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哲学十五讲》
作者:杨立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0257-6
出版时间:2019 年3 月
定价:52 元
现今各领域交互相融的趋势下,现代化发展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进行指引,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其中关于对人性、天道、真知之路、治国之道等内容的研究,对探索和解决现代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下展开古哲学思想及其现代化启示的研究,对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提升战略思维和提高管理质量具有现实性意义。
由杨立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十五讲》一书,从哲学体系的大框架出发,集中于我国古代十五位优秀哲学家思想精华的研究,对其中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论语》“仁义礼智”等思想对中国和世界影响都极为深远,道家学说代表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企者不立等立意深远,孟子的研究集中在性善、养气、仁政等方面,庄子集中探讨了知,真知、是非、齐物等是其主要内容,王弼的本体论、言意之辨、解释学等取得突破进展,程颢对佛教进行批判并重新构建起道学的话语权,张载具体探究了形与象、性与心、虚与气等内容,程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生之理、格物致知、公与仁等方面,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为唯心主义的研究就提供范本。作者从每一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出发,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呈现出其思想的固有脉络和结构。该书脉络清晰、眼光独到、见解透彻,书中尤其对隐藏的哲学背后思考和论证的过程的着重强调,对当今该领域专家、哲学专业学生受益匪浅。
集中收录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主要凝聚儒学的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精华,其哲学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基力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取舍,“因材施教”为教师开展分层化教学以及完善教育体系提供借鉴,“性相近”着重强调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主张通过修身养性规范自身言行,微言大义、立意深远、深刻展示人物形象。老子开启了中国古代从形而上层面阐发治国方略的思想传统,这个传统欲使治国不仅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依据,更要有哲学的合理性。提出的“以无为用”,告诫世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企业可运用无为而治策略彻底调动员工积极行动,“企者不立”认为踮起脚尖不能站的长远、自我夸耀和自高自大反而得不到他人尊重。孟子的哲学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民主治国、实行仁政,“养气”主张养浩然正气,当代青年应扛起责任担当的使命,“知言”则是强调增强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程颐哲学中的“生生之理”肯定了从自然到人类社会的贯通,上与下、彼与此等的阴阳对待倒逼事务不断向前发展,人性方面程颐提出树有优劣之分、人有善恶之别,有个体受后天环境影响,继而人心趋变、人性变恶。郭象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属“独化论”,即不与任何事物相联系独立存在的状态,世间万物独立生长、变化直至消亡,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转化关系,其中的本体论着重探究万物生存发展的变化依据,并将本根归结为“气”、“理”“心”。嵇康认为物质和精神世界都可以自由超然,只要修身养性个体变能达到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融合。
“一物两体”思想是张载哲学的主要内容,“虚”和“气”作为其中的思想精华,两者关系恰是本体论与宇宙论的对立统一,只有合二为一本体的独立性将消融,真正意义方能显现。“人性论”主要就人性进行基本评价和价值判断,在广泛吸收各家学说精华的基础上找到符合逻辑的解释,同时也为人性的贪婪和欲望找到合法依据,最终做出回归善的本源是人之性和天地之性。在明确世间万物对立统一基础上,张载就“感”进行深刻剖析,它是万事万物联系的纽带,贯穿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方面面,矛盾的存在是感存在的前提。王阳作为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他提出的“心无外物”直接否认理的存在,强调精神、意识存在的第一性以及物质存在的第二性,客观世界的运转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致良知是人对自己本心的明确认识,亦是人对真理的认知,“知行合一”即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在道德的指引下个体约束自身行为的自觉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哲学十五讲》一书是作者在对哲学史课程进行阶段性、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展开的论述框架,书中清楚地阐释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及思想体系,就每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呈现研究脉络,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透过现象了解其本质所在,其中透过历史的时代感使得过去思想的普遍性特性永恒存在,只有深细解读才能实现与古代哲学家思想的强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