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廊桥水上的徽派建筑长廊

2022-06-24 23:40鲁晓敏吴卫平编辑孙钰芳
中国三峡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棵树彩虹桥徽派

◎文 |鲁晓敏 图 |吴卫平 编辑 | 孙钰芳

安徽歙县北岸桥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人们在关注徽派建筑时,大部分目光聚焦到了民居与祠宇,绵延不绝的粉白马头墙如洪波涌起,黑色的檐瓦勾勒出朵朵浪花,这些是徽州建筑的基本属性。然而,人们却忽略了徽派建筑中的廊桥,它们或点缀在村落当中,或横亘于山水之间,将黑瓦和白墙延展到水上。石拱券和马头墙,粗犷与细腻,明朗与雅素,徽派建筑元素完整地移植到了徽州廊桥身上,“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情调在廊桥中四处可见。民居是徽州人的家庭单元,廊桥是徽州人的公共单元,白墙黑瓦的廊屋里演绎出的是徽州动人的生活故事。

徽商叱咤风云四百年,一代代徽商带回了大量财富,除购田置业、建深宅大院、修祠堂、竖牌坊,也出资修桥铺路,加上民间集资建桥的传统,古徽州地区(包括现在黄山市、绩溪县和婺源县)历经岁月的侵袭,仍幸存着拱北桥、秀阳桥、云溪桥、三棵树桥、长生桥、观音桥、环秀桥、镇洪桥、乐寿桥、安阜桥、桃源廊桥、屏山桥、婺源花桥、理坑桥、题柱桥等数十座古典风雅的廊桥。

北岸廊桥

徽州廊桥中,最精美的当属石拱廊桥,它们与徽派建筑一脉相承,一孔或者多孔的桥身,桥上建有粉墙黛瓦的廊屋,屋内牌匾林立,楹联密布,诗赋绕梁,常伴有精雕细镂的木雕、砖雕、石雕,充盈着葱郁的文气。

北岸廊桥无疑是徽州石拱廊桥的翘楚。它坐落于徽州歙县北岸棉溪河上,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3孔石桥,长33米,宽4.7米,廊屋高5米,砖木结构,两侧立有马鞍形的马头墙,是规模最大的徽派建筑风格的石拱廊桥。

安徽歙县北岸桥,专供老人休息眺望的飘窗。

漏窗是北岸廊桥的一大特色,廊屋两侧各开八扇,正面窗花图案砌出龟背纹和梅花纹,象征着延年益寿和冰清玉洁。背面花窗造型为满月、古瓶、桂叶、葫芦等,有着平平安安、叶落归根、招财进宝等多重寓意。人置身在山水中显得卑微而渺小,那么,就借廊屋的花窗,收纳山水,将天地缩小,将自己放大,窗外一切美景皆为我所有。这或许就是壶中有天地的意境。通过一扇扇造型各异的花窗,徽州人完成了心理转换。设计师在桥上别具匠心地辟出一扇大敞窗,敞窗外建美人靠;也许是怕村人看不够小窗,设计者大胆地开辟一面墙,供村人在此揽清风明月、数飞雁游鱼。这表明了北岸人并不死守陈规旧念,他们将精神上的审美与视觉上的审美有机结合,廊桥的设计者或许是豁达的隐士、或许是才华横溢的读书人,他以各种窗的方式表达自己开放的处世观。每一个开窗都是恰到好处,不大不小,不多不少,明明用心之至,却宛若天成,把文人雅士的氛围渲染到极致。

一般地处村头、村尾的廊桥两侧大多植有老树,可以说,树是廊桥的标配之一。桥头种什么树都是有讲究的,比如香樟树寓意着“香火旺盛”,石榴树寓意着“榴开百子”,这些树无非是祝福村落人丁兴旺,祈福村落兴旺发达。

