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洁 甄真 吴迎年 李玥 白菁
[摘 要] 以地方高校新工科实践创新教育为例,实施实践创新教育体系改革与提升。秉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信息特色,构建了“课程教学+实践创新+项目孵化”三位一体的递进式“创新链”。以“课程+”“平台+”为支撑,“导师+”“经费+”“制度+”为保障,打造实践创新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环境。重构知识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形成助推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合力。通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实现创新,进一步用专业知识开拓创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 实践创新;课程+;平台+;创新链;生态环境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新时代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及实践”;2019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融合·开放·创新: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研究”(19JDJYA001);2020年度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个性化人才培养智能数据中心建设与实践”;2020年度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科交叉多方协同的信息特色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E-DXKJC20200506)
[作者简介] 米 洁(1971—),女,河北唐山人,工学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化集成设计、高等教育研究;甄 真(1991—),女,北京人,工学硕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质量科副科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吴迎年(1976—),河北晋州人,工学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智能物联与人机协同控制、智能制造与数字孪生技术、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1-0053-04 [收稿日期] 2022-02-16
高校开展实践创新教育,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1]。教育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新教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学研用结合、科研与竞赛促进等对策和措施[2]。通过教学过程引导、学业指导、创新性科研项目等途径指导实践活动,开展了分阶段、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探索性改革。我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接国家和行业发展战略需求,突出信息特色,改革培养模式,优化教育体系,多方协同联动,形成助推实践创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合力。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以学校实际为依托,提出通过创建实践创新教育的生态环境,让学生沉浸式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塑造人生价值。
一、加强教育教学顶层设计,构建实践创新的生态环境
(一)以培养方案持续优化引领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是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得到学校高度重视。历经十余年的四次培养方案修订,使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和递进发展。学校不断推陈出新,从最初的设置综合性、设计性综合实践,发展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试点班中设置一年的企业实践,直至设置独立夏季学期丰富综合实践创新,拓展培养渠道,将实践创新学分的要求纳入培养方案,结合智能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新实践、创业基础等方面的课程,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二)以专业的信息特色助力實践创新教育
依托学校机械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优势特色专业和优良师资,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以兴趣爱好为引领、技术创新为目标,开展系列实践创新的教育改革。构建了“课程教学+实践创新+项目孵化”三位一体的递进式“创新链”,以“课程+”“平台+”为支撑,以“制度+”“导师+”“经费+”为保障,形成实践创新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环境。
二、强化教学改革的内涵建设,打造实践创新体系“升级版”
(一)深化实践创新“课程+”教学
1.夯实专业基础,加强教学计划内综合实践课程。强调课程体系中的实践创新环节四年不断线,各专业设置由浅入深的综合训练环节,以工程项目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管理过程为载体,构建综合性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突出特色专业优势,打造信息特色实践课程。借鉴学校武术、水中、消防、家庭服务、物流机器人的竞赛及科研成果,融入信息科技最新发展,开设23门大数据、机器人系列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智能控制、应用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能力。开放课程面向共同体21所成员、卓越联盟16所成员,用真实环境实训锻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积极引入网络资源,建设在线开放实践课程。扩大实践创新教育的覆盖面,学校实施通识教育选修课在线学习和学分认证制度,教师自建线上课程“证券投资学”,两年来开课3次,选课人数达3万余人次;积极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资源,从“尔雅”在线通识教育课程中引入16门创新创业类课程,通过配备相应的课程辅导教师,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拓展培养途径,构建分层分类实践创新项目体系。学校每年设置开放实验100余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培计划、实物毕设等实践创新项目600余项,组织科技竞赛63项,实施创业项目50余项。项目体系在纵向上让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均有适合自己的项目;在横向上覆盖全校41个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还可以组建跨学科团队攻关;在深度上分国家级、市级、校级、院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深入技术创新的高层空间。
5.依托创新创业研究成果,出版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材。学校实践创新专职导师李建良、谭祖卫长期从事创业管理、企业成长及创业投资领域的研究,担任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评审专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总结开展创新创业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出版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丛书》《股权投资学》《企业有效成长阶梯》等相关教材,并应用于实践创新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实践创新“平台+”建设
1.激发兴趣,组建科技社团和创客空间。学生自主创建无人机、足球机器人、智能车等19个实践创新社团,学院组建不同特色的创客空间,让有共同兴趣的学生一起研讨解决技术难题。各学院每年组织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的科技创新竞赛,邀请校内外专家加强专业培训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校每年组织暑期训练营、创新科技节,开展多样化创新体验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2.建设跨学科专业的实践创新教育平台。学校持续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拥有市级(含)以上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基地7个,卓越工程师联盟开放实验室1个。大力促进各类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训练,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3.利用科研资源,提升实践创新教育成效。现代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重点课题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实验室,设立研究课题向本科生开放,搭建知识与能力双向促进的实践创新平台。鼓励专业教师发挥科研优势,建立开放机制,实现学科科研基地与教学实验室优质资源共享。
4.深化校企合作,拓展高层次创新实践。积极整合企业、科研院所、行业部门的资源,通过组建一批人才培养联盟、开放共享实践基地,实现协同育人。学校联合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中兴通讯等著名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跨学科实践创新教育基地。
5.加强校地交流,促进学生创业成才。学校建设了1200余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首批创业分园。每年遴选两批优秀实践创新项目入驻基地,基地不仅为学生免费提供办公场地、设备、创业培养基金,而且加强与地方合作。五年来已为96个团队提供孵化服务,14个团队获得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
(三)健全协同联动的“制度+”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学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出台《关于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等文件,校长挂帅领导小组,主管教学副校长任工作小组组长,教务处、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产业办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联动,打破院系之间的条块分割,形成实践创新教育的合力。
