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宇
摘 要:小学生的综合教育至关重要,所以道德和法治方面的教育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说明了研究背景的,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之外,还需要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育,提前保证学生树立法的意识。基于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学习的关键目标之一,培养并且让学生掌握核心素养的关键,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现在教育的要求,如何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让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所助益,已经成为众多学校共同考虑的问题。
一、小学道德与法制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对道德与法制教育不能够与其他科目“并驾齐驱”
相比于语文、数学等其他科目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是相对边缘化的,这是由当前的考试环境造成的。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首先,就家长来说,学生的最终的学习成绩最重要,所以在帮孩子复习或者报班的时候,倾向于主要的考考试科目。其次,从老师的角度讲,《道德与法治》科目相比于其他科目,老师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门课程上,所以这门课程相比于其他科目,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二)专业的课程教育开设不够齐全
小学生所学的科目符合当下小学生学习阶段,长久以来,道德与法治一直一直被大家边缘化,教育推进措施不到位。思政类课程,除了上课的时间和作业,其他时间段内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老师的全力以赴,更为重要的是要国家大力推进相关教育,才能够实现长远的发展。
(三)相关的专业课程缺乏
小学生的学习和吸收能力都比较强,学校会按规定开设大量的课程,保证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但是纵观现有的课程设置,除了《思想与品德》一门课程之外,没有其他的科目作为辅助,加上老师教学方式的影响,使得这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乎成为空谈。所以开发新课程,成为其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所在。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提升《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的重要性
小学的课程设置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消化能力,所以在开设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科目的时候只有《思想品德》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意识,需要做的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丰富《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改变这门课程在人们心中的印象,避免课程别边缘化[1]。比如学校可以联合相关的司法部门或者其他高校的思政类或者法治类相關专业老师或者学生,请他们到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可以多学习一些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这门课程在师生心中的位置,还能够通过实际案例的教育,丰富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将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相对于法治教育,品德教育是比较重要的,如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道德品质内容的学习远远大于法治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将品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放在同样的位置。小学生是思想观念的重要形成时期,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法治类教育提上日程,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可以接触到基本的法律知识,这样,他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有自己判断力,这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一[2]。比如,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除了基本的客观题目之外,可以布置一些主观题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查阅和总结,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长此以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将道德与法治和实践相结合
单纯的理论教育只会让学生将这类学科作为一种考试科目对待,而不会有其他的想法,等考试结束,学习的知识也都抛诸脑后。为了提升《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利用其中的知识,老师可以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明白学习相关知识的目的所在,学以致用,也可以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3]。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的机构实参观,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自感受违背法律或者道德可能将要受到的惩罚。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小学阶,学生在学科学习尤其是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文章首先说明了相关的背景,然后在现有的基础上,指出了课程重要性低、课程设置不专业等问题;作者根据的自己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措施,如提高课程的重要性、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等,希望对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高翔.如何设计小学道德与法制作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2).
[2]黎永科.探析小学道德与法制作业核心素养的培养[J].东方文化周刊,2020(5).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