二的记载可能具有虚假性,但传闻演绎的说法也有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价值。口述的历史会在传播途中不断被建构而失真,但其故事原型也并不都是空穴来风。我们应去伪存真,只有做深入的分析之后才有可能得到少许的历史真实。另一方面在龙泉设立官窑,笔者认为其可能性值得推敲,南宋时在杭州已经新设立了两座官窑,将传统上为民窑的龙泉窑纳为官窑体系是否具有必要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南宋王朝屈居江南后,浩大的军用、贡纳等经费支出已使得财政相当困难。当时巧立名目增税对底层民众进行压榨,对龙泉窑场征收高利税应该会比吞纳并让其陷入官窑的腐化体系中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统治阶级喜爱龙泉青瓷中的极品和上等产品,每年征收或购买相应数量的青瓷器,也并不能说明其官窑的性质。笔者认为在资料不够全面的情况下,我們不能轻易否定哥、弟窑这两个概念存在的合理性。84FD1F7B-10CA-48F5-B4BD-8A446B8D99D8
有學者指出从传世和出土的龙泉青瓷看,其装饰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流行刻画花装饰;第二阶段,主要以釉色取胜,器表大多素面无纹;第三阶段,刻、划、印、贴、加彩等各种技艺大为盛行。纵观瓷器发展史,历史学界一般以北宋、南宋和元代作为瓷器装饰风格发生变化的三个关键节点。而考古发掘材料则表明,瓷器装饰内容和风格的变化与朝代更替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我们看到的情况是龙泉青瓷装饰风格的显著变化多在新时期开始之后发生,釉料的改进和龙泉青瓷装饰的改变无关,其装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代风格的变化,也就是为了迎合时尚、竞争市场⑧。
对此,笔者认为我们首先需要承认历史的连续性和风俗习惯于政治朝代变迁上的相对独立性。对于釉料的改进与装饰的改变是否有直接关系,需要做综合性考察。前文已述釉料中是否含铁,甚至是含铁量的多少都会对瓷釉的呈色产生极大的影响,无论是质的改变还是量的差别。为了使釉色与装饰能够达到一定的协调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审美评价和艺术价值,釉色与装饰要一致发生改变。将装饰变化的原因单纯地归结为迎合时尚和竞争市场可能有失全面。
笔者认为南宋时期虽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尚未形成,市场有限,另一方面,当时官窑已经非常兴旺,瓷器生产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处于领军地位,就连所谓的龙泉窑系中的哥窑也向官窑学习造型和釉色,后来干脆被指定为皇家官府烧制青瓷器,其装饰就必然要迎合皇族等统治阶级的喜好和品位。另外中国社会中“上行下效”的传统比较浓厚,一些崭新的装饰时尚可能是随着某位皇帝的特殊喜好悄然发生。
纵观中国瓷器发展史,龙泉窑系是中国陶瓷史上形成的最后一个青瓷系统,其文化内涵丰富,生产规模也最为壮观,朱伯谦先生认为其地位可以称为中国陶瓷发展过程中青瓷生产工艺技术的历史总成。在文化面貌上,它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窑区的不同瓷业文化系统。宋代形成的官窑和民窑两大瓷业是在不同文化层次上相互关联、互相激荡的产物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陶瓷生产有其内在的历史继承性,在对其做一番长程性的观察后,我们会发现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是众多璀璨明珠中最耀眼的一颗。
注释
①肇靖.中国古代陶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②金文丽.南宋龙泉青瓷缘何鼎盛[J].中国陶瓷,2007(11):77-79.
③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④浙江省轻工业厅.龙泉青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⑤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纪年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⑥周丽丽.关于龙泉青瓷几个问题的认识[J].东南文化,2006(3):71-77.
⑦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⑧徐健超.龙泉窑瓷器装饰纹样的演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2):105-107.
⑨朱伯谦.龙泉窑青瓷[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84FD1F7B-10CA-48F5-B4BD-8A446B8D99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