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在经济新闻采写中不时会碰到一些“硬骨头”,让不容易讲出故事的题材讲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如何从枯燥的新闻题材中挖掘有价值的线索,解决经济新闻写什么、如何写的问题考验着写作者的功力,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作经济新闻报道的“疑难杂症”。文章以近几年重庆日报经济新闻部在“软化”经济新闻报道中的探索为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该报一些报道进行剖析,总结攻克经济新闻报道“疑难杂症”的五种应对之道。文章中关于找准读者兴奋点,在选材、角度和写作技法上大胆突破的建议,不仅能为初学者写出“有血有肉”的报道带来启迪,也能为媒体同行将枯燥的经济新闻题材写得更加生动活泼提供借鉴。当然,讲出经济新闻好故事的方法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写作者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
关键词:经济新闻报道;软硬兼施;四两拨千斤;现场感;节奏;共鸣;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7-0124-03
一、引言
经济新闻是报道和经济现象、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活动有关的新闻,具有专业术语晦涩、引用数据繁多等特点,给不少读者留下难以写作、难以读懂等印象。那么,经济新闻报道能否像其他题材的新闻报道一样有声有色、打动人心?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这就要求写作者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做到“软硬兼施”,利用读者爱听“龙门阵”的天性,讲述让人感兴趣的故事,才能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不过,在实际采访中,由于某些题材的特殊性,经济新闻报道不容易讲出生动有趣的故事,贴近读者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应对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各种“疑难杂症”?近年来,重庆日报致力于丰富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软化”经济新闻写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经济新闻报道“疑难杂症”的主要应对方式
(一)巧用小切口,让冷门题材讲出生动的故事
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一样,讲故事、讲出生动有趣的好故事,是经济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如何通过好故事展现经济新闻报道的力量?河北经济日报社李铁兵[1]认为:“无论题材大小,那些充满空洞概念、空泛议论和‘粗枝大叶’的经济新闻,都是乏味的。好的经济新闻作品,不仅要从大处着眼,还要善于从小处着手,从一个小的、近的、某一点的实体出发,把事物的具体形象和现场的情景呈现到读者面前,然后再告诉读者事实产生的背景、发展情况以及更深层的意义。”
然而,在日常采访中,写作者不时会碰到一些意义重大、涉及面广、领域“刁钻”的冷门选题。这些选题因为没有讲出好故事的先天条件,有时让人感觉无从下手。应对这些“硬骨头”报道,不妨采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尽可能思考新颖的报道角度,从小切口入手,将生硬的题材通俗化、形象化,达到增强传播效果的目的。
2020年3月底至4月中旬,重庆日报推出了“重庆产业链供应链调查”系列报道,稿件总字数超过4万字,共选取重庆经济领域30多条产业链中的9条产业链进行深入采访,涉及笔电、汽车、环保、机器人、生物医药、风电、消费品工业、航空航天及摩托车领域。
产业链属于非常专业的题材,即便是经济领域的专业人士在几十年的浸润中也不见得能把某一条产业链的情况讲深、讲透,要用四五千字的文章来剖析每一个产业链的现状、问题、意义,对写作者来说可谓挑战重重。同时,如果把每一条产业链讲得过于专业,也会降低报道的可读性。
如何实现专业性报道和大众化传播的平衡,让读者一看见报道就提起阅读的兴趣?重庆日报经济新闻部记者经过多次讨论,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采取“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在报道每个产业链时,选取3~4个发生在相关产业链中的鲜活故事,再在版面开头和末尾配上产业链现状、不足以及专家建议等,让该组报道显得有深度更有力度,既为相关领域、区县的补链、强链工作提供参考,也向读者普及了重庆打造产业链的相关知识。
以笔者参与的环保产业链报道为例,该篇报道精心制作标题,以《重庆环保产业在西部实现“三领先”》为主标题,简要介绍了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不足,随后紧跟耐德工业、三峡环保、环卫集团、三峰环境四家重庆环保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市场“淘金”的故事,为该类产业链报道增添了可读性和关注度。写作者还采访了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张勇,请他为重庆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除了环保产业链报道显得鲜活灵动外,其他8条产业链报道也极具可读性。这些报道刊发后,赢得了上千萬的点击量。同时,稿件的生动文风和新媒体产品《“九链兄弟”重庆奇遇记》的创意制图也得到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本组产业链报道在第33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二)调动各种感官,展现经济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经济新闻描述的是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在稿件中一定要讲述通俗易懂的故事,才能让读者对报道产生兴奋感。对此,蒋明[2]认为:“用讲故事的写作手法报道经济新闻,切合了当今读者的阅读心理,因为有具体的人物、具体的现场情节,形象而不抽象,读后犹如身临其境,读者易于接受,也易于被打动。”
