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心愉
1840年以来,上海的西学东渐至先,成为新式教育制度改革的先驱。清末民国时期的高校建筑,可被视作书院学制改革、教育理念转变、中西文化交融的有形史料。建筑装饰既与结构构造、材质特点、制作工艺等物质技术因素密不可分,又是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社会民俗民风等文化艺术因素的物化载体。
以往对近代高校建筑的研究中,多围绕武汉、广州、南京等地,以教会大学的“中西建筑交融”较为集中。侯幼彬从观念入手,细致论述了传统道器观念和本末观念、以及浓厚的学院派思想对近代建筑中西交融的时代局限;季勇、张健全面观照了上海近代高校建筑的发展阶段,并针对建筑形态进行了风格探讨;本文拟聚焦建筑装饰造型、纹样、材质等装饰意匠,限定清末民国和上海这一范围,对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东政法大学校园建筑进行调研,进一步提升对其装饰艺术、物质文化成就的理解和认识。
上海近代高校建筑伴随着上海近代教育发展而起,其发展历程结合近代教育史相关研究,或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为萌芽期,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开创办新学之风,产生上海官督商办高等教育;第二阶段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末,即本文聚焦的清末民国时期,这一时期可谓是上海高校建筑的蓬勃发展期,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以书院为代表的传统教育逐渐被新式学堂教育所取代。在此期间。尽管伴随着内忧外患与民族国家的建构,“救亡图存”“民族至上”成为主要的思想倾向,但“以西洋物质文明发扬我国固有文艺之真精神”“融合东西建筑学之特长,以发扬吾国建筑物固有之色彩”也成为当时建筑界人士孜孜以求的目标与理想。第三阶段即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在战争的影响下经济衰退、政局动荡、民生凋敝,近代教育发展踉跄前行,校园建筑营造也趋于停滞。
交通大学由晚清官员盛宣怀奏请创办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高校。至今保留有中院、体育馆、工程馆、执信西斋等13处清末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的设计师包括牧师出身的美国人福开森、留美归来的图书馆专家沈祖荣、庚款留美的庄俊等,这些建筑师们大多接受过系统的学院派建筑教育,既有国粹主义文化观所制约的传统道器观念,又有近代建筑教育所带来的学院派观念,从而形成建筑观念的汇合。
华东政法大学因选址于圣约翰大学昔时旧址之上,故今时华东政法大学的校园里仍保留了诸多建筑。校长卜舫济是一位坚定的基督教传教士、亦是一位将毕生心血倾注在中国教育事业的教会教育家。他亲自为怀施堂建筑风格定调,要求保留中国传统大屋顶的线条美。他主持下的校园建筑营造始终坚持留有中国古典建筑的痕迹。尽管部分建筑被梁思成先生等学者评价为只学皮毛的形式主义建筑,但此种设计手法毕竟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文化混合成了一个有形的实体,并绵延成一种建筑风格。
清末民国时期的高校建筑装饰多集中于屋身与屋顶部分,依照装饰在建筑中的视觉顺序,分以下四部分进行赏析:
上海交通大学的中院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福开森设计绘图并监造。中院是为西式折衷的典范。山墙顶端的半弧形里有棕榈纹的纹样寓意着蓬勃的生命力(图1)。南立面底层有外廊式柱廊(图2),以列柱与连续多样的拱券式窗框为主要构图装饰元素。拱券红砖勒边,正门两侧拱券下有水泥棕榈纹花饰,生动的线条构成生命化的有机纹样,富于韵律、节奏鲜明;窗下几何形红砖为饰,凸显巴洛克风格的虚实、深浅及材质粗细质感的对比,增润艺术气氛。
图1 上海交通大学中院山墙
图2 上海交通大学中院门廊
老图书馆由留美归来的图书馆专家沈祖荣主持设计(图3)。建筑入口处门廊为庄重的合抱式台阶楼梯,立面是经典的三段式构图,凹凸过渡更显层次,砖砌线条繁多并嵌入白色浮雕。在柱头、窗楣的三角形区域、拱形门的沿边装饰,多以莨笤为基本元素,辅以棕榈、桂叶与几何纹样,勾勒造型丰富柔美的水泥花饰(图4)。
图3 上海交通大学老图书馆
图4 老图书馆砖饰壁饰
华东政法大学顾斐德体育馆建于1919年,飞檐翘角下是简洁的立面,几条线描是对木构的简略表达,浮雕装饰亦是一种竖向的垂直表述,整体建筑更显细腻优雅。榫卯是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之精华,穿插、拼接的木结构具有强烈的层次感与立体感,而在折衷主义手法下则通过线条、色块、几何图形赓续“传统味道”;通过雕刻、绘画等方式,将建筑装饰扁平化。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弃繁求简、务实求变的思潮。
霍格别墅原是英商霍格的私人住宅,建于1863年,是一幢英式乡村风格木构建筑,最与众不同的是其用铁皮覆盖的屋面。霍格别墅又以红色的木梁柱、木门窗与歇山顶挑檐作为装饰,三层塔台的重檐四角攒尖顶具有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风韵。屋顶的曲线,向上翘起的飞檐,使得原本在视觉上沉重的铁皮大屋顶瞬显轻盈(图5)。
