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马金生 刘红霞 王 林 李 霞(石家庄 050035)
提要 目的:研究丹芪生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定益气养阴法对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HF辨治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11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芪生脉饮(连续服用4周),检测患者心功能和血浆NT-proBNP水平、中医证候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9%(P<0.05);与治疗前的临床数据相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LVEF)提高、血浆NT-proBNP水平、中医证候评分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LVEF、血浆NT-proBNP含量、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2组对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芪生脉饮与西医联合治疗可以使CHF气阴两虚证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使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临床疗效确切。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又称心功能不全,是由任何心脏结构和(或)功能障碍,致使心室充盈受损,心输出量降低,导致人体出现以肺淤血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1]。该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目前西医临床多以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药物联合应用,虽可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长期用药所出现的耐药、并发症多、复发几率高等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其应用[2]。因此,急需寻求新的诊疗思路和有效方案。
“心衰”这一概念在中医古典文献中并无记载,根据本病的相关临床症状,可归为“心胀”“心痹”“水肿”“怔忡”等范畴。其病机以本虚标实居多[3],本虚可为心气虚、心阴虚、心阳不振,标实则多水湿、血瘀、痰饮,虚实夹杂是其主要特点。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具有显著优势,究之临床,以阳虚论治者居多,或从阳虚血瘀,或以阳虚水泛施策[4-5]。然,心之虚概由气血阴阳,临床所见,气阴两虚亦是导致CHF的重要病理机制,可见于心衰的整个病程,是心衰的重要因素[6]。课题组基于对该病“气阴两虚”的病机认识,结合中医“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阴阳相济”的辨证诊疗思想,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复方丹芪生脉饮干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CHF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0例气阴两虚证的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观察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7.24±2.12)岁;病程0.4~7年,平均病程(4.4±1.1)年。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9.68±2.38)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8±0.9)年。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资料,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1.1 CHF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7],主要标准有卧位阵发性呼吸困难,单/双侧颈静脉充盈,两肺底湿性啰音,奔马律,心脏器质性改变,肺水肿/肺淤血,中心静脉压增高。次要标准有静卧时咳嗽,活动后气短明显,肝脏肿大,运动耐量减低,心率超过120次/min,单/双侧胸腔积液,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符合以上2种主要标准,或者符合其中1种主要标准和2种次要标准,即可诊断。
1.2.1.2 心功能分级:依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7]。Ⅰ级:患有心脏病但活动无影响,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明显的心衰症状。Ⅱ级:活动轻度受影响。静息时无临床症状,一般活动可引起明显的心衰症状。Ⅲ级:活动明显受影响。静息时可无临床症状,小于一般活动量即引起显著的心衰症状。Ⅳ级:静息时也有临床症状,任何活动均可引起显著的心衰症状。
1.2.2 中医诊断标准: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1)主证:心悸怔忡,自汗/盗汗,倦怠乏力,口干,失眠虚烦,五心烦热;(2)次证:心神不宁,面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四肢欠温;(3)舌红苔薄少,脉弱而细数或结代。
上述证候要素,只要具备主症2项,或者各主症1项加典型舌象,或主症1 项加次症2项,参考脉象,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1)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2)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3)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4)心功能在Ⅱ~Ⅲ级者;(5)符合中医辨证气阴两虚证者;(6)自愿参与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1)心功能分级正常或者心功能Ⅳ级患者;(2)同时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并影响第一诊断、治疗的患者;(3)患有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4)有沟通交流障碍者;(5)非自愿患者;(6)依从性不高、中途转院或死亡的患者。
1.5 方法
1.5.1 对照组:常规给予西药治疗:(1)培哚普利叔丁胺片,2~6 mg/次,1次/d;(2)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25 mg/次,2~3次/d;(3)呋塞米片,20 mg/次,1次/d;(4)螺内酯片,20 mg/次,1次/d。嘱患者严格控制出入量并监测一般生命体征。
1.5.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芪生脉饮治疗,组方为:黄芪30 g,太子参20 g,丹参18 g,麦冬、五味子、当归、白芍各15 g,红花10 g,茯苓20 g。水煎服,1剂/d,150 mL/次,2次/d。4周为1个疗程。
1.5.3 疗程: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
1.6 观察项目
1.6.1 心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1)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2)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3)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是临床检验心衰的指标,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水平越高,心衰程度越重)。
1.6.2 中医证候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以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评定,评分标准: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评分越低说明其心衰症状越轻[8]。
1.6.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中医主次证候明显改善,临床证候评分为较治疗前减少2/3以上;有效:中医主次证候稍有改善,临床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3~2/3;无效:中医主次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较治疗前减少1/3以下;加重:中医主次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加重,临床证候评分超过治疗前。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射血分数LVEF都有所改善(P<0.05,P<0.01),且观察组的射血分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同时,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LVEDd都有所降低,但差异尚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心功能情况相比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情况相比 2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的血浆NT-proBNP都有所降低(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NT-proBNP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NT-proBNP情况相比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所降低,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明显,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相比 分)
2.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相比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0.90%),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相比 [例(%)]
CHF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呼吸困难(端坐性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乏力和/或肝肿大、尿少、水肿、腹水等。目前,西医普遍认为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是由心肌的收缩或/和舒张无力,导致排出量减少,心脏的负荷加重,肌体的血液灌注不足[9],治疗主要针对改善心衰的症状。但是,大多数患者病史较长,长期用药,会出现耐药、并发症多、复发几率高等不良反应。
“心衰”在中医学归属“心胀”“心痹”“水肿”“怔忡”等范畴。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宋耀鸿[10]认为,内脏的功能活动属阳,气血津液等物质属阴,内脏功能的产生及维持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即心阳之温煦功能有赖于心气之推动及心阴(包括心血和心体本身)的滋养,故益气养阴亦是治本的重要部分,需重视其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李文茜等[11]在论治CHF时认为心力衰竭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为主,常兼阳虚、阴虚,而气阴两虚证是其重要证型。陶雯、李七一[12]认为治疗心衰疾病在温补阳气的同时,应更加重视阴虚。本课题组通过临床观察,CHF患者,气阴两虚证贯穿于心衰的整个病程[(1)应用大量温阳药强心而耗气伤阴;(2)气虚及阴;(3)长期应用利尿药伤及气阴;(4)右心衰所致肝淤血,可使饮食摄入减少,脾胃纳化障碍,气阴生成不足]。故中医治疗CHF的更应注重益气养阴。
丹芪生脉饮由黄芪、太子参、丹参、麦冬、当归、白芍、五味子、红花、茯苓组成,有益气养阴活血之功效。方中黄芪、太子参补中益气养阴,现代研究发现,两药具有增强肌体免疫,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增强心肌的有氧氧化供能等作用,具有正性肌力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13];五味子、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可以减轻患者口干、心烦等症状,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肌受损等作用[14];当归、白芍养血敛阴止汗,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加血流量的作用,丹参、红花活血化瘀,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作用;茯苓利水渗湿,具有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诸药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随症加减,可获得满意疗效。
综上所述,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血浆NT-proBNP水平、中医证候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明显改善(P<0.05)。因此,丹芪生脉饮与西医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CHF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或可弥补西医治疗心衰的不足,值得临床参考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