2.加强制度建设,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学校制定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系统推进实践创新教育整体工作;按要求修订了《大学生创新与实践學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将学生实践创新的成果进行认定和学分转换。此外,学校还为实践创新中心表现优异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设置科技创新奖学金,激励优秀学生再创新高。
(四)“经费+”助力实践创新体系高效运行
1.规范流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坚持贯彻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行“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在预算编制时就明确要求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经费占学院经费的70%以上。采取“基本运行+校内项目+财政专项”的经费保障模式,“基本运行”经费足额保障日常教学运转,“校内项目+财政专项”合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校内项目经费采取“切块”方式用于本科教学,由教务处论证统筹;市财政专项经费由市教委统筹,二级学院和教务处监督指导,专款专用。
2.广开资源,统筹教学经费投入。学校持续加大实践创新教育的经费投入,实验实习经费近年持续增长,已经由原来的345.04万元增加到798.8万元;每年设立近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实践创新项目,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日常运行、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及孵化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学校多方筹措,广开资源,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多渠道经费保障。
(五)“导师+”队伍为实践创新教育保驾护航
1.提升工程意识,教师实践培训常态化。全面开展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建立“三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训制度。借鉴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加强教学能力培训,鼓励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强化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搭建工科教师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等工程实践平台。实施工科学院院长教学领导力提升计划,全面提升工程意识、产业敏感度和教学组织能力。
2.争优创先,树立优秀教师典范。全方位不断线的实践创新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和实践指导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成绩卓著的教育实践者,他们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建资源+优质资源”“项目贯穿全程引导”“竞赛驱动+知识学习”“科研引入+团队探索”“工程问题导向”等多种形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实践创新争当领路人。通过挖掘优秀教师指导案例,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汇聚优良师资,扩大实践创新教师队伍。通过组建各类工作小组,整合校内跨学科专业的师资,共同完成高水平学科竞赛组织、卓越工程师联盟开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构建了良好的校内协同育人机制。联合校友资源,引入校外创业导师,聘请知名创业人士、风险投资人,实行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优秀企业管理者“双导师”培养模式,推进校内、校企协同育人。学校专兼职实践创新导师队伍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很好地结合并相互促进,5人入选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三、良性循环的实践创新教育生态环境孕育丰硕教育成果
科技竞赛获奖每年持续上升。学生年均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300余人次。足球机器人五次荣获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型组”比赛冠军,在各类机器人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3项。学校连续8年成功承办华北五省(市、自治区)机器人大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发布的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中,我校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学生实践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学生创业项目开发的电动移位护理机应用于养老院的病人移动;无人机团队开发的测绘无人机用于土地丈量、地形勘测;“全自动智能扫描机器人”实现了各种装订文件的快速扫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校生徐云岫以专业的技术和精准的数据,制作了较为直观的校园疫情传播模拟视频,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央媒和多省教育厅及多所高校官方平台竞相报道和转载,累计阅读量上亿次。
學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据第三方机构麦可思调查,用人单位反映我校学生在工作中实践能力强,能快速适应工作。2021届毕业生中,近一半就职于信息类设计、开发、服务行业。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1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学生薪酬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在全国高校排名第33位。
四、构建信息特色鲜明的实践创新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势
(一)融合专业知识,构建信息特色鲜明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突出信息特色,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内涵建设,构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项目孵化三位一体“创新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从根本上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
(二)创新培养模式,形成实践创新教育长效机制
以“创新链”为引领,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延伸常规教学的课程内涵,拓宽实践平台,组建多渠道导师队伍,筹措多渠道经费,实施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分层分类等多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多元选择,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材性的教育培养,实现教育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目标。
(三)递进式实践创新,融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为一体
重构知识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形成助推实践创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合力,通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实现创新,进一步用专业知识开拓创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媛,曾庆山.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法改革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1(1):96-98.
[2]张建国,季甜甜.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21(1):174-17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with Distinctive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MI Jie, ZHEN Zhen, WU Ying-nian, LI Yue, BAI Jing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system. Adhering to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we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highlight the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 a progressive “innovation chai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 practical innovation + project incubation”. With the support of “curriculum +”, “platform +” and the guarantee of “tutor +”, “funding +” and “system +”, we create an all-round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We reconstruct the knowledge system,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establish the connec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to form a joint force to boost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rough knowledge 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value shaping, students will be trained to love their major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innovate, and further develop the ability to start businesses and serve the society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Key words: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course +; platform +; innovation cha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