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红色文化是其珍贵的资源,对加强高校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的有效融入还存在学生认识不足、实践教育匮乏、网络平台不完善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主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主阵地、新兴网络媒体新课堂,努力实现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高校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路径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4.057
习近平曾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强调我们要传承红色文化,挖掘其时代价值,发挥其教育意义,进而推进文化强国的治理理念。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百年的实践中生成和凝练的一种本土文化,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呈现,更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一种精神财富。高校是以文育人的主场域,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做好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未来。因此,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的融合便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高校思政的创新。
1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中诞生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资源,红色文化与其融合,对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极其重要,它对于高校立德树人的落实、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红色文化也增强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1.1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红色文化的融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完善、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高非常重要。高校应重视红色文化,对其加以宣传和弘扬,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化当代青年。红色文化包涵着先辈的奋斗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养分,是一部可充分利用的生动教材,给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用什么培养人”的现实问题提供了鲜活素材。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和成长,实现高校立德树人。
1.2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题中之意
红色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丰富且真实的红色知识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也让学生体会到革命英雄的艰难和中国一路走来的不易,与现在的和平稳定形成强烈的对比感,强化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生只有将爱国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坚定信仰,才能充分地展现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的重要选择
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理想信念,生动逼真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都可以在红色文化里找到鲜活、有说服力的材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红色文化,将其作为载体,有效扩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更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红色文化的真正内涵,从而也真正接受中华文化,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更加活泼丰富,以此发挥出它最大的效应。
2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红色文化与思政的融合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但就当前我国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成效来看,还存在一部分问题,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还存在诸多困境和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并认清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现状,克服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足
大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足,对其理解有偏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红色文化并不仅仅是类似于爬雪山、过草地等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化,它还包括诸如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总之,大学生的认识缺乏深度和广度。对于红色文化的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存在表面性和形式化,只是简单地完成工作任务,进行机械化地宣传,达不到教育效果。并且,由于缺乏有力地监督和整治,网络上出现许多错误的信息,诋毁、抹黑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抗日神剧”的出现,偏离了正确方向,没有有效彰显红色文化。再者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考试及格,从来不关注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极易使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错误理解,达不到教育效果。
2.2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匮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今社会传播主流声音、培育主流价值的主阵地,必须讲出自信,说服人心。但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大多数是一种形式与任务,高校并没有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接受程度,单纯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亲和力,难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这种教育方式严重依赖教材,缺乏互动性与亲和力,实践教育不足。采用现代技术感受文化魅力的方式还没有广泛使用,展现红色文化的形式极其单一,二者的融合存在缺陷,难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2.3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不完善
网络为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打造了红色文化传播与学习的专属网站,但其效果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红色网站普及率低,网络平台不完善,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而且部分高校对于红色网站的建设不够重视,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内容大多为长篇幅的理论及对其的解读、上级文件政策的转发,内容和形式上单一枯燥且呆板无趣,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存在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等情况。
3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青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高校必须深入探索和全面发扬红色文化,将其多方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理论主课堂,创建实践活动主阵地、创新网络媒体新形式。
3.1营造具有红色文化氛围的思想政治主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场域和平台。将红色文化融入其课堂之中,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需深入研究红色文化并探寻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营造课堂中的红色文化氛围。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学生视野。在整体把握现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整合设计新的教学材料或专题讲义作为补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多样化,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更为丰富精彩。其次,要注重方法的完善与创新。要想讲好思想政治理論课,就要完善创新其方式方法,红色文化有效进入学生视野,不断创新讲授方法,采取情景再现法、角色扮演法、真实案例分析法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习兴趣,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课堂丰富精彩,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接受的效果。
3.2打造富有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主阵地
只有将大学生置身于真切的红色情境中,才能使他们在情境中感知红色人物、再历红色往事,才能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高校应积极开展各种红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访、调研,通过组织座谈、交流心得等,将其调研结果整理成历史资料或故事汇编,将实践活动转化为鲜活的文化成果。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地理特点、校情实际,加强与地方红色基地之间的合作,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育基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以甘肃为例,甘肃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八步沙林场、高台烈士陵园、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等,这些革命遗址皆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依托这些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将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的精神养分。通过红色文化主阵地的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了红色文化,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3.3创新突出红色文化主旋律的网络媒体传播新形式
将红色文化融入网络媒体新课堂,创设新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形式,凸显红色主旋律,打造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校园红色文化传播方式。首先,要注重网络红色文化的内容打造,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问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于红色文化地关注点,充分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将其最新成果与学生的关切点紧密连接,打造红色网络精品,从而完善和丰富网络红色文化的内容,并满足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需要。其次,要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在校园网站开设红色文化主题专栏,建设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红色版块,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红色文化网络教育资源,紧跟时政热点,实时更新网站信息,提升其实效性。借助社交软件传播红色文化,比如微博、应用小程序、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展现红色文化魅力,提升学生兴趣,发挥“线上线下”协同作用,发挥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同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探索更贴近现实生活和符合学生关切点的教学方法,把握好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将其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共同发力,培养具有高品质、有才干、有智慧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人民日报,2014-12-16.
[2]安邦.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的三重逻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3):49-50.
[3]满鑫垚,李忠成.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3):157-160.
[4]王春霞.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29-32.
[5]马文萍,王慧.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太原市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05):22-24.
作者简介:李转运(1995-),汉族,女,甘肃平凉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