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以天水市县域税收为依据的分析

2022-06-23 08:17王明亚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天水市县域全市

王明亚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随着天水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甘肃省对天水城市发展定位的明晰,天水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质量,是天水发展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关键问题。从行政区域划分来看,天水市下辖两区五县,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尤为明显:两区城市人口居多,集中了全市的主要工业企业,五县则以农业人口为主,工业实力相对较弱。因此,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对拓展天水城市经济辐射力和带动能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一、全市五县县域经济成长的规模和质量

(一) 税收总量增长,增速快于全市。

2019 年,天水市五县累计完成税收收入13.36 亿元,税收规模是2015 年的1.16 倍,税收总量保持增长。秦安县、甘谷县2019 年税收规模分别是2015 年的1.28、1.18 倍,税收扩张强劲。五县税收近五年平均增长率为5.65%,增速较全市快1.27 个百分点。秦安县税收近五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83%,增长最快,清水县次之,增长率为6.96%。整体来看,在天水市委市政府加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带动下,五县紧抓机遇,经济发展向好,带动税收总量增长。

(二) 税收结构调整,三产增势良好

2019 年天水市五县一、二、三产业税收比重为0.2:39.9:59.9,与2015 年0.1:47.4:52.5 的结构相比,三产税收占比提升7.4 个百分点,税收结构调整。其中:张家川县、武山县三产税收比重分别提升18.33、16.33 个百分点,税收结构调整最为明显。五县三产税收近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0.35%,增速较全市快0.75 个百分点,增势良好。受“营改增”税制改革影响,五县2017 年建筑业税收大幅下降,第二产业税收呈现V 字型特征。

(三) 投资整体向好,市场信心增强

近五年,两区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天水市五县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增长。天平铁路、天平高速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拉动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6 年天水市五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43.6 亿元的高峰,受投资周期以及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影响,2017 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回落。2018、2019 年项目建设加速,固定资产投资回升,反映出市场信心增强。秦安县、武山县2019 年固定资产投资较 2015 年分别扩大56.74%、33.76%,推动经济、税收快速增长。

(四) 民营贡献突出,主导经济发展

2019 年,天水市五县民营经济完成税收收入8.68 亿元,同比增长15.6%;税收贡献率达到64.96%,高于全市34.37 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发展快,税收贡献高。分县区看,甘谷县、秦安县民营经济分别完成税收2.46、2.38 亿元,占五县民营经济总量的55.76%,两县民营经济规模最大;武山民营经济税收贡献率达到79.23%,居各县之首,支撑作用最强。分企业看,五县2019年缴税100 万元以上重点纳税户中,民营企业缴纳税款6.77 亿元,占比达到78%,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全市五县经济发展质量显现的问题

(一) 人口经济倒挂,县、区发展不平衡

天水市五县占全市总人口的70%左右,GDP占全市的40%左右,人口经济明显倒挂。2019 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39 万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9.4%,城、乡发展不平衡。2017 年,甘肃省各市、州GDP 排名中,天水市居全省第三;甘肃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五县GDP 排名第一的甘谷县在全省67 个县中仅排第16 名,天水市GDP 排名靠前主要依靠三区带动,县、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二) 投资主导经济发展,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近五年,天水市五县税收排名前两位的行业均为建筑业、房地产业,该两行业是支撑县域税收的支柱产业,税收贡献率分别为30.5%、23.9%,共计54.4%,分别高于两区23.16、14.26个百分点。考虑到建筑业、房地产业投资拉动效应巨大,税收数据反映出五县经济发展相对于两区更加依赖投资,经济增长“短、平、快”的特征明显,缺乏可持续性。

(三) 工业经济短板明显,工业布局不平衡

天水市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布局以两区为主,县域工业企业少而小。近五年,天水市五县工业税收贡献率仅为9.44%,低于全市42.86 个百分点;工业税收规模仅为全市的2.62%,工业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短板明显。

(四) 特色、现代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发展不平衡

近五年,在武山蔬菜批发市场、秦安小商品批发市场带动下,批发零售业对当地税收贡献率分别为7.5%、5.83%,高于天水市五县5.82%的平均水平,低于全市8.39%的平均水平,特色产业带动税收能力有限;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技术研究、文化体育业等行业税收贡献率仅为1.53%、0.2%、0.09%,现代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发展不平衡。

(五) 税制改革降低财力,增值税县级收入下降

2015 年天水市五县增值税、营业税共计完成6.75 亿元,其中,县级收入留存3.57 亿元,留存比例为52.67%;“营改增”税制改革后,2019年天水市五县增值税完成7.26 亿元,其中,县级收入留存2.25 亿元,留存比例为31.02%,在增值税总量增长的情况下,县级收入直接减少1.32亿元,比例下降21.65 个百分点,税制改革降低了地方财力。

(六) 财政自给能力差,财政收支不平衡

近五年,从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4.67 亿元,累计支出711.68 亿元,财政自给率为7.68%。天水市五县财政自给率最高的甘谷县仅为11.23%,最低的张家川县为4.63%,财政收入明显收不抵支。从财政收入来看,天水市五县自给收入84.29 亿元,转移支付收入596.22 亿元,转移支付收入是自给收入的7 倍。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的影响,天水市五县财政处于“支大于收,转移大于自给”的状态,财政收支不平衡。

三、提高县域经济质量的建议

近年来,天水市以及县域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全市城乡、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已经不能简单依靠个别产业带动,要利用政府、市场、企业等力量,多产业全面发力,努力稳定支柱产业、积极打造基础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惠民产业,以产业带动经济,以产业促进收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一) 稳定支柱产业,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天水市五县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贡献率超过50%,固定资产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未缓解,加之疫情对经济冲击尚未消除,应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用好中央、省、市各级资金,保障开工项目平稳推进,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实现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六稳”的“稳投资、稳就业”;同时,通过“项目管家”专项工作,及时跟进项目进度,做好保姆式服务,努力将投资转化为效益,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二) 补齐短板产业,助力工业经济增长

“无工不强”,天水市五县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市的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55 户,占全市的34.16%,工业实力薄弱一直以来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增强工业实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石。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工业项目落地。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切实强化服务保障,降低土地、税费等要素成本,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下”。以两区带动五县,积极培育本地企业,推动城区企业向五县延伸,壮大县域工业实力。

(三) 做强特色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天水市五县均有部分特色产业,各县应在特色产业上再发力,将特色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持续扩大秦安小商品城、武山蔬菜批发市场规模,将两大市场打造成重要货物集散中心,创造县域经济名片。借助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提高甘谷“华夏第一县”“姜维故里”文化品牌综合效应,做大做强清水“轩辕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拉动消费、餐饮、娱乐等行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四) 促进新兴产业,全面完成产业脱贫

天水市五县以农业人口为主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比较低,促进新兴产业带动农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民增产增收,实现产业脱贫意义重大。一是统筹抓好扶贫车间建设,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加速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二是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依托,加强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合作,推动电商和特色农产品有机结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天水市部分果品、蔬菜、中药材种植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解决农产品销路的同时拉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附加值。

猜你喜欢
天水市县域全市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小小书画廊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A home-grown ballet academy leaps into the spotlight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