在北岸廊桥北端西侧的石阶边长着一株石榴,它斜逸而出,却只开花不结果,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北岸吴氏的兴旺,随着石榴的花开花落,吴氏衍生成当地一大望族。特别是近代,众多吴氏徽商扎根上海,在经济领域中多面开花,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徽商财团。发家致富后的吴氏家族营造出一座座街巷纵横、大屋林立的富庶村落。今天的北岸村,还遗留着百余幢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见证了那个“花开富贵”的时代。

休宁三棵树桥内景

三棵树桥与安阜桥

徽州石拱廊桥以中小型居多,比如三棵树桥、安阜桥、云溪桥等,它们大多坐落在水口,桥下波光粼粼,四周水汽升腾,两侧烟树葱茏,山峦起伏环绕,透着朦胧婉约的意境。

休宁县三棵树桥因桥头生长着三棵苦槠树而得名。三棵树桥建于明代,显然比树年长,却被当地人本末倒置地称呼着,人们早已忘却了它原来的名字。桥与树合为一体,随着季节的变化,三棵苦槠树或绿叶成荫、或金黄、或满树火红,色彩的变幻让廊桥变得富有韵律、富有生命力。三颗树桥利用裸露在河床中的岩石为座基,将桥墩垒砌在岩石上,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节省了成本,也较挖基础建墩更结实耐用。三棵树桥前方,绵延的青山连着山脚的村落,白墙黛瓦上升起袅袅的炊烟,一切显得如此诗情画意。

安阜桥坐落在祁门县大坦村的大坦河上,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长30余米,廊屋高15米,这座单孔石拱廊桥是徽商出入徽州的重要通道。安阜桥西侧两层楼阁,东侧一层廊屋,就单体建筑而言,安阜桥西高东低,打破了传统徽派建筑的对称格局,让人看起来有些碍眼。然而,当你把安阜桥放到大环境中去审视时,你会发现,它完美地融入周边景致——西侧山丘向着廊桥方向缓慢降低,安阜桥顺势延续了山体下降的节奏,将桥与茂林修竹连接到了一起,这一切看起来非常和谐与合理。安阜桥浸润在翳郁的山色之中,如同一幅刚刚收笔的泼墨山水图轴,还带着笔尖的潮湿。当年,微风徐徐吹过桥檐的风铃,“叮叮当当”,清脆的金属敲击声如同历史的回响飘荡在山林野地。静听松风阵阵袭来,飞鸟噗噗地振翅,野虫啾啾地鸣叫,泉水激石发出泠泠水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安徽休宁三棵树桥

蓬勃的竹园,翠影衬托着白粉墙,它们是绝佳的搭配,文人雅士最喜欢的意境,一幅清雅的画面有意无意之间出现,廊屋中一扇扇葫芦、花瓶、叶子等形状的小窗,让画面更加精彩。

美国著名的建筑师赖特创造性地在瀑布之上营建了一幢别墅,水从房底哗哗流淌出来,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流水别墅”。早在数百年前的徽州地区,便有无数石拱廊桥静悄悄地站在或急或缓、或大或小的溪流上,远远望过去,这些白墙黑瓦的水上徽派建筑何尝不是流水别墅?只不过美国匹兹堡的流水别墅是私宅,而徽州廊桥是水上的公共空间,徽州先人借鉴了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将青砖瓦房和马头墙搬到了石拱廊桥上,在廊屋外墙开有方窗和风窗洞,起到了移步换景的作用,人与自然结合得天衣无缝。

彩虹桥

江西婺源县彩虹桥是一座始建于南宋的木平廊桥,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以长度、精美程度、科学性等著称,被誉为“徽州第一桥”。

步入彩虹桥,一副嵌字对联清晰可见:清景明时彩画长辉唐旧邑,华装淡抹虹桥常映小西湖。桥上的楹联,通常多见刻于两边的石柱上或者是悬挂的木板上,内容多是描述桥的位置、环境、特征、气势,以及颂扬建造者的业绩等,像此联将彩虹桥的名字、所在的清华镇以及当地名胜小西湖的名字一一嵌入的并不多见,可见撰联人的心思缜密、慧眼独到和构思奇巧。