如何突出经济新闻的现场感,给读者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笔者看来,写作者必须充分调动各种感官,通过一个个细节的描述,展示能看、能听、能闻、能触摸到的东西,才能拉近经济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经济新闻展现现场感的方法有哪些?实践证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多用短句、名词和行为动词,让句子简洁有力,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2021年9月,重庆日报记者接到采访城(口)开(州)高速建设的报道任务。这是重庆交通建设领域的一次重要报道,因为城开高速通车意味着重庆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所以这条高速公路建设备受关注。但是,按照采访计划,重庆日报“走进城开系列深度报道”要连续推出3篇深度稿件,如果按照常规的交通建设报道方式写作稿件,突出这条道路建设如何困难、如何艰辛,容易把稿件写得零散,无法达到系列报道多层次、多角度报道的目的,改进报道文风成为此次稿件写作的关键。
为做好本次报道,重庆日报记者花了一个星期深入城开高速各施工单位深入采访,与数十人交流,从中收集到有关城开高速建设的鲜活材料和建设趣事,回来后经过反复思考,最终确定了修路难、黑科技和通车期盼3个写作主题,从不同角度讲述城开高速修建过程的不易和建设意义。
例如,在第一篇报道《高山深谷筑“天路”》中,为了突出修建城开高速的艰难和施工风险,就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手段,通过山上、水下、冬天、夏天等不同场景和季节施工中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城开高速修建过程中建设者攻坚克难的精彩经历。本组稿件与常规的反映高速公路建设的题材相比,更加注重细节和现场感的表述,显得更为生动活泼、新鲜有趣,被认为是近年来重庆日报交通建设成就报道中最为成功的稿件之一。
(三)设置悬念和冲突,充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经济新闻要写得好看,选择小切口、巧角度固然重要,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上一些“硬菜”,那就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设置悬念、展示冲突,通过强化故事的节奏,赢得读者认同。
经济新闻报道为什么要设置悬念和冲突?姚运明、李发波[3]认为:“悬念和冲突是故事的基本构成要素。重冲突、情节、描述和细节,这是新闻故事这种信息表达方式的体现。”
就像好的音乐离不开高低起伏的节奏一样,经济新闻报道要烹调出让人难忘的“硬菜”,除了挖掘发生在采访对象身上的故事外,还要通过设置悬念、展示冲突,适当运用设问、对比等写作手法,让有限的文字展示强烈的紧迫感,提高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关注度。
2021年1月,重庆日报记者在采访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的转型升级之路时,花了一个多星期深入采访,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但在整理采访资料的过程中,大家普遍感觉资料非常零碎,不容易写出给力的报道。同时,让本报记者写“自家人”,一旦拿不出有说服力的例子,很容易遭遇“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给稿件写作增添不小难度。
经过一次次思想碰撞,重庆日报记者发现采访过程中的几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过程曲折,讲述出来也容易让人产生共情。大家决定将这些有悬念、有冲突的故事写入文章中,成为稿件的独特“调味料”,以此强化稿件的表现力和冲击力。
例如,在重报发行公司转型升级之路的第二篇报道《从精细化到智能化 “小行家”卖菜有绝技》稿件中,就运用了大量冲突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只有“一场对赌”四个字。在这个小标题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短句,展现了重报发行与天猫商超的一场豪赌——赢了,发行公司将获得奖励;输了,不仅全部订单取消,还要双倍罚款。虽然这个故事只有300来字,但通过几句简单的对话,形象地勾勒出了双方对赌的紧张气氛,展现了重报集团发行公司转型升级过程的艰辛与曲折。
(四)让数据“会说话”,在理性的数据中感受精彩的故事
经济新闻反映经济现象、展示经济规律,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和佐证,有时一篇千字文章出現十几个数据也不少见。但是,数据引用对于经济新闻报道来说,是把“双刃剑”——如果数据引用多、数据处理不好,会让读者觉得报道枯燥,读起来“打脑壳”;如果数据引用太少,则达不到解释的效果。因此,有经验的写作者会选取几个参照对象,通过讲述数据背后的故事,增加新闻报道的吸睛效果。
