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琳
历史建筑保护进程中,新老建筑缝合是实现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新老建筑的艺术价值除了建筑本身的艺术性打造以外,两者缝合处的艺术性也是影响新老建筑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
本文首先明确了新老建筑在进行缝合艺术时应注意的要点与设计原则,仅针对改造过程中两者缝合处的艺术处理进行探讨。通过对上海市中环广场这一实地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归纳总结出新老建筑的建筑基础、墙体、屋顶及门、窗等各部分交界处的艺术处理手法,从而实现新老建筑高度融合。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空间逐渐拥挤,现代建筑的发展逐渐蔓延到历史建筑生长空间。近现代以来,历史建筑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历史建筑保护的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新老建筑相依共生成为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老建筑缝合处的艺术处理是体现两者融合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两者缝合处工艺的良好艺术表现也将成为共生建筑的亮点。
上海市有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都采用了新旧缝合这一再利用手段,也都在新老建筑缝合处的艺术处理上有所注重。本文选取了上海中环广场作为研究案例,分别探讨新老建筑基础、墙体、屋顶、门、窗及其他构件交接处的工艺表现形式,以期得出新老建筑缝合的艺术表现策略。
图1 上海中环广场现状图
上海市中环广场裙房部分的前身是法租界公董局,后又作为上海市政府社会局、教育局等机构办公处,到了1958年比乐中学迁入使用。直至1999年建设中环广场时将原建筑大部分拆除,仅留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部分沿街建筑,将其作为38层中环广场的裙房,并通过中庭将两者连接起来。
老建筑作为优秀的艺术遗产,自身就极具艺术性,因此在修复时,保留了原有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构图的特色立面,同时按照“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复原了老建筑的老虎窗、檐口、门楼以及木结构屋顶等部分,主入口处的防潮层、女儿墙等也依旧使用仿石材质,确保在保留历史建筑原真性的同时又能实现与现代建筑空间完美衔接。
在内部空间再塑造时,注重对原始墙体、窗洞的再利用方式——原墙体大多作为展示和分隔功能,已不再是原来的承重结构;窗洞则采用“在内部嵌套新的窗框”的方式来保证沿街历史立面的一致性与原真性。
改造后的历史建筑已不再延续其自身功能,通过转换结构承重体系的方式来激活历史空间,使其具有更多的使用可能性,也能植入新的现代功能,融入现代建筑生活。作为新建38层办公楼的裙房部分,在老建筑中置入商业、休闲、展览等现代功能,能够弥补办公楼建筑的功能单一性,实现新老建筑相互依存共生。除此之外,交通空间的置入也是增加建筑实用性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在新老建筑交接处置入电梯,能够增强新老空间之间的联系,同时具有较好艺术表现的楼、电梯间形式也能够成为衔接中庭处的一大亮点。
新老建筑缝合处过渡空间的品质是影响两者融合度的重要因素,除了保证空间功能实用性以外,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至关重要。强调过渡空间的艺术性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材质的艺术处理。这类做法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与老建筑相似或相同的材质,以追求形式和风格上的统一;二是利用现代材质与老建筑形成强烈对比,同时在元素上追求统一,从而显现出缝合处独有的艺术美感。2、装饰元素的艺术处理。这类做法通常会提炼老建筑、新建筑的建筑元素,并将两者的共同点体现在装饰中,寻求风格统一,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将风格迥异的新老建筑圆滑地连接起来。3、内部风格的艺术处理。根据黑川纪章的“灰空间理论”所述,过渡空间应当在采光、风格上都有所缓和,能够增加空间的艺术层次,从而协调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使其趋于完美统一。
为了使历史建筑与新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合生长,除了对基础部分实施承托加固以外,建筑外立面的衔接也很重要:首先是尊重历史建筑原有的风格特色,对房屋底端的踢脚部分重新刷漆、翻新,恢复历史样貌,强调历史场景中红色砖墙和白色踢脚线的色彩对比,保留历史记忆;其次是注重新老材质的衔接——现代金属板材料通过裁剪,与历史墙体底端完全嵌合(图2),通过新老强烈对比来展现出共生建筑的艺术性,同时无缝嵌合工艺也很好地杜绝了潮湿、虫害等问题发生。
图2 建筑踢脚拼接处
建筑墙体的艺术性是视觉艺术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如何处理好新老墙体之间的拼接艺术也是历史建筑与现代空间缝合艺术性打造中的重要一环。由于历史建筑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新老交接建筑中的历史部分既作为使用空间,本身又具有一定的观光性质。因此在处理时与踢脚处处理手法相似,将现代金属板按照建筑外轮廓进行裁剪,以迎合历史建筑外部形状的方式来寻求形式统一的艺术感(图3)。还有一些内部墙洞的处理则略有不同——在柱或墙边缘砌筑50mm的水泥砂浆耳垛,再将金属饰面装配在耳垛表面(图4),从而实现不伤害历史建筑墙体而完成装饰的目的。
图3 墙体拼接处
图4 柱墙拼接处
屋顶是该处历史建筑艺术性的极大表现处。原历史建筑为三角木屋架支撑结构,屋顶为四坡顶陶土瓦,各面屋顶上都有向外突出的老虎窗,形成强烈的秩序感;建筑檐口有装饰构件和砖砌线条;窗楣及窗台的装饰也运用了方式材料,与上下两层窗户洞口形成呼应的几何秩序感,这些细节都透露出历史建筑独特的艺术性。在新老建筑交界处的中庭屋顶做法则是提炼了历史建筑中三角木屋架元素,并利用现代金属结构制作为“金属三角屋架”(图5),柔和地过渡新老空间。
图5 中庭空间屋顶
该历史建筑的门窗造型十分考究,工艺精细,且考验施工技艺,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修复完好保留了老虎窗、檐口、门楼等部位,极大地保持了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在一楼和二楼有现代业态置入的空间里,门窗的保护也别具一格:窗户原始洞孔的大小、形状均不变,窗框也恢复旧制,使得建筑外立面保持历史感;在窗框内部增设现代装饰异形窗框,遮挡外部窗框轮廓,使其内部空间的现代感统一而不突兀,从而实现新老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性(图6)。
图6 同一窗户内部(左)、外部(右)对比
历史建筑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故事与文化,也是人类文明中不可多得的艺术财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历史建筑逐渐从现代生活中脱离开来而走向衰败和坍塌,同时新建现代建筑与保护历史建筑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因此新老建筑缝合是唤醒历史建筑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新老建筑缝合处的艺术性能够促进新老空间融合度的提升。这类艺术性的表达又具有较多的限制,首先是要保留历史空间的原真性,不能因为装饰艺术而掩盖历史建筑本身;其次是要置入使用的空间,从而真正实现让历史建筑“活起来”;最后是在新老建筑过渡空间的艺术处理上要缓和得当。以中环广场为例,通过基础与墙体交接部分中现代金属板的嵌合以及原始建筑本体的保护来尊重其原真性,又形成了新老对比的强烈美感;在屋顶部分衔接时提取了历史建筑中“三角屋架结构”和现代建筑中“金属材质”,形成了“金属三角屋架”作为过渡中庭空间的屋顶,缓和了新老建筑之间的风格矛盾,使建筑整体更加和谐统一;最后在门、窗的处理上采用了内外两套窗框——外部窗框与历史外立面和谐统一,保留历史风貌;内部窗框根据室内装饰风格自定义,增强内部现代空间美感,两种风格互相尊重,互不打扰。通过缝合处的艺术处理能够使新老建筑联系更加紧密,也更有利于历史建筑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