图5 华东政法大学霍格别墅
沿用传统造型的窗栏。怀施堂正立面中央设塔楼,清水砖墙配以西式拱券外廊式构图。这栋建筑沿用了诸多“经典传统符号”——四合院式布局、歇山顶屋面、青砖蝴蝶瓦等。“窗栏之体,不出纵横、欹斜、屈曲三项。”循此而进,演绎出井口字、步步锦等图形。这种设计霍格别墅都似有流于形式,浅尝辄止之嫌。屋檐的起翘弧度与梁枋等镂刻装饰仅是机械沿用民族建筑装饰构件,实难弘扬民族固有文化深厚之底蕴,故被梁思成先生评为“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辞藻也欠雅驯”,但先生也肯定了这种努力是“中国精神的抬头,实有无穷意义”。
弱化结构作用的斗拱。新建楼由庚款留美的建筑师庄俊设计,新建楼屋面出檐、身形挺拔。建筑造型不再模仿传统的北方宫殿样式,转而提炼、概括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元素并融入建筑轮廓线条。为使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与中式元素相生,建筑师在此对“斗拱”不再强调色彩装饰亦不做“仿木处理”,并调整其体量弱化其结构作用,创造了一种“质朴而略显中国色彩”的装饰(图6)。
图6 上海交通大学新建楼
从高校建筑着眼,清末民国时期折衷主义建筑的发展特点或可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建筑材料多元化。传统砖木与当时流行的水泥、玻璃、金属,极大丰富了建筑的材料语汇。结构体系、材料加工技术的更新不但解决了建筑的功能问题,也为建筑装饰提供了新的形式。其二,建筑结构装饰化。如今所说的许多建筑装饰,起初都“不是为了美而建造的”,是从实际的需求产生。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得以优化。其三,建筑色彩轻量化。清末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建筑的普适性、实用性愈发强调。批驳繁复装饰、崇尚自然简朴的材质美感成为新的审美风尚。就如怀施堂大量使用青砖、蝴蝶瓦等,不施粉饰,彰显材料本色,表露出对当时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思想的尊崇。
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工业文明支持的西方文化处于相对高势能状态,使其在对外交流方面出现一种普遍现象:处于相对弱势的国家在现代化初期,本土人要求全盘西化,而外来的教会势力等却出于自身不同的动机,选择了折衷的路径;但随着现代化发展的深入,本土人对西方文化从“博观”进入“约取”阶段。以建筑为例,则体现为“只采取西方技术的优点,而不盲从其形式”。这一过程即为民族传统意识的离异与回归。
若将高校建筑与官式建筑带入这一过程,可以看到,这两者都展现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一般过程。蔡元培认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大学的精神或灵魂,陈寅恪先生则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高度概括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大学文化精神的坚守。高校建筑是大学文化精神的物态叙述,高校建筑及装饰在营造时便表现出更强的装饰风格兼容性与设计思想前瞻性。以交通大学为例,建筑风格上,具有明显西式折衷的中院、现代装饰艺术风格的工程馆,乃至后来的中国古典主义样式的新上院在校园内共荣共生;就建筑体量而言,无论是通过组合柱式营造庄严感的老图书馆,还是通过窗间长框与墙面装饰线条强调建筑挺拔身躯的容闳堂,在凸显建筑功能,致用利人的同时,始终观照着学生的心理需求,重己役物。建筑感染学生的心态、塑造时人的心灵、外化着城市,上海近代文化的兼容特征——“海派”城市性格也与此不无关系。同样是环境育人,官式建筑更多采用“民族形式”作为国家身份的象征。受到西方建筑学教育的第一代建筑师,在代表中国社会统治阶级的官式建筑中,彰显西方建筑强调的纪念性与神圣性,使之成为官方建筑和市政公共建筑主流的风格取向,与其说是“文化复古”理念的诉求,毋宁说是“政治传承”话语的呈现。
上海近代高校建筑的发展多集中于清末民国时期,时值欧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唱着重头戏,在诸多方面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的发展。当欧美传教士与建筑师探寻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文化适应法时,一代中国建筑师也在通过自己的不断尝试,以期平衡中西建筑文化的矛盾,两者共同促成了近代高校装饰艺术与建筑风貌的形成。这其间经历了尊古卑今的抗拒、唯恐居于人后的盲从、再到以实用性与民族性为基础的探索。上海是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高校则是建筑艺术思想的渊薮。因此,对清末民国高校建筑,以及建筑师的设计博弈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不仅对当下校园建筑装饰、建筑风格以及风貌规划有所启发,也有助于在新的百年未有之变局时,具有民族艺术意志的建筑装饰格故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