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渗透

2022-06-23 02:50张珏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高职

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依然保持固有的“唯分”观念,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从而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覆盖与补充。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入手,探究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渗入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路径进行了剖析,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升高职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张珏(1983.09-),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只有文化兴盛,国运才能兴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思想,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能力,为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作出相应贡献。而课程思政是囊括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新型育人理念,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比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传统的思政课程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学生讲授思政知识,仅仅一门课程的理论阐述难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课程思政”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门学科的有机融合,是通过深度发掘不同学科内所包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局面。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入专业课程建设中,能够最大限度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因此,深度挖掘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高度融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与教育目的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全员、全程、全课程中贯彻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将各门课程与思政理念充分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思想、精神追求等加入各类课程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政思想与思政行为。

在社会发展快速的时代,国际社会意识形态变幻莫测,各类社会思想激烈碰撞,而当代青年,特別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坚持思想道德底线,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尤为重要。因此,课程思政肩负着构筑学生牢固思想防线的重要任务,它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思维,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

三、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思政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度结合的现实困境

(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性较低

语言与文化是融会贯通的,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保证英语学习与本土文化学习的双向进步才能实现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高度融合,确保在翻译时不会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翻译的内容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不少高职院校增加了欧美文化、英美文学等课程,但很少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课程中,这就与语言的双向性和交流性的特征相悖。对英文学习者来说,阅读原版的英文作品是学习时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跨文化交流时,两种文化的碰撞才是最重要的,不能一味的重视外语,也要重视母语的沟通与推广。然而,在当前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英文的准确性与商务性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导致了对我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忽视,使得学生在翻译工作中,由于缺乏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对于翻译的内容产生语境上的偏差,不能准确表达内容的意思,从而影响了交流的实际效果。

(二)过度强调英语与商务知识的学习,错误理解教学目标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一直都在强调它的重要性。英语相关的考试非常多,而这些考试充分说明了英语学习和运用的重要作用。但商务英语与普通的英语有所不同,它们的不同在于商务英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功底以外,还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商务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侧重的是对于商务词句和语法的准确翻译,过分关注了商务语言技巧的培养,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翻译工作带来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流于表象且教材配置不合理

在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里,英文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情况大多不算乐观,而且在开设本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院校将其设置为选修课,课程开展的次数相对较少,而课程里所涉及的专业性英文名词较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信息量巨大,不仅为学生的学业增加负担,同时也为教师备课带来较大压力;另外,传统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对应的课程学分相对较少,学生对于此门课的重视度降低,最终的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进一步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丧失学习动力与兴趣。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路径抉择

(一)教学内容思政:开发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重新梳理和补充。商务英语翻译课程需要学生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需求。但是,在学习英语文化的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此,在教材指定环节,首先应深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案例内容,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促进学生的能力产出。其次充分融合现有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内容,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渗入本土文化教学理念,切实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等,从而筑牢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高职学生对中西文化的鉴别能力相对较弱,需要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教材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进而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在内容思政的教材补充环节,教师要重新梳理原有的教材内容并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发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教材,例如在教材中增加经史子集、歌赋诗曲等内容,让教材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价值观方面的思政教育进一步强化。

2.网络资源的深度渗透与拓展。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网络上出现大量丰富的英语资源。高职院校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要适当地引入高质量的网络英语资源,以补充目前所使用英语教材中缺少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让翻译课程所富含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让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掘。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内英语网站里介绍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这些网站的内容大多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思政:创新采用中西文化互融互通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1.课堂文化教学互动思政化。虽然当前在高职院校教学领域极力提倡课程思政,但真正实施也要考虑课程的内容特点,为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进行“私人订制”,避免生搬硬套。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花费心思,将二者巧妙融合起来。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可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比如,可以围绕传统文化“文创产品”的相关内容,将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划分为真实的翻译任务流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成立一个公司,自行决定所销售的传统文创产品,从商标名、名片的翻译开始,到广告语、产品说明、商务信函、合同条款的翻译,学生在边学习翻译技能的同时,也对日常工作翻译有一定的了解。在所有的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讲授基本的翻译技巧,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要对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有效疏导。比如,学生的翻译太过于贴切原文,而无法摆脱语言框架,造成“翻译腔”,此时就应当向学生介绍文化和思维差异,借助思政元素向学生说明道理。

2.第二课堂文化拓展活动思政化。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课时有限,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繁多,在英语课堂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慕课,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思政线上资源,拓展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双语材料,作为学生课后拓展阅读内容,这些资源主要包括双语说节日、双语说节气、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双语热词、双语新闻、双语故事、英语四六级有关中国文化的段落翻译等,或者组织举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演讲主题的竞赛,举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会,或要求学生根据某个中国文化主题来自行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写出自己的观后感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课后生活更加丰富,打开学生的眼界,坚定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目标思政:找准教学目标打造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的考核机制

1.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明确文化自信。想要改善传统文化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应当对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对学校教育体系从根源上进行改进,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商务英语学习带来的重要作用,也要充分意识到语言文化所发挥的传播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进,重点培育商务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教学时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现充分融合,让学生拥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在此过程中,坚持平等交流的宗旨,围绕交流目的,对语言、文化予以正确的态度,达到思政育人的最终目标。

與此同时,文化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特征,如果对自身民族的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同感,没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那么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将处于弱势一方。进行英语交流时,学生要能够熟练使用英语来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文化,向他们讲述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文化习俗、价值观,让他们可以对中国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并喜爱上中国文化。同时,要让学生拥有平和的心态,面对跨文化交流时,不仅要加强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也要加强对本国文化的深入学习。

2.完善思政考核机制,巩固思政目标。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核应当使用形成性考核,不是只针对课程思政部分进行考核,而是要结合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国家热点等,让思政考核在无形中贯穿于课程的考核全过程。课程整体考核的关键在于事先设计好考核目标、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动手实操、小组比拼等方式,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进行各种商务文本的翻译和纠错,将对知识的考核与职业道德、专业认知、工匠精神等有机结合。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时事热点开展综合考核项目,以“疫情”为例,此期间各个网站关于这场危机的素材有很多,特别是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网,有很多内容非常适合融入翻译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比如在互联网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部分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翻译训练,如对“最美逆行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进行英语翻译。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的英语知识得到丰富,还充分激发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将“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思想观念深入学生的心里。

五、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落脚点,由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本身具有的独特思政资源优势,将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充分融合,将会对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极大的帮助。

另外,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宗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时,公平对待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才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对当前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充分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坚持以课程思政为教学目标,从教学方式、内容、目标上进行改进,让商务英语教学得以良好发展,为社会培育一批专业的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新杰,刘笑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65-66.

[2]程舒通.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诉求、价值和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73-77.

[3]刘丹,杨首华.“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路径探索[J].智库时代,2019(38):228,230.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