引用数据的新闻报道能否讲出好故事?胡蕊、程宝元[4]认为:“数据是理性的,是客观的,是冷冰冰的,但写作数据新闻的记者、阅读数据新闻的读者都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大众希望通过数据新闻看到的是社会上的人在做什么,人们面临相同问题可能的选择答案是什么……这些需要数据新闻的写作与表达增加‘讲故事’的技巧,让受众通过数据,看到社会万象,感受到人间温情。”
2020年11月,重庆日报刊发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的消息。如果单纯报道本次人口普查中重庆有20万名普查员走进千家万户的情况,很容易沦为一篇工作性报道。为把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新闻做“软”、做“活”,写作者跟随4名普查员进入市民家庭,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了他们的日常经历和生活变化,并对稿件标题和内容进行了精心打磨。仅主标题《“敲”出来的故事——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看重庆经济社会变迁》就不落俗套,增强了稿件的可读性。
(五)“旧瓶装新酒”,让老故事讲出更多新意境
除了上述四种情况外,人们在经济新闻报道中还可能碰到一种特殊的“疑难杂症”,那就是反复地对同一个领域、同一件事情进行报道。这种稿件虽然写作难度不大,但是操作起来很有挑战性,成为许多写作者很不愿意碰到的事。要攻克这种“疑难杂症”,需要适当地创新写作角度。利用“旧瓶装新酒”,让老故事讲出新意境很有必要。
如何让熟悉的题材讲出不一样的故事?在笔者看来,操作这类题材需要巧劲,这就好比做家常菜一样,翻来覆去地做一种味道,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如果适当对材料、调味料和烹饪程序进行调整,反而能够得到不一样的味道。
以时下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例,2021年,重庆日报记者采写的老旧小区报道稿件不下数十篇,其中仅笔者采写的重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深度报道就接近10篇。如果每一篇都描述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和居民对美好环境的评价,稿件会非常老套,传播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笔者在采访过程中用心收集许多小区改造过程中的“刁钻”故事,再利用各种条件进行创新,对每篇稿件的结构进行了精心设置,争取让每一篇老旧小区改造报道写出与同城媒体不一样的味道。
例如,2021年8月,重庆日报决定采写关于重庆老旧小区改造的深度报道。为将此次报道写出新意,笔者结合当时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所面临的居民意见不统一、公共空间少、缺乏改造资金三大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写出了《看重庆如何破解老旧小区改造“三难”》的报道,并在老旧小区改造的每一个难题中讲述了相关小区居民的经历,还加上了重庆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些典型做法和数据延伸报道深度,使稿件不仅信息丰富、故事有趣,也具有思考性。本篇稿件一经推出就被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转载,使得看似平凡的题材写出了不平凡的效果。
但在老旧小区改造“三难”稿件刊发后的一个月,笔者又接到采写老旧小区报道的任务。由于此前重庆日报已经对重庆老旧小区进行了深入报道,同样的数据、同样的措施如果再次使用,只能是“炒冷饭”。于是,笔者索性从重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梳理出山地城市特色篇、老旧小区就业篇、市场化融资篇、历史文化篇、物业管理篇、他山之石篇六大类选题,每个选题选取发生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三个鲜活小故事(或案例),并配上部门点评和专家声音,使每组报道不仅内容好看,也具有思想性。这种集中火力专攻一点的报道形式,较大程度上展现了重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特色和经验。
三、结语
经济新闻要吸引读者关注,讲故事是重要手段。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关键在采访,关键在思考。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小切口、冲突、现场描写等手段,注重写作方式和结构的创新,将新闻采访中的各种闪光点充分呈现,就能讲出经济新闻的好故事,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各种“疑难杂症”自然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李铁兵,张建悦,陈海明.经济新闻中的“大”“小”辩证法[J].青年记者,2016(27):55-56.
[2] 蒋明.经济新闻如何“活”起来[J].新闻世界,2017(8):7-10.
[3] 姚运明,李发波.讲个故事给你听:故事化,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一种思路[J].应用写作,2006(10):24-26.
[4] 胡蕊,程宝元.大数据与“讲故事”:数据新闻的挖掘与表达[J].青年记者,2017(9):57-58.
作者简介 廖雪梅,硕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经济新闻采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