对联点出了婺源县建于唐朝,它是古徽州六县之一,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但是,对联没有说明彩虹桥的建造时间。正当我有些纳闷时,一眼看到了供奉着大禹的神龛,大禹像的两侧各摆放着一方乌黑的牌位,其中一块牌位上写着“胡济祥”三个字,能够与治水英雄大禹王一道接受村民的祭祀,可见他的身份非常特殊。询问了同行的当地作家傅菲后,得知胡济祥是南宋时的一名得道高僧,正是他化缘捐造了彩虹桥。原来,出生于清华镇的胡济祥时常见雨季涨水时,洪水冲垮村里的木桥,造成桥毁人淹的悲剧,于是立志为乡人募资建桥。历经三年艰辛的化缘,再经过四年建桥,一座长达140米的木平廊桥横空出世,呈现在乡民的眼前。

江西婺源彩虹桥内景

江西婺源彩虹桥

据说,在瓦匠盖上最后几片青瓦时,清华镇瓦蓝瓦蓝的天空中惊现一道灿烂的彩虹,胡济祥认为这是吉兆,于是将桥命名为“彩虹桥”。还有一种说法,彩虹桥名取自李白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不管是以哪一种说法为准,彩虹桥的诞生都带着一份阳春白雪,带着淡雅的诗意。

世世代代的乡民不仅牢记了胡济祥的功德,也不忘主持建造廊桥的主墨师傅胡永班,他的牌位也荣耀地跻身神龛,四时八节接受乡民的香火。在设计彩虹桥时,胡永班发现,如果墨守成规地按照等距布列桥墩,那么其中一只桥墩恰好位于流量最大的位置,这对于保护桥墩是非常不利的,于是将桥墩参差不齐地设立在河流当中,从而避开了汛期洪水的流向。彩虹桥最大墩距为12.8米,最小墩距为9.8米,河面主流量经过的地方墩距较大,流速稍缓的地方墩距也稍小,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洪水侵袭。这种实干的工匠精神是桥墩千年永驻的最大保证。虽然,桥墩间距参差不齐,但在一百多米宽的溪面上并不觉得碍眼,反而挺新奇。彩虹桥的桥墩砌成半个船形,迎水面尖锐如船首,整座桥墩呈流线形向后延伸,三角形的桥墩足以消解奔腾而来的洪水冲击。桥墩条石砌法也非常讲究,条石左右镶嵌,上下交错叠加,条石之间的缝隙非常小,整个桥墩结合成坚不可摧的整体。彩虹桥的设计建造,证明了早在南宋,徽州人就掌握了准确、详细的水文资料和高超的建桥工艺,从而为建造大型桥梁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彩虹桥建于清代,走在木板桥面上,那些上百年的桥板被柔软的脚掌磨去了厚厚的一层,呈现出了凹凸不平的沟槽。桥板的缝隙处,流淌出一条幽幽的清华溪。

徽州人认为造桥是积善积德的重要举措。元初罗环秀遗孀程氏在呈坎村建环秀桥;元代徽商许友山,修任公桥,建高阳桥;明嘉靖年间,徽商佘文义独资造桥,后人便将此桥称为“佘公桥”;明弘治年间,一位寡妇捐出自己省吃俭用的钱财及全部家产建太平桥;清代徽商许克云捐建唐模村高阳桥……

古徽州人有一名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男子走出了家门,跨过了廊桥,从此踏上危机四伏的商路,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能不能回到家乡?一家人在廊桥上挥泪告别,于是,廊桥成了他们望远盼归的象征。

猜你喜欢
三棵树彩虹桥徽派
徽派园林与城市景观的融入
彩虹桥有多长
三棵树:危险的应收与消失的经销商
The Rainbow Bridge/by Cynthia L00mis Gurin彩虹桥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眉山短章(二章)
彩虹桥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情·三棵树杯”全国诗词大赛隆重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