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婵
一、教材分析
《搭石》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作为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3.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2.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四、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3.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什么是“搭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爷爷一起认识了搭石,我们反复咏叹了这句话──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一排排普普通通的搭石联结着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情感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一起走进课文,发现美,感受美。
(二)合作研学
默读课文2—4自然段,完成研学任务: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要求:1. 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然后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2. 在小组内交流,先读所划的句子,再谈体会;3. 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灵活进行学习。
预设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 指名朗读,质疑:读着读着,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2. 理解“踏”;
3. 體会淳朴乡风,丰满人物形象。
预设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指名读句子,谈体会;
2. 理解“协调有序”;
3. 结合画面,理解“轻波漾漾,人影绰绰”;
4. 美读佳句,背诵积累。
预设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 指名朗读;
2. 师(质疑):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3. 理解“理所当然”;
4. 先扶后放,写话训练。
小练笔: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把心中想象到的画面写一写:
假如遇到年幼的孩子走搭石,___________总要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自主研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顺学而导,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走进淳朴的民风,从中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和用词的精妙,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并通过仿写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总结全文
1. 师小结: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其实比这道风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啊!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5自然段。
2. 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3. 小结身边的平凡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的心。早上,老师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笑脸,你们非常热情地欢迎老师,让老师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这是一种美;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是一种美;在汽车上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要以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升华情感,感悟普通“搭石”中所蕴含着的崇高的人性美,感悟文本的表达方法。
(四)课外练笔
师:是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让我们回去后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的训练,最终的目的就是语言的运用,从说到写,拓展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八、板书设计
21. 搭石
风景美 画一般的美感
为他人着想
心灵美 协调有序
理所当然(